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農民增收 壯大縣域經濟

    “無論從解決中國經濟當前的突出矛盾,還是從促進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角度看,壯大縣域經濟都是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這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11月23日在西峽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表述的觀點。

    謝伏瞻認為,從當前經濟運作情況看,宏觀經濟運作的突出矛盾表現為有效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就業壓力增大,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市場需求不旺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廣大中西部地區,矛盾更為突出;從中長期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促進城鄉經濟結構轉換和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步伐,是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農村現代化水準和農民小康水準的主要途徑。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壯大縣域經濟的重大意義,探索壯大縣域經濟的新思路、新舉措,把壯大縣域經濟作為中西部地區的一項重要工作抓好抓實。

    對於如何發展西峽的縣域經濟,謝伏瞻發表了三點看法:

    第一,發揮特色優勢,調整産業結構,産業聯動求發展。要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如森林資源、中藥材資源、旅遊資源等優勢,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和産業基礎,大力發展農副産品加工業,擴展産業鏈條,提高附加價值。發展中醫藥産業,做大品牌,擴大市場佔有率。通過二、三産業的發展帶動農業的發展。在農業的發展上,要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優質農業、高效農業,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通過産業聯動,形成增加收入,擴大就業,促進勞動力轉移,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良性迴圈。

    第二,壯大民營經濟,鼓勵外出務工,富民興縣求發展。“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是就全國整體而言,但是具體到一個縣,要有所側重,突出重點。要理直氣壯地、大張旗鼓地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西峽縣1億1千萬元的年財政收入,拿不出那麼多錢搞國有經濟和公有經濟,我們必須從政策上、體制上保護、支援、鼓勵民營經濟發展。要解放思想,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一個有利的政策環境和體制環境。通過保護合法收入,保護合法財産,使得民營經濟放心在當地紮根,辦廠、創業。

    除了發展當地民營經濟外,要積極促進農民外出務工。政府要加強宣傳,促進農民轉變觀念,提高農民對外出務工的認識。加強組織,減少單個農民外出務工的盲目性。加強培訓,使外出務工人員能掌握一技之長,降低外出務工的難度。同時加強政府服務,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要把富民作為興縣基礎,通過興縣來達到富民的目的。

    第三,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招商引資,借助外力促發展。我們説對外開放,不僅僅是對外商開放,應是全面的開放,包括對縣外、市外、省外、國外的開放。開放的程度是發展的關鍵,主動採取措施,步伐就能加快。縣級城市如要有大的發展、超常規的發展,必須加大招商力度,樹立良好形象,結合國企的改造吸引縣外、省外、國外的企業投資辦廠。現在交通條件、通訊條件都大為改善,地域界限大為縮短。與10年前相比,中西部落後地區的開放條件有了很大提高,企業的交易成本明顯降低。要主動地走出去,有目的地與有關廠商接觸,吸引他們到本地投資,要發揮本地在外工作人員的橋梁作用,鼓勵他們回家鄉投資或介紹投資者投資,借助外力推動本地經濟發展。

     《市場報》 2002年12月03日

    


民本經濟:縣域經濟的首要取向
望都:開放激活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點亮“長三角
縣域經濟發展的成功路子
內陸縣域發展的希望之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