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毒軟體能否殺出國門

    我國軟體企業給人們的感覺,一直是小、雜、亂,大多停留在作坊式生産的階段。面對WTO,殺毒軟體領導廠商瑞星公司提出,不認識到國際化的趨勢,不走出國門,國內軟體企業將很難有大的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病毒、駭客等安全隱患的傳播更加迅速、破壞力更加巨大;舉個例子來説,以前需要1年才能在全球傳播的病毒,現在幾乎在同時就可以擴散全球。正因如此,整個殺毒軟體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用戶迫切需要功能強大、操作簡單的殺毒軟體産品。據估算,今年我國整個資訊安全市場容量可達50億美元。

    目前許多國外著名的資訊安全企業早已進入中國市場,如NAI(美國網路聯盟)、賽門鐵克、諾頓等等。它們憑藉強大的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佔據了部分資訊安全市場,尤其是絕大部分的高端市場。

    相比之下,國內許多現在知名的從事殺毒軟體開發的公司,長期以來給人的印象既小且散,是一些江湖義氣的“村辦”企業,很難形成規模。這些企業最初的成功,都是某一兩個人的傳奇故事,如瑞星公司的王新和劉旭、江民公司的王江民等。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國外大公司和國內殺毒軟體企業並沒有太多的市場競爭,前者的勢力範圍主要在金融、電信等行業高端市場,而後者則主要面對個人用戶和中小企業。

    但隨著WTO的來臨,整個市場競爭加劇了。國內企業不再滿足於低端市場的份額,開始向利潤更高的中高端市場進軍;而國外公司也把目光投向了數目眾多的中小企業,要在其中分得一杯羹。怎樣才能佔得先機,贏得更廣闊的市場?每一個殺毒軟體企業都在思考和探索。

    對於瑞星等國內企業來説,首先必須有全球化的意識,必須跳出原有的小圈子;否則的話,路會越走越窄。記者採訪時發現,瑞星已立志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資訊安全産品及服務提供商,走出國門和強者過招。瑞星總經理劉旭稱,瑞星近期要實現企業的3大轉變:即企業公眾化、管理知識化、行銷國際化,並明確指出在2003年底,公司將形成全系列産品,進入國際市場;2006年底,進入國際市場資訊安全領域前5名。從瑞星我們可以看出,國內企業已經有了主動參與國際競爭的信心。

    當然,僅有信心是不夠的,市場競爭要靠實力説話。

    瑞星公司具有10餘年的防病毒經驗,有很強的科研水準,擁有國內IT領域惟一一個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目前其研發隊伍規模達到200余人,並已經組建了全球範圍內的資訊監測網,與海外相關企業和機構隨時進行資訊交換合作。瑞星最新推出的産品,採用了“行為判斷殺毒”技術,該技術從根本上突破了殺毒軟體總是比病毒慢一步的瓶頸。對於該項技術,目前國際上各大公司和機構也僅是在研究階段,而瑞星已取得了根本突破並予以産品化。正因如此,該技術一經出現,就得到了美國、日本、歐盟的專利認可。

    除了技術之外,售後服務也很重要。用戶購買殺毒軟體,其實更多購買的是基於軟體廠商平臺之上的服務。國內的殺毒軟體廠商在這個方面均做了比較大的努力。瑞星公司很早就開通了全國範圍內的800免費客戶服務電話;通過這一系統,消費者無論身在何地都可以向瑞星的專業人員尋求應急解決方案。針對日益興起的企業級市場,瑞星已正式成立了專門的資訊安全與反病毒綜合諮詢體系,為用戶提供全面的資訊安全諮詢和緊急救援服務。其中包括從對企業的網路系統進行整體規劃和工程實施到毀滅數據緊急拯救等多種不同的專項服務內容,涵蓋了用戶日常資訊使用過程中的絕大多數需求。

    應該説,資訊安全是個特殊的領域。它要求企業有比較強的科技水準;要面向全球進行病毒的監測;要有完整的機制保證對資訊安全隱患迅速響應;還要有比較完備的服務體系。從客觀上來看,瑞星的技術實力已不比國外企業遜色,在價格、服務、本土化等方面還具有一定的優勢。為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入世對國內殺毒軟體企業來説,不是引狼入室的概念,而是一個合作、交流和過招的好機會。

    《經濟日報》 2001年11月29日


我國將重點建設30所軟體試點學院
播放軟體市場要革誰的命?
冬天來了,軟體怎麼活
印度軟體業為何興旺
我國軟體産業國際化進程加快
軟體業急需藍領階層
未來5年我國軟體行業年均增長30%
中國軟體業還有哪些制度障礙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