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山西考察:讓農民增收減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近日在山西考察時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下,必須充分認識增加農民收入和加強農業的極端重要性,當前特別要加快退耕還林步伐,加大産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仲春時節,三晉大地春意盎然。3月29日至4月2日,朱鎔基在山西省委書記田成平、省長劉振華陪同下,風塵僕僕,驅車近千公里,先後到太原、晉中、臨汾等地考察。他在山西省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縣之一的太谷縣,深入農戶,走訪學校,詳細了解稅費改革後農民減負和義務教育保障的情況。他深入呂梁山腹地的臨汾市吉縣,實地察看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試點工程。他還考察了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不銹冷軋廠和太原市市政建設等。

    考察期間,朱鎔基聽取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彙報,對山西近年來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

    朱鎔基指出,當前農業處於薄弱環節,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是制約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突出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特別在加入世貿組織後,近期內我國農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農民增收也會遇到新的困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強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問題,已經和正在採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深化糧棉流通體制改革,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大對農業支援力度。各地區、各部門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把中央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局面。

    朱鎔基強調,加快退耕還林步伐,是調整農業結構、加強生態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當前增加農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更是貧困山區脫貧致富的根本途徑。從兩年多來試點的實踐看,退耕還林確實是一舉多得。退耕還林,國家無償給農民提供糧食,實際上是開倉濟貧;退一畝地,還給50元種苗費、20元生活補助費。同時,大量退耕還林,還可以創造一個很大的苗木市場,把苗木業發展起來,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業結構調整。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退耕還林的決策和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確的,深得廣大幹部和群眾的擁護。經過試點,已經探索和積累了許多經驗,現在加快退耕還林的條件具備,時機有利,各有關方面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地區,全省坡耕地佔耕地面積近一半,水土流失嚴重,是全國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尤其要把退耕還林作為一項突出的重要任務,下大決心、用大氣力抓緊抓好。所有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地方,必須切實做到封山育林、封山禁牧。

    朱鎔基指出,加快退耕還林步伐,要認真總結各地試點經驗,進一步完善政策,落實配套措施,妥善解決新問題。從山西和其他地方的實踐來看,實施退耕還林的基本經驗,概括起來説,“林權是核心,給糧是關鍵,種苗要先行,幹部是保證”。這四句話都做到了,退耕還林就一定能夠成功。“林權是核心”,就是在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基礎上,實行“誰退耕、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政策。農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造林以後,林權長期不變,允許依法繼承、轉讓。“給糧是關鍵”,就是國家向退耕還林的農戶無償提供糧食,必須按國家規定組織發放好補助糧,及時兌現到戶,確保退耕農民有糧食吃。對退耕農戶供應的糧食品種,由省級政府根據當地口糧消費習慣和種植習慣,以及當地糧食庫存情況合理確定。補助糧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品質標準。“種苗要先行”,就是優質和足夠的種苗是加快退耕還林的必要條件,退耕還林地區必須提前做好種苗的培育。林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做好種苗建設規劃,抓好種苗和採種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國有、集體苗圃和農戶育苗的積極性,擴大種苗生産和供應能力。“幹部是保證”,就是各級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退耕還林的政策,要切實轉變作風,深入基層,組織群眾做好退耕還林的各項工作,加強督促檢查,務必注重實效,反對形式主義,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朱鎔基指出,在做好各項準備、確保種樹品質前提下,要盡可能擴大退耕還林的規模,在需要退耕還林的地方,能退多少就退多少。但絕對不能搞浮誇,不能為了多拿補助糧款而虛報退耕面積。同時,要落實退耕還林的各項配套措施,妥善解決農民的生活燃料和農村能源,以及長遠生計發展問題,把退耕還林同農牧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真正實現“退得下、造得上、穩得住、不反彈”。各地方要認真搞好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防止一哄而起。

    朱鎔基説,農村稅費改革是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近兩年來,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區市一些地方進行的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擴大改革試點積累了經驗。今年,要按照“積極穩妥、量力而行、穩步實施”的原則,擴大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的範圍。目前,各地對推進這項改革的積極性很高,但必須看到這項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精心組織,週密部署。在稅費改革中,必須努力做到“三個確保”:即確保農民負擔明顯減輕、不反彈;確保鄉鎮機構和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正常需要。這些是衡量農村稅費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標誌。各地在制定和實施改革方案過程中,必須全面貫徹中央有關農村稅費改革的各項政策。要紮實推進各項配套改革,包括相應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農村教育改革和政府公共支出改革等。要精簡鄉鎮機構,合理控制人員編制,壓縮鄉村幹部,優化教師隊伍,努力節減開支。要加強幹部教育和培訓工作,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關心群眾疾苦,嚴格執行政策,把中央的各項改革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基層農戶。朱鎔基説,今年尚未進行全省改革試點的省份,要進一步抓好局部試點工作,注意總結試點經驗,完善有關政策,為全面推進改革做好準備。要繼續嚴格執行國家農村稅費政策和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規定。

    朱鎔基指出,山西發展潛力很大,要使經濟再上新臺階,必須更新觀念,明確發展思路。當務之急,一定要在改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上下大功夫。只有加快退耕還林,搞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才能更好地吸引國內外投資者,才能帶來山西經濟的全面振興和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三晉大地山青水秀。要加大産業結構調整的力度,農業結構要調整,工業結構也要調整。山西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産基地,要正確認識和發揮煤炭資源的優勢,特別要著力發揮擁有現代化設備技術的大型煤礦的作用,推動煤炭産業由數量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由生産初級産品向綜合開發利用轉變,不斷提高煤炭産業的技術和管理水準。他強調,小煤礦、小煉焦浪費資源、破壞生態、污染環境、事故不斷,必須繼續依法進行整頓、關閉。在這方面,態度要堅決,責任要落實,措施要得力,工作要到位,絕不能明關暗不關。朱鎔基説,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有馳名中外的旅遊品牌,具有發展旅遊業的獨特優勢,一定要把旅遊業作為振興山西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大力發展旅遊業既可以擴大就業,較多增加群眾收入,還可以帶動相關産業發展,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陪同朱鎔基考察的有關部門負責人有:李榮融、項懷誠、張左己、杜青林、王春正、馬凱、王岐山、魏禮群、段應碧、史紀良、張寶明、李育才、呂飛傑、陳耀先、李偉等。(于振海、孫傑)

    

    新華社2002年4月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