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有資産7年增長3600億

    如果將國有資産比作籃中的雞蛋,那麼,7年前,上海的國資是放在一隻籃子裏的100只雞蛋;如今,“國資之蛋”已增為236只,且分放在不同的籃子裏,國資的控制力、競爭力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

    上海多年來探索、建立起的國有資産管理、營運、監督體系和機製成效初現:全市國資實現了從分散管理到以資産為紐帶、分層級的專司管理,從出資人缺位到建立出資人制度的飛躍,總量從1994年底的1554億元飆升到今年初的5208億元,增長2.36倍;資産負債率下降了13個百分點,資産結構也趨向優化合理。

    這是上海市國有資産管理辦公室主任陳步林日前在一次會議中透露的資訊。

    自1993年7月以來,上海市不斷探索國資管理的新體制,逐步構建“兩級管理”、“三個體系”、“三個層次”的新體制框架。即成立市國資委、國資辦作為國有資産專司管理機構來履行出資人職責,由市國資委向區縣綜合授權、市區兩級分管,由市國資委、國資營運機構和各類企業三個層級,建立管理、監督與營運體系。目前,全上海9成以上的經營性國有資産已納入授權經營管理,84%以上的市屬非經營性國資也已納入委託監管。

    統計資料證實,上海市國資專司管理新體制的直接效果是:不僅國資家底7年凈增3600億,且國有經濟結構趨向優化,資産運作品質明顯提高。從所有制結構看,國資即代表社會資産的局面不再,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良性格局初現申城。如今,上海市地方國資佔全市社會資産的比重已由90年代初的一半以上,降低為3成左右。就連歷史上以國資當家的工業行業,目前的國資比重也由當時的7成以上,下降為3成左右。

    從産業結構看,國資唯“二産”是取的局面不再,逐步向第三産業和支柱産業集中。到今年初,分佈在第三産業的國資佔上海經營性國有資産的62.6%,比7年前提高了9個多百分點。資訊産業、汽車與成套設備製造、金融服務、房地産等領域約吸納了近4成經營性國資。

    從行業結構看,國資不再以與民爭利,從競爭性行業向基礎性、公益性行業大轉移。如上海鋼鐵企業重組、華源收購上海醫藥集團、強生集團整體轉讓等,涉及資産超過120億。到今年初,分佈于競爭性行業中的國資佔上海經營性國資的52.7%,比7年前下降7%強。而分佈于公益性及其他行業的國資比重則上升了15.6個百分點,達到目前的42.4%。

    從企業組織結構看,國資分散胡椒面的局面不再,向多元投資主體企業和大型企業聚集。目前,上海多元投資主體的國企佔全市國企總數的4成以上,400多億國資實現與外資合作;100多家國企通過資本市場籌資700多億,上市公司中的國有股權益達到535億多元;大型、特大型國企佔用的國資佔全市國資總量的6成以上。

    從調整效果看,國資營運品質提高。今年初,上海國企平均資産負債率為61%,較7年前下降13個百分點。國企的競爭力提高,特別是含國有股上市公司的凈資産收益率已從當初的低於全國、低於深市、低於滬市的“三低”,轉變為現在的“三高”。(記者吳復民 徐壽松)

    新華社 2002年12月11日

    

    


張卓元: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
陳清泰提出國有資産所有者要真正到位
魏傑:應改善國有資産管理環境
山東省明確國有資産處置政策
樊綱: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正醞釀重大變革
我國國有資産總量近11萬億
2001年中國國有資産增長10.6%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