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農民收入 讓兩隻輪子都動起來  

    在貧窮落後的西部地區,如何促使農民儘快走出增收緩慢的困境?有些地方實踐告訴人們:開發培育特色支柱産業或者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那怕是驅動兩隻輪子中的一隻快速運轉起來,農民增收也會閃現出希望的曙光。

    一項好産業就是一棵搖錢樹

    西部農村只所以普遍很窮,自然環境惡劣,生産條件差是主要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缺乏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的支柱産業。在基本解決溫飽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西部人清醒地認識到:要想早日脫貧致富,就得點亮特色、做強優勢産業。

    “李氏故里”甘肅省定西地區隴西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千年藥鄉”。這個縣位居高寒陰濕山區,境內土地種植小麥産量低而不穩且品質差,卻是一片中藥材生長的肥田沃土,擁有各類中藥材資源數百種,尤其是隴西黃芪享譽海內外。最近幾年,縣上揚長避短把中藥材作為支點,全面調整和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很快出現了“藥材興、人變富”的喜人景象。

    據縣中藥材産業局局長王建仲介紹,全縣現已建成四大中藥材種植基地,每年各類中藥材的種植面積達24萬多畝,總産量3.3萬噸左右;同時,還形成了6萬畝種苗基地,繁育的中藥材種苗主供西北並銷往西南和華中地區。而號稱“西部藥都”的文峰和“西北第一中藥材大市”的首陽兩大藥市的興起,以及大批個體販運大戶和私營加工企業的涌現,更為隴西中藥材産業走向成熟添注了無限活力。

    支柱産業興,農民樂增收。當地幾名中藥材種植大戶告訴記者,正常年景,種藥材每畝地平均可收入2000元以上,遠遠超過小麥每畝300元的最高收益。農民在實踐中發現種藥材比種糧食賺錢,而販運或加工藥材更能夠增收致富。去年,全縣的中藥材産業的産值突破3億元,48萬農民每人平均增收300多元,有一半以上的貧困戶通過種植中藥材穩定地解決了溫飽,還有5%的農戶依靠中藥材産業過上了富裕生活。

    記者採訪時欣喜地看到,在市場經濟春風的吹拂下,一項又一項的獨具特色和優勢的産業開始從西部的溝茆山梁間醒來,它們正以日益顯現的勃勃生機,帶動農民迅速擺脫小農經濟束縛,躍上了增産又增收的新天地。“苦甲天下”的甘肅省定西地區,近年主動順應自然規律、圍繞市場需求開發特色和優勢資源,相繼崛起了馬鈴薯、藥材、畜牧和林果四大支柱産業,從而地扭轉了過去“靠天吃飯”被動增收的局面。去年,全地區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的總産值達38億元,農民每人平均可從中獲利千元左右,佔全地區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二還強。

    輸出勞務57萬賺回6億元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破解西部農民的增收難題,還要調整勞動力結構,促進農民有序地向非農産業流動。而令人精神振奮的是,以勞務輸出為主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實際已經成為不少西部農民奔“錢”途的最有效途徑。

    1995年以來,被稱為“全國貧困之冠”的寧夏西海固地區連續發生大旱,加上農民抗旱保生活沒有多少積累,靠調整農業種養結構增收的空間非常有限,各級政府便不約而同將目光盯向了勞務輸出,組織動員農民走出家門去打工掙錢。去年,全地區先後輸出勞務57萬人次,總共獲得勞務純收入近6億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約350元都來自勞務輸出。

    據寧夏勞動就業服務局黨委書記平建仲介紹,而今在西海固地區,勞務輸出被農民視為災年解決溫飽、豐年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固原縣大灣鄉牛營村780名男女勞動力,常年在外務工的就有245名,如果加上季節性輸出的,總數超過了600人次。去年,全村農民的每人平均純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大關,其中勞務收入就佔了將近一半。今日牛營村,基本家家戶戶都看上了電視,好多家庭還推倒土坯房蓋起了新磚房。村支書牛棟才感觸地説:“咱這地方山窮地薄,自然災害頻繁,發展農業和搞經濟實體資源少、資金缺。村民們告別貧困生活,勞務輸出起了大作用了。”

    組織動員農民外出打工搞勞務輸出,只是轉移農村富裕勞動力的第一步。在一些條件比較好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方,引導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經濟頭腦的農民興辦家庭工廠,或者從事商貿物流、餐飲服務、交通運輸、建築裝潢等二、三産業,從而使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層次變得更高,農民增收空間也變得更加寬闊。

