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體的國際化應向何處去   
常江

    説到中國軟體産業的國際化趨勢,我們議論更多的是外包,即如何向印度那樣在國際軟體委託開發市場形成優勢。這是相當理性的判斷。畢竟以當前中國軟體産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和服務水準,還遠不足以用品牌産品佔領國外市場。而與印度的競爭,在最關鍵的方面看起來我們也不具備太樂觀的前景,以當前國際軟體發包市場最紅火的地區在歐美來看,中國與印度相比至少在語言和用工費用上存在劣勢。我們是否應該將目光投向我們的東鄰日本、南韓更加現實一些?這不僅是中國軟體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巧的是,同樣是出於現實原因,日本、南韓也正在思考同樣的問題了。

    近期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舉行的 2002年中國國際軟體交易會上,與會的近百家日本、南韓軟體企業無論是在中日、中韓軟體産業懇談交流會上,還是在稍後進行的三國企業家的洽談中,都向我們透露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日韓軟體企業已經將目光投向了中國。

    日韓投來目光

    在國際軟體市場上,日本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軟體産業與服務需求國。日本軟體産業在金融、電信、交通管理、企業管理、電子政務等領域中有著豐富的解決方案與運作管理能力。同時,極具發展前途的嵌入式軟體形成了日本數字化産品的核心競爭能力。近年來,日本軟體外包市場潛力巨大,日本軟體企業對向海外發包軟體開發持積極態度,但是出於語言、文化方面的原因,日本與印度等國家的委託合作進行得並不是很順利。

    日本安田電腦服務公司資産管理系統部部長江澤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安田公司的業務是將成套的企業版軟體從MS-DOS版本改成WINDOWS,安田公司一直將軟體開發委託給印度公司,由於安田公司員工完全不懂英語,因此在合作中安田公司要求印度開發人員使用日語。為了讓印度人掌握日語,安田公司不得不邀請印度工程師來日進行語言培訓。本來安田公司是出於降低開發成本才委託印度企業開發軟體的,但由於赴日語言培訓,印度人的用工成本並沒有降低多少,而且雖然安田公司給印度人培訓日語,但是語言和文件方面的交流還是有障礙,因此安田公司想到了中國。

    與會的其他很多日本企業也像安田公司這樣開始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巨大的軟體人才資源和同屬漢字圈的文化共通性。他們表示,中國近年來由於實施了軟體産業振興政策,軟體産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大進展並受到了很多政策上的傾斜。而且,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環境也得到了改善。最重要的是,中國近年來在軟體技術方面優秀的人才層出不窮,在中日兩地都可以工作,而且工資水準比日本低。因此,對日本企業來説,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應該是中國。日本JUSTSYSTEM株式會社社長浮川和宣甚至表示,除了以編程為中心的低層次開發委託,今後更高層次的開發委託以及共同研究也可以成為中日軟體産業合作的方向。

    南韓企業相對於日本企業來説,核心技術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南韓企業家和軟體業內人士在同時舉行的首屆中韓IT産業交流會上指出,除了文化咨訊、遊戲領域外,目前南韓軟體産業的發展方向已開始向無線網路和移動通訊産業轉移,包括在無線網路服務的可視化、網路産業與E-BUSINESS的融合可視化等等方面。這些産業領域以及南韓發達的文化諮詢、遊戲軟體領域都缺乏專業人才,需要與擁有巨大人才資源的中國合作。南韓企業因此也表達了同樣的合作想法。

    以國內市場換國際市場

    在日、韓企業表達了合作願望後,中國的企業反響強烈。此次中國國際軟體交易會的惟一贊助商東軟集團總裁劉積仁率先發言,表示願意與日本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合作,頗為引人注目。劉積仁雄心勃勃地表示,作為在行業軟體領域全面發展的中國企業,東軟可以在電信、電力、企業、政府、保險、醫院等諸多領域與日本企業合作,同時,規劃中的東軟國際軟體園將成為承擔日本企業委託開發的基地,東軟設在大連的資訊技術學院也可以與日本企業在人才培訓方面進行合作,以培養複合型、兩國通用型的高中端軟體開發人才。為吸引日本企業,劉積仁表示,日本企業甚至可以共用東軟歷經11年建設成的客戶資源和銷售、服務等網路。

    參加國際軟體交易會的其他一些中國軟體企業如浪潮齊魯軟體、大連軟體園等也表示了同樣的合作願望。

    對於中國軟體産業企業來説,與跨國公司合作,積極承擔有關委託加工項目,實施“以國內市場換國際市場”的戰略是必然的,對於整個中國軟體産業來説,這也是提高出口競爭能力,加快國際化步伐的必由之路。正如劉積仁在中日軟體産業懇談會上所表示的,中國企業應該從低層次的開發項目承擔、提供人力資源中學習如何進行高層次的國際合作,以彌補自身競爭能力的不足。比如與國際合作夥伴共用資源、共同開發市場、共用技術資源等,這是中國軟體産業走向世界的必然。

    走向國際障礙仍多

    雖然越來越多的軟體企業將目光投向國際合作,但是要實現這個戰略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秘書長胡昆山認為首先是總量的問題,去年中國軟體産業銷售者總額為796億,而出口僅為7.25億元,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比重。2005年我國軟體産業市場目標將是2500億元,其中,國産軟體佔有率要達到60%,出口要達到30億美元。

    胡昆山強調,中國軟體産業的國際化戰略之所以談得最多的是外包,其實是無奈之舉,因為核心競爭能力不足,軟體企業創新能力差,科研成果的轉化能力更是比較差,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品比較少,缺少高附加值的通用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産品。至於時下最為熱門的多媒體技術、因特網上的軟體産品,更是匱乏。

    很多國內軟體企業老總談到國際化問題時,抱怨最多的是由於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規範使得企業無力進行更大規模的擴張和進行國際化突破。國內只有像東軟、用有、金蝶這樣的極少數大企業解決了融資的問題,而大多數擁有一定技術和積累的企業如安易、金山、和佳、利瑪等卻苦於找不到資金而無法擴大發展,更何談國際化擴張?網路經濟破滅之後,投資商對軟體産業投資仍心存疑慮,很多與會的企業家表示,這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加大政策力度,給投資商以信心,規範投融資市場與證券市場體制,並應擴大和開放二板市場等等,為中國軟體企業的國際化戰略提供支援。

     此外,要實現中國軟體産業的國際化目標還有諸如提高我國企業在國外接單方面的談判、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對國際商業準則的知識掌握程度等等方面的問題。

    中國網2002年08月23日


民族軟體業扎木成排
軟體業急需三類人才
軟體如何對付“軟體”
中國軟體出口規模艱難起步
東軟要建中國最大軟體園
中國軟體産業要抓住機遇
我國最大國際軟體園投入建設
金蝶欲打造中國軟體航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