未來大學什麼樣 海峽兩岸學者燕園論道

    建設未動,計劃要先行。12月3日北大燕園的“大學校園”研討會會聚了來自海峽兩岸的50余名有關學者。未來大學將什麼樣,學者們提出種種設想。

    “羅馬不是一日造成,校園建設也要長遠規劃。”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黃世孟教授説,歷史悠久的大學校園規劃應有獨特的韻味。北大與臺大歷經多年,校內的大興土木情景已逐漸減少。多年來校園師生教研生活中積累了許多人文、文化等人物、事件,深刻烙在大學校園的各個角落。這些角落也許只是小地方,但卻是好場所,因為它是活的。它擁有一段故事可以講得很久,可以告訴很多人。這種特製場所是大學校園規劃應該重視的課題。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高冀生教授分析,中國當代高校校園的新特徵應該:突出綠色校園,不僅要環境宜人,還要可持續發展,搞環境保護。生活區淡化,校內甚至不再有生活區,科技園區強化,後勤區分散,轉為外向型、社會化。學生宿舍轉為學生公寓,在保證學生生活空間實用品質的前提下,更加適應學生多層次的需要。

    北大規劃部城市與環境學系呂斌教授説,今年7月北大燕園校區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使得大部分建築不得不集中在未名湖以南。今後北大規劃將在南區以減法為主,可以適當增加學生宿舍樓的高度,為學生留足活動空間。在市政府的支援下,明年年底一部分學生將可以入住校外的學生公寓。

    據悉,此次研討會正值中科院院士、北大地理學侯仁之教授九十華誕。侯老在研討會上發表了《北京大學校園本部在規劃建設上的繼往開來》的講話。(趙媛媛)

    《北京青年報》 2001年12月0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