    在過去的幾年間,吳忠市利通區左營村跳出“就農業抓增收”的窠臼,通過採取莊稼從犁地種植到收割打碾全部由村上統一包攬等措施,引導鼓勵農民借助城郊優勢開拓種糧以外的賺錢門路,培植起了一個個強村富民的新亮點。現在,這個村八成以上的勞動力都從事二、三産業,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3800元以上,而其中,來自種植業的收入還不足800元。農民的腰包鼓了,村裏的家底也滾雪球般厚實起來。去年,左營村的社會生産總值達到了1.1億元,全村集體經濟積累超過3000萬元,一舉嬗變為新時期“塞上江南”的首富村。

    兩輪正常運轉還需破解難題

    不論是開發特色支柱産業,還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都已經讓許多地方的幹部群眾嘗到了甜頭,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想要更多的農民借助産業增收,或者走出祖輩賴以生存的土地尋覓到賺錢機會,還需解除諸多制約因素。

    優勢的發現一直困擾著眾多西部人。在寧、甘、黔有些地方,幹部群眾至今還沒有能夠選準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只好繼續延襲傳統的生産和生活方式;而有些地方竟錯把劣勢當成優勢,軟硬兼施讓農民今天種這個,明天養那個,結果,一次又一次地將他們推向了農副産品賣難的深淵。這樣的事,記者採訪過的省區都發生過。

    發現選準優勢難,開發經營更難。有些地方儘管發現並選準了特色優勢産業,開發經營卻與預期目標相趨甚遠。得益獨特的物候條件,寧夏枸杞的品質遠遠勝過國內其他省區所産,是這個自治區唯一能在海內外市場上叫得響農産品。這樣的特色名品,竟長期深陷“種了挖、挖了種”的泥淖不能自拔,致使資源優勢始終沒有能夠真正轉化成為經濟優勢,農民從中得到的收入低而不穩。而分析原因,主要就是缺乏精深加工項目的帶動,産業鏈條不長、産業水準不高,效益自然欠穩定。

    類似的現象,記者曾經耳聞目睹到不少。西部省區的財政多為吃飯財政,政府無力投資興建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民間資本實力又普遍很弱,而外省投資則純粹採取一種市場化的運作方式,致使好多特色優勢産業深加工短有腿難以升級。貴州省是塊出産好茶葉的風水寶地,可時至今日,也沒能創出幾個吒吒市場的名茶;而每年精明的江浙人蜂涌至貴州大量廉價收購優勢茶葉,運回去後稍事加工便身價百倍。

    西部農村勞動力轉移同樣面臨難題。“鐵桿莊稼”旱澇保收,輸出者必須身懷一技術之長且有組織地才行。但對絕大多數西部農民而言,唯一的本錢就是身強力壯,出去務工只能幹些最苦、最累掙錢又少的活;特別是他們普遍資訊不靈,組織程度很低,往往盲目地自發外出去四處找活幹,而在當前勞動力市場秩序還欠佳的情況下,上當受騙拿不回錢的事屢屢發生,有時連最起碼的生活自由和人身安全都無法保障。同時,西部城市化進程緩慢,能為農民充分就業提供的崗位不是很多;即便一些農民靠自身努力完全可以在城裏獲得穩定收入,卻因無法與城鎮居民享受同等的權利而卻步。

    農民轉移障礙多,政府部門有責任。在貴州、甘肅和寧夏三省區,至今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或托給扶貧開發辦或挂靠在勞動就業局,無一例外都把勞務輸出當作副帶業務來搞;而有關經費又普遍少得可憐,在有些地方,基層勞務部門窮得連打個長途電話聯繫勞務資訊的錢都拿不出。這樣,組織農民有序務工的想法,在好多地方基本就成了一句空話,而對農民工進行技術培訓也幾乎是一片空白,個別地方即使進行了短暫的培訓,也往往只是講一講務工規矩和常識而已。(記者姜雪城、王麗)

     新華社 2002-4-5

    


李曉西:農村增收八字方針
朱鎔基山西考察:讓農民增收減負
農民要增收必須先減負
確保農民增收的四個辦法
增收減負 農民喜歡的好標準
麥秸可望變地板 既無污染又增收
經濟林産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農業部:全方位開闢農民增收渠道
七項措施 農民減負增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