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業踏上重整之路  

    國際零售商曾預言:21世紀是供應鏈的時代。市場競爭很大程度上由單體企業之間的競爭演變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以三聯集團物流為核心的家電電子商務聯盟的啟動,正是中國家電業面對過度競爭和行業虧損困境下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突圍,是面向WTO時代的一次家電業資源的全面整合,是立足於國際競爭,向供應鏈要效益的革命。

    從2000年開始,中國彩電業在歷經了10多年的高速增長後,陷入了行業虧損的境地。多家彩電業上市公司先後報虧。長期以來,中國家電業以生産商為主導的供應鏈流通環節多,生産廠家熱衷於自建銷售網路,廠家與商家許多網路重疊,銷售成本急劇增加,專業化程度低,流通費用居高不下,企業負擔沉重。同行業企業間的低價競爭和上下游間的不信任,使企業不能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制約了整個行業對市場的有效開拓。特別是彩電企業的競相降價,過度競爭,差點導致全行業的“崩盤”。儘管家電業大都實現了企業內部的資訊化,但由於採用的系統各異上下游互不連通,成為一個個“資訊孤島”,最終導致全國家用電器全面大幅度過剩。由此家電業的微利時代全面到來,生産和經銷者的利潤之低,已經超過了他們所能承受的極限。到哪去尋找新的利潤源泉?這就是流通環節。據統計,在目前家電業過多的流通環節下,流通成本佔總成本的40%,我國去年全社會流通費用達17880億元,約佔GDP的20%,而發達國家物流産業産值僅佔GDP的10%。向流通要利潤,是中國家電業需要攻克的一個重要堡壘,也是目前最大的利潤增長點。這是家電業結束多年徘徊、重振輝煌的關鍵所在。

    尤其嚴峻的是,加入WTO後,中國成為國際商業集團爭奪的主戰場。中國的家電商業企業與國際著名的商業集團相比,無論在規模、資金還是運營經驗、資訊管理手段和高新技術的運用上差距都十分明顯。中國傳統的家電流通業當務之急是利用最新的電子商務技術進行改造,打破區域、行業限制,迅速在國內建成覆蓋全國的家電流通業的“聯合艦隊”,結成産銷聯盟,用資訊技術實現“無縫連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加快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速度,才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濟南市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示範工程選擇的就是這樣一個契入點,它要解決如下三大問題:第一,減少流通環節,建立從生産者到銷售商再到消費者的快速通路;第二,建立廠家和商家的戰略聯盟,建立供應鏈體系下的企業群體管理模式,整合雙方的各種資源;第三,把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合二為一,實現跨地域、無國界、高速、高效、零距離的網上採購、分銷。

    由此,在這個企業群體模式下的中國家電業將進入21世紀供應鏈時代。供應鏈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資訊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採購原材料開始,到製成中間産品以及最終産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産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模式。供應鏈改變了企業的競爭方式,強調核心企業通過和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之間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強強聯合的方式,使每個企業都發揮各自優勢,在價值增值鏈上實現共贏的效果,避免了惡性競爭導致的對廠家、商家的兩敗俱傷。市場競爭的最高形式是聯合而不是對立。縱觀全球經濟,即使是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據統計,跨國公司的戰略聯盟有70%是發生在競爭對手之間。

    從國外發展趨勢看,流通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趨加強,成為指導生産、引導消費的先導型産業。沃爾瑪的成功經驗表明,最貼近消費者的流通業會在未來的供應鏈體系中處於主導地位。製造企業自建銷售網路從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看不符合社會分工的原理,同時也影響了自己的設計、製造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的發揮。業內人士認為,大型連鎖專業化銷售模式將成為中國未來家電流通的主渠道。因此,濟南市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應用示範工程將建立“商家驅動,産銷聯盟”的企業群體運作模式,實現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新華社2002年05月31日


家電業首個電子化戰略物流體系啟動
2002年家電業七大態勢
中國家電業迎來洋總裁
家電業迎來專業服務商時代?
家電業面臨重組
家電業如何才能不崩盤?
家電業三大巨頭醞釀濟南會戰
家電業,過剩的理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