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經濟林産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在此間介紹説,迅速發展的經濟林産業已經成為我國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目前,我國共有經濟林4.1億畝,佔有林地面積的17%多,總産值達到1320多億元,接近於林業産業總産值的四成,已成為林業産業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雷加富説,中國是個多山國家,目前全國3000多萬貧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山區。改變山區的落後面貌,一是要改善生態環境,二是要發展經濟,因此,發展經濟型林業正是實現這一要求的最好途徑。

    在我國的許多農村,吃飯靠種地,花錢靠林果,已經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經驗。糧食大省河北省把果品業確定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産業之一,果農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500元以上。這個省的辛集市,果品業被農民稱做“鐵桿莊稼”,年每人平均純收入400多元;在河南省,經濟林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新縣1999年全縣農民每人平均林果業收入達到800元,佔農民收入的39%。

    在西部大開發進程中,經濟林不僅承擔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而且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陜西延安市寶塔村,土地貧瘠,過去以種糧為主,只能維持溫飽。現在通過種植林木,每人平均純收入已達到5000多元。陜西省去年經濟林産業總值已達到70多億元。

    我國的很多地方在發展經濟林的時候,已經開始注重其內在的品質,不少地方有了自己的品牌果品,河北鴨梨、平谷大桃、京東板栗、寧夏枸杞等名牌産品更是享譽國內外,已經出現了一大批靠此強縣富民的典型。

    

    新華社2001年9月2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