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為追星族的心理“糾偏”  

    懷著難以思議的狂熱與偏執,遼寧17歲的追星少年服毒自殺,帶給世人強烈的震驚與疑惑。雖然這只是一個極端的、個別的案例,卻讓我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養成問題上,再一次思考追星現象的社會學根源。

    大概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新中國有了第一代傳播學意義上的追星族,他們受港臺明星影響,穿喇叭褲,戴蛤蟆鏡,留長髮,其做派受到主流價值的深刻質疑。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電影、電視等傳媒的快速發展和娛樂業的繁榮,明星的形象開始深入人心,青少年中開始出現狂熱的追星族,出現種種成人無法理解的追星症候。對待追星族以及他們的癡狂舉動,公共輿論表現得非常寬容,某些以娛樂為主體內容的傳播工具甚至成為追星族的“召集人”,但是,學校和家長仍然對追星抱著隔膜、批評的態度。而以對待明星的態度為標線,青少年與他們的父輩産生了很深的“心態鴻溝”。

    家庭、學校、同齡群體和媒體是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幾大主要因素。在追星這個問題上,一些媒體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推波助瀾,同齡群體則是“煽風點火”。正是由於一些媒體對明星的報道充斥了溢美之詞,正是由於明星在鏡頭前光彩奪目、出盡風頭,而明星們的“瑕疵”卻被高明地忽略掉了,才會涌現出那麼多的明星“神話”,讓缺乏獨立判斷能力的青少年如癡如醉亦步亦趨。同媒體的強勢影響相比,家庭與社會的干涉作用是微弱的。在應試教育的體系下,家長和老師疲於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滿心想的都是孩子的功課和成績,對他們的心理成長過程基本上忽略了,許多老師和家長根本

    不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求什麼、厭煩什麼、渴盼什麼,對孩子們出現的不良傾向要麼嚴詞批評,要麼一笑了之,卻不做對症下藥的誘導與指引,於是,孩子們只能在流行風向中“獨自”成長,各種心理與人格問題也就打下了伏筆。無法忽視的是,在表面的狂熱之後,隱藏著青少年精神生活的嚴重孤獨和茫然,對此,我們的社會卻重視不夠。

    在某些國家,有專門的媒介教育課程,培養孩子如何正確理解媒體的炒作。西方社會極為發達的心理諮詢與自助機構,也能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精神援助,而這些方面在我們的社會裏還非常欠缺。也就是説,當青少年出現心理偏差的時候,我們的社會缺乏一個“糾偏機制”,其結果就難免出現追

    星少年自殺、劉海洋傷害黑熊之類令人痛心的事件。

    任何極端個例的背後都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除了痛惜、遺憾與譴責之外,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關心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關注早期人格的培養,應該立即成為整個社會的重大課題。

    《北京青年報》2002年3月4日

    


只因沒錢見趙薇 溫州一初中生服毒身亡
大學校園中的“搖滾一族”
現代兒童為何易患焦慮症
全國首家少男少女門診3月2日北京正式掛牌(附圖)
國足訓練日記:女球迷追星爆笑全場
“閉鎖心理”——打開心鎖樂人生
“狗仔隊”:在瘋狂追逐的背後
“瘋狂迷戀”麥當娜 胡兵追星追到美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