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少女心事真不少  

    昨天是北京第二醫院的少男少女門診正式開診第三天,在這個全國首家專門為青少年開設的心理諮詢診所中,14至24歲的男孩、女孩們可以放心傾訴自己的苦惱。診所護士告訴記者,開業還不到三天,他們接到的諮詢電話已經數不清了——

    ■MOSIMS心理測試

    每一位來就診的男孩女孩都要進行MOSIMS心理衛生自評測試,通過測試,醫生和護士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測試時,測試者需要回答“是否感到有人能控制您的思想”、“在開闊的地方或街上是否感到害怕”、“為了保證精確,做事是否必須非常緩慢”、“是否因為經常考慮到性方面的問題而苦惱”等問題,每一項均用五級評分法沒有,輕度,中度,重度,極重。該自評表適用於心理疾病患者作為心理健康的自我檢查參考症狀自評表共包括90個項目,涉及感覺、情緒、思維、意識、行為等內容並可歸納為軀體表現、感知障礙、人際關係敏感等因素,用來衡量病人症狀的嚴重程度。

    ■心病不光與性有關

    門診醫生張春凱介紹説,目前就診的青少年主要分為三種: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産生嚴重自卑感或煩躁症狀的;與人的交流出現問題,與父母不和,與同學、老師無法溝通,因而産生抑鬱、焦慮,對生活失去信心的;産生青春期性心理或生理問題,不知如何處理的。張醫生表示,雖然只開診了三天,卻發現目前確實有一部分青少年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産生嚴重的後果。

    一位由母親帶來看病的初中男生剛到診所時,一直不停地強調:“我就是想知道死是什麼東西。”“死了能怎麼樣?”把家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醫生診治後認為,這個孩子是由於住校,長期不與父母在一起而導致的心理障礙。

    ■女孩子不用再羞澀 

    除了心理問題,一些女孩子的難言之隱也可以在這裡得到解決。張醫生介紹説,由於目前學校開設的性教育課程並不完善,因此很多女孩子把本來很正常的青春期疾病當作了羞于啟齒的“大事”。比如閉經或由於不良的衛生習慣、情緒緊張、勞累過度等原因而産生的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常見疾病,一般情況下只能去婦科進行治療,這就使很多女孩子因為怕人誤會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而在少男少女門診,女孩子們可以放心説出自己的病症。同時,一些由於兩性知識不足而不慎懷孕的女孩子也可以在此得到有效的幫助。

    ■可憐天下父母心

    記者看到,大部分前來看病的孩子都有家人陪伴。張醫生説,其實許多家長都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心理上的障礙,但是孩子本身卻往往不願和父母討論自己的問題。而在這裡,他們卻可以敞開心扉對醫生説心裏話,醫生會給予他們心理或生理上的健康指導,同時幫助他們與父母溝通。

    帶著孩子來看病的一位家長説,他的孩子學習很好,就是遇事解決問題的能力太差。有一點兒小事就想不通,時間久了就成了病。現在學也不想上,老師也不想見。還有一位家長説,他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功課也不錯,不知為什麼剛上大學二年級就想退學,死活不念了。不但學不想上,而且還有嚴重的思想負擔,搞得全家不得安寧,做家長的都快急死了。開了這樣的門診太好了,我們準備讓孩子住院治療。

    帶孩子來看病的幾位家長認為,目前,少男少女門診只有兩名醫生與1名護士,這樣的規模很難滿足需求。少男少女門診應引起社會與政府的關注,擴大規模,創造良好環境,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

    ■對學校有借鑒價值

    華夏女子中學校長李意如認為,少男少女門診是一項嶄新的工作,表明社會對少男少女的生理、體能、心理的發展給予了更多的關懷,它所提出的保密、友好、親切、溫暖、平等五項原則對學校教育具有普遍意義,而青少年生理、心理專家的加入,保證了關懷的品質。

    當前,北京不少中小學都開設了心理諮詢室,深受學生及家長歡迎。但也應看到,整個社會對少男少女們這方面的關注度仍然不高,更有甚者,某些不科學的諮詢還在誤導學生。

    李意如還建議,門診應對少女投入更多的關懷,因為少女有些問題的隱秘性更多一點。如果門診成功,對學校的相關教育將起到指導作用。至於學校是否要開這樣的門診,我看有條件的可以嘗試。

    ■幫學校解決了難題

    最近北京某城區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40%的中學生認為“一見鍾情就可以談戀愛”,還有7名學生明確表示有性經驗。當前,學生獲得各種資訊的渠道多了,而學校在這方面的力量還是不夠,經驗少。少男少女們有困惑,又難以向家長啟齒。學校的心理室關注的也多是心理問題,讓學生們緩解心理壓力。但遇到婦科、産科、泌尿科等涉及隱私的問題,學生還是希望找可信的機構和面孔陌生的專家諮詢。學校的專職教師學生大都認識,並非所有問題學生都願意談。

    社會的參與體現了對少男少女的關心,因為確實有孩子需要這方面的教育和幫助。有關人士認為,對此類機構不要刻意炒作。少男少女門診的心理諮詢不收治療費,只收取掛號費,對有特殊困難的青少年還將提供特殊費用照顧。(李海霞 廖厚才 張穎)

    《北京晨報》2002年3月6日

    

    


專家建議中高考心理調整要趁早
大學生心理教育應提上日程——人大代表談“傷熊”事件
人大代表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賞識教育”廣州巡講
誰來為追星族的心理“糾偏”
帶有偏見專家建議停用“早戀”一詞
只因沒錢見趙薇 溫州一初中生服毒身亡
現代兒童為何易患焦慮症
全國首家少男少女門診3月2日北京正式掛牌(附圖)
德心理學家:自言自語利身心
心理醫生:如廁寫污言穢語 實為心理有問題
長沙:性健康教育計入學生學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