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體出口規模艱難起步  

    記者的一位好友是蘇州一家軟體公司的項目經理。自己開公司是他多年來一直夢寐以求的事,他説:“只要能找到20萬元的項目,我馬上就辭職自己幹。”但是,幾年來他一直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在軟體行業摸爬滾打了5年的他説,現在苦惱的是:雖然沒有技術上的障礙,但要找到項目卻很難很難。

    實際上,記者這位朋友的處境正是中國軟體企業出口難的一個縮影:技術沒問題,但就是很難拿到訂單。拿不到海外訂單的原因可以找出許多,如規模小、語言不同、渠道不暢等等。如果仔細研究,可以發現這些原因往往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與印度相比較得出的結論。去年,中國出口軟體為7.2億美元,出口量比上年有較大增長。但是,幾乎與中國同步發展軟體業的印度,現在的軟體年出口量卻是中國的10倍多。中國軟體出口遠遠落後於印度,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也引起了業界的反思。但應該反思的決不僅僅是這些數據,而是中國軟體業從中暴露出存在的問題。而當問及中國軟體出口為何落後,記者發現每一位被採訪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什麼阻礙了軟體出口政策、語言還是渠道?

    近年來,軟體出口越來越受到政府及業界的重視。據統計,從2000年到2001年,中國的軟體市場達到了16億美元的規模,同比增長34%。這一市場還將以36.9%的複合年平均增長率持續成長,到2006年規模將達到78億美元。儘管國內軟體市場需求可觀,但中國的軟體企業在國際上競爭力不強是個不爭的事實。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説,他們之所以如此重視出口並不是出口的本身,而是考慮到國內的市場。當今的競爭壓力是非常激烈的,出口量的高低已經成為一個國際軟體業的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體現。中國的軟體企業如果在國際市場上沒有佔到重要的位置,到頭來,國內的市場也會被國外的企業佔領掉。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軟體企業已經面臨著跨國公司強有力的競爭。在中國的軟體市場中,前三位均為國際著名的公司,他們分別是IBM、微軟、甲骨文。而最讓中國軟體企業擔心的是,與中國有著競爭關係的印度,不僅其國內排名前4位的軟體公司今年紛紛在中國建立了獨資公司,搶灘中國市場,而且把中國作為其擴大海外市場的突破口。這意味著中國軟體企業又將面臨印度的全面競爭壓力。

    各方人士對中國軟體出口為何受阻的不同看法,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軟體業的確存在著許多問題。要解決軟體出口的問題實際上也就是在解決中國軟體企業目前存在的眾多問題。

    微軟中國公司戰略合作部總經理龔定宇在今年5月份召開的北京軟博會中國軟體産業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中國的手機産量已經是全球第三,臺式電腦國內産量全球第五,然而相比之下,商品化軟體,不論是包裝型的軟體還是軟體服務在世界排名都還比較落後。

    長期關注和參與中國軟體産業發展建設的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電腦軟體處處長邱小玲説,中國軟體業落後於印度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在發展初期,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援,

    “而我國軟體業發展初期,國家沒有出臺相關政策。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已經有了一批軟體企業,但國家相應的政策並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科委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軟體園,認定國家火炬軟體産業基地,由地方政府給予優惠政策,創造軟體産業發展的局部優化環境。1995年,東大軟體園成立之後至今,我國現在已有22個國家級軟體産業基地。”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軟體業發展迅速,中國的軟體企業感到更大壓力。於是,一些軟體行業中的知名人士向國家科委的領導呼籲要支援軟體業的發展。1997年由國家科委倡議,六部委聯合召開了全國軟體産業工作座談會。自此之後,我國逐步重視軟體産業。到2000年,我國還出臺了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18號文件,為軟體産業的發展和企業的出口創造條件。邱小玲表示,我國的軟體業的發展初期主要是靠企業自身及地方政府的努力。

    軟體出口聯盟加速國産軟體出口的步伐

    在不久前舉行的方正軟體産品出口聯盟成立大會上,時任方正集團副總裁、方正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張旋龍表示,方正的軟體産品在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現在出口的關鍵是要對國際市場有較為深刻的了解和順暢的銷售渠道。對這一點,方正是有切膚之痛。日本的《讀賣新聞》社需要上一套價值1億美元的軟體系統,方正集團儘管在技術上沒有問題,但在日本人眼中,方正集團並不適合做這套系統,結果方正痛失這筆大單。作為中國進軍海外市場的最早的IT企業之一,方正雖然較早進入了海外市場,並佔據了海外華文報業出版8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在海外市場的競爭中還是經常處於不利位勢。而建立軟體産品出口聯盟,方正旨在國內聯合軟體産品出口基地,同時在海外搭建一套完整的産品銷售及售後服務平臺。目前,方正聯盟暫時由方正集團下的方正數位、方正電子、方正國際、方正奧德、方正研究院組成。據透露,在今年年底,出口聯盟將會有方正集團外的企業加盟。據悉,目前方正的出口占到集團總産量的10%,方正的目標是要達到30%。

    方正軟體出口聯盟是以出口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

    軟體為主的聯盟。張旋龍指出,軟體産業的靈魂是創新,中國急需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産品。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加強我國産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要加快技術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方正軟體出口聯盟並非是北京軟體出口聯盟的首家。去年年底,以外包為主的中軟出口聯盟即宣告成立。除北京之外,上海、天津、深圳、杭州等地也已經建立了出口聯盟。

    中軟軟體聯盟的負責人之一的張崇濱指出,從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建立軟體出口聯盟,主要是為了擴大規模及建立産業鏈。張崇濱指出,目前中國承接國際軟體外包業務少的原因有許多。其中重要的是,在對外推銷軟體外包業務的國家中,印度無論在語言以及市場的信譽度都比中國企業更有優勢。除此之外,軟體企業的競爭實際上是企業管理水準的競爭。而在我國,通過ISO認證以及CMM評估的企業屈指可數。

    因此,中軟在成立了出口聯盟之後,首要的工作便是對聯盟內的10家企業進行整合,即擴大産業規模,建立産業鏈,真正形成聯盟所描述的生産能力。目前,中國軟體企業的平均人員多在30人上下,規模明顯偏小。同時,由於軟體客戶的需求不一,軟體企業在人員儲備和調用上一貫缺少辦法,導致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組建軟體出口聯盟是在短時間內擴大中國軟體企業之間規模、提升品牌的重要途徑。

    除渠道、企業自身管理水準、政府支援等多種原因外,業內人士認為,語言、環境等也是限制國內軟體出口的重要的因素。

    軟體出口聯盟紛紛出臺的背後,正是中國軟體出口處於尷尬與急需發展的境地。軟體出口對中國軟體産業的騰飛起決定性作用,發展中國軟體産業最根本的是發展自主産品。組建軟體出口聯盟對於發揮科技及産業優勢、擴大軟體産品出口,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強、附加值高、出口規模較大的高科技出口産品和出口軟體企業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目前雖然中國軟體出口困難重重,但卻是中國推進軟體出口的最好時期。一方面,政府部門也已經意識到支援軟體發展的重要性,無論是在建立軟體出口聯盟還是在建立軟體科技園,隨時可看到政府參與的身影。同時,政府部門在政策扶持等多個方面也採取了許多的相應政策。另一方面,類似中軟、方正自發地要求成立軟體出口聯盟的企業越來越多,也得了國內軟體企業的廣泛響應與參與。

    在當今世界,輸者往往並不是沒有發展,而是發展的速度比別人慢。中國的軟體企業要想在國際上贏得位置,惟有加快發展。

    

    中國經營報 2002年08月0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