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千古之謎破解

    1973年發掘的河姆渡遺址,把中國的文明史往前推進了2000年。河姆渡先民為什麼能在此繁衍生息?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為什麼在延續了2000年後逐漸消失?日前,邵九華、夏夢河和邵堯明三位學者的《河姆渡文化與水環境關係的研究》課題,通過了由浙江省和寧波市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審,從而使河姆渡文化興衰的千古之謎終於得以破解。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余姚市姚江之畔。河姆渡遺址第四層以下為深達10余米的青灰色淤泥層,經檢測發現有大量的海相微生物,證明河姆渡地區曾經是人類難以定居的淺海。1999年春,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河姆渡博物館原館長邵九華與余姚市水利局總工程師夏夢河、余姚市規劃局高級工程師邵堯明一道,組成了《河姆渡文化興衰與水環境關係的研究》課題小組。三人通過衛星遙感技術成果,發現河姆渡的地貌原來是一個天然的“工”字形結構。這一結構與沿海地區人民為促淤圍涂,築丁壩、順壩的“工”字結構相似。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地貌特徵,造成河姆渡地區不斷淤積,加上寧(波)紹(興)平原只有這樣一個“工”形地貌,從而使它在全新世海退初期最先變成陸地,成為原始人群的定居地。

    

    但是,全新世海退結束後形成的杭州灣喇叭口地形,使姚江平原的水流北排不暢,洪澇成災,造成溝頭沖刷。在特大洪水的切割下,“工”字形高地終於被衝出一個大缺口,姚江完成了改道東流的劇變,這時海水沿河道上溯,河姆渡變成一片水鄉澤國,環境嚴重惡化,先民們不得不背井離鄉,河姆渡文化最終在這裡消失。

    

    評委會主任、浙江省河口研究所熊兆隆教授和評委會副主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軍研究員對此項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稱這是河姆渡文化研究領域最全面、最完整、最有説服力的研究成果。

    

    去年11月12日,由南京大學完成的河姆渡遺址微古、孢粉檢測報告也印證了邵九華等3位學者的這一結論。

    

    河姆渡文化興衰史警示我們:人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

    

    

    《光明日報》 2002年1月06日


南京六朝都城地下考古有新突破
廣西考古研究發現5000萬年以前的魚化石
考古隊雲集庫區 衝刺搶救三峽文物
考古界對發掘女皇武則天陵墓存有爭議
考古專家稱陜西藍田的華胥氏是華夏繁衍之根
三峽成世界最大考古工地
——專家稱,庫區文物永沉江底傳聞毫無根據
重慶雲陽縣舊縣坪遺址考古獲得重要成果
三峽庫區成為舊石器時代考古富集區
三峽庫區成為我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富集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