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警戒今年有望不再 CPI瘋狂擺尾後歸於平靜

預計2005年居民物價指數(CPI)在3%-4%之間,呈平緩下降趨勢,上升壓力將主要來自服務價格和公用事業價格變動,今後應關注CPI指數的滯後性表現

“CPI2005年一季度會持續2004年第四季度的下降趨勢,繼續保持下探,估計在3%以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王召博士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説出這話時,讓人感覺到了在2004年CPI竄至5%以上警戒線後的輕鬆,而這話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也可以讓人舒一口氣,不必再過於擔心物價突漲帶來的“錢袋”壓力。

超5%警戒的瘋狂今年有望不再

在回想起2004年6月-8月消費價格指數分別上漲至5%、5.3%和5.3%時,因連續的超過警戒線而被人稱之為瘋狂的上漲,由此而帶來的溫中帶熱式的通貨膨脹令世人關注。多數意見則將漲價因素與食品(尤其是糧食價格)和原油價格上漲緊密聯繫在一起。

國家統計局去年8月的統計顯示,8月CPI指數上漲5.3%,其中糧食價格上漲31.8%,油脂價格上漲22.5%。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市場與價格研究室主任王學慶當時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此次物價上漲是在前幾年價格負增長基礎上的恢復性上漲,表明糧食價格正向合理價位回歸。並預計由於年初國家出臺鼓勵糧食價格放開,同時抑制農資等價格上升的政策,對農民保護刺激性大,這直接有利於農民增收。當時他預計10月份以後糧食價格有望下降,排除翹尾因素影響,從環比來看,糧食絕對價格水準基本持平,上漲空間不大。從目前來看,王學慶當時的預測與當前物價指數的回落是吻合的。

從國家發改委的預測來看,2004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4%左右。發改委人士也認為,糧價大幅上漲是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和直接因素。據他們分析,經歷了糧價兩波較大幅度上漲後,糧價累計上漲超過30%。由此測算的結果表明2004年CPI上漲因素中,近九成來自以糧食為龍頭的食品價格上漲。

那麼2005年糧價是否仍有大幅上漲的空間,是否仍會帶動CPI繼續上揚呢?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盛霖曾表示,2005年將繼續保持糧食價格在合理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國家資訊中心發展研究部高級經濟師高輝清博士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預計,2005年,糧價和石油均有回落的趨勢,但其回落的速度較預測的會慢一點。

從數據分析來看,2003年10月以來的糧價上漲,有其歷史背景。我國糧食總産量在1998年達到歷史峰值51230萬噸之後,逐年走低,2003年總産量降至43067萬噸,但在糧食大幅減産的情況下2003年我國糧食還凈出口2000萬噸,這無疑加大了國內糧食的供求矛盾。加之2003年全球糧食庫存處於199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從而導致國際糧食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國內糧價也水漲船高。

從2004年來看,由於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落實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對化肥等農用生産資料價格的調控和供應的保障,以及落實耕地保護、增加播種面積等等,確保全年糧食總産量可望超過增長6%的預期目標。因而因糧食供給的增加和同比基數的抬高將遏制糧價的繼續上揚,CPI的上升趨勢也有望止步。

高輝清表示,由於CPI指數的滯後性表現,CPI因而會延續2004年第四季度的走勢,加之糧食價格又逐步穩定,CPI會在年中時才體現出半年前左右的物價指數。

2004年CPI漲幅止于4%

王召和高輝清都對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推動CPI上漲或下跌的因素正在發生變化,糧食價格將不再是2005年最主導的因素。因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因素導致國內煤電油運價格的普遍上漲已經影響到2004年全年的CPI指數。

雖然2004年全年的CPI統計數字還未出來,但分析人士則認為,由於能源供給瓶頸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將導致無論是生産消費品的企業還是提供消費服務的公司,其成本均會上升。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因煤電油運價格的上漲有可能以各種方式滲透CPI,推動其漲幅有所加大。

而王學慶早就預計説,其他能抬高糧價的不確定性已經逐漸明朗。從國際油價來看,2005年不可能保持現在的高位,下半年農業生産資料價格基本穩定,而水、電、煤、油、運等價格基本變化不大,通貨膨脹壓力正逐步減弱,預計四季度CPI漲幅有望回落到3%以內。

高輝清對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今年糧價漲幅接近30%以及供需趨於平衡的現實表明,糧價及其帶動的食品價格即便不下滑,也難以有力向上拉漲。

從10月、11月的CPI回落趨勢來看,四季度因糧價帶來的向下的作用力將大於因能源瓶頸形成的上升拉力,因而預計2004年全年CPI的漲幅將在4%左右。

CPI指數將回落 影響因素有變

國家資訊中心發展研究部高級經濟師高輝清博士對記者分析了2005年物價指數將出現回落的理由:

一是糧價增長已經出現明顯回落態勢,估計這一趨勢將在2005年得以保持;

二是主要受宏觀調控的影響,房地産價格即使不出現回落,但上升速度必然趨緩;

三是我國進口關稅將進一步下調,而且國際市場初級産品價格開始出現回落,將相應地對國內市場價格産生一定的下拉作用;

四是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社會需求對物價的上拉作用將減弱。

他同時認為,由於受一些因素的支援,2005年物價指數下降速度將非常緩慢。這些因素包括臨時凍結的服務價格與公益事業價格將出現補漲行情;能源、糧食等初級産品價格雖然開始回落,但在其滯後效應的作用下,下游産品價格將出現一定幅度的“水漲船高”;民工荒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勞動力的價格開始上漲,對總體物價將産生成本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王召與高輝清都表示,影響CPI漲跌的因素今年將會有變數,原有的食品價格等主導影響將讓位於公用事業和服務類價格的上漲,後兩者價格的上漲可能成為推動2005年CPI上漲的主要因素。

高輝清説,為防止價格總水準的過快上漲,先後有26個省份暫停出臺政府提價項目。並且2004年在發改委的嚴令禁止下,許多服務價格和公用事業價格被凍結。

“但正是這些被凍結的價格,可能會成為今年物價指數新的上漲壓力。”高輝清提醒説:“2005年當物價上漲動力減弱的時候。這些被臨時凍結的價格將出現補漲行情。預計,許多城市將陸續提高水、電、煤氣等價格。”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盛霖表示,出臺公用事業價格改革方案,必須把握好時機和節奏,妥善處理好價格改革與群眾承受能力的關係。

將李盛霖與高輝清的話進行對比,一個明顯的信號已經清楚地表露,那就是公用事業及服務價格2005年將會逐步放開。

而對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要求,將物價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也表明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將影響到CPI。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王召博士對記者表示,公共服務型産品價格的解凍也會是個價格回歸的過程,並且在延續去年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方面,中央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回歸到市場化,仍然會是一個綜合調控。(唐福勇)

《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1月20日


高盛下調中國CPI漲幅預測 低於央行最新預測
央行研究局最新報告預測今年CPI上漲3.28%
知名經濟學家樊綱表示:CPI增速不會明顯變化
浙江首創物價補貼機制 CPI漲幅超3%補助低收者
任興洲: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析中需重視的幾個問題
CPI八個月來首次大落 專家否認與央行加息有關
劉滿平:CPI漲幅預計回落 結構性問題應予重視
易憲容:CPI出現拐點言之過早
陳東琪預計年末兩月CPI漲幅在4%以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