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對發掘女皇武則天陵墓存有爭議

    陜西著名作家張敏近日剛剛完成了一部27萬字的專著--《懸念乾陵》,詳細闡述了自己對發掘武則天陵墓的想法。立足於對乾陵問題多年的研究,他估計,今後六、七年間,中國將有可能發掘乾陵。

    位於古城西安西北80公里的乾陵,是中國歷史上一對著名夫妻--大唐皇帝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園,也是全國唯一的兩個帝王合葬墓。作為中國鼎盛時期盛唐歷史文物的集中代表,它鑿山建穴,規模宏大,是中國目前唯一沒有被盜掘過的唐代帝王陵墓,因此被稱為“唐陵之冠”。

    站在寬大的司馬道上,看到的是一座和山體渾然一體的皇家陵園,地宮在哪兒?陵寢又在哪兒?幾乎所有的遊客遊完之後,都帶著一連串的問號悵然而歸。

    實際上,對乾陵是否進行發掘的不同主張由來已久。從上世紀60年代中國著名學者郭沫若上書中央提議發掘未果,到90年代中期陜西省政府幾次提出請求未獲同意,在近兩年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背景下,能否發掘乾陵再度成為考古界的焦點話題。

    中國考古界目前形成了兩種對立的看法。一種主張儘快發掘,另一種則主張目前不宜發掘。主張儘快發掘者認為,中國已擁有經驗豐富的考古發掘專業隊伍,技術手段和設備較為先進,發掘乾陵的時機已經成熟。放在地下不動,無所作為是消極保護,主動發掘、充分開發利用才是對文物最有效的積極保護。

    一直在為乾陵開發積極奔走的陜西省省長程安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開發乾陵意義重大。一可以搶救乾陵;二是盛唐時期可能有很多重要文物資源在下面,對我們研究唐朝有很大幫助。如果文物一直保護在地下,它的現在價值如何體現?如果沒有開發秦始皇兵馬俑,大家怎麼知道在秦始皇時代我國的陶瓷技術、冶煉技術這麼好?”

     著名考古學家、原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石興邦對儘快發掘乾陵持贊成觀點。他指出:“有機質文物埋在地下並非一般人認為的那樣,會保持相對的穩定和完好,而是仍在繼續腐爛。”石興邦曾經于1987年參加了法門寺的考古發掘,他發現,所有的紙張全部腐爛,大部分的絲綢也已近乎腐爛或半腐爛,保存相對完好的只是鳳毛麟角。

    石認為,陜西發掘乾陵擬採用的是在埃及和印度多次實施過的密閉氣調技術,它已被證明對保護地下文物起到了巨大作用。

    然而,對此頗有疑慮的文物專家則認為,中國政府一直堅持“不主動發掘”的原則,文物工作的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具體而論,原有的考古工作尚未做好,如對乾陵的三座大型陪葬墓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進行了發掘,但其發掘報告至今未出;現在中國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其間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建設任務重、項目多,文物考古部門理應集中力量全力配合,對地面、地下進行調查、勘探、隨工清理,把基建工程所在地的文物保護好。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教授宿白認為,對祖先留下的東西要慎重。目前對陵內情況尚不甚明瞭,面臨的許多技術問題在世界上都屬難題,如絲制、木製和紙製品的保護都存在不少問題。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絲綢,至今仍存放在冰箱裏不能拿出來示人,不是足以説明保護條件不過關嗎?

    文物保護專家王丹華説,在經過1200多年密封的陵墓內,濕度、溫度、壓力等條件相對平衡、穩定,隨葬品已經‘習慣’了,不存在非搶救不可的問題。

    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總工程師甄廣全認為,對於目前較難保存、保護技術沒有過關的有機質文物,如紙張、書籍、字畫、絲綢、麻紡織物,從現在起就應組織各方面的專家和專業人員進行協作攻關,必須在打開墓室之前把保護方面的技術難題解決好,“絕不能使這批絕世珍藏在我們手中毀於一旦。”

    作家張敏説,乾陵有數不清的“謎”等待著人們去探尋,它埋的一男一女,埋葬時間相差22年。已封閉22年的乾陵再次打開接納武則天時,第一次陪葬的物品是否受到損害?相傳中國“書聖”王羲之的真跡《蘭亭集序》就藏在乾陵,武則天失傳的巨著《垂拱集》、《金輪集》在乾陵,還有盛唐時期那些最值錢的寶貝……這些太多的遐想實在讓人揮之不去,何時才能揭開這些千古之謎,“人們還只能再等待幾年。”

    

     新華社 2001年12月3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