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成世界最大考古工地
——專家稱,庫區文物永沉江底傳聞毫無根據

雨飛

    隨著2003年三峽大壩一期蓄水即將來臨,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文物搶救發掘工作進入了關鍵時刻。

    筆者日前在600公里長的三峽庫區看到,考古學家手拿小鏟、毛刷日夜挖掘。

    目前,我國三分之二以上有考古資格的文物單位、1000多名專家雲集三峽,他們去年的挖掘量超過了20萬平方米。 

    著名考古專家喬梁説:“世界最大水利工程興建之地,已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工地。所有重要文物將得到及時搶救,這已不成問題。政府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超過了以往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型水利工程。有關三峽庫區大部分文物都將永沉江底的傳聞毫無根據。”

    喬梁曾參與制定了三峽文物搶救規劃。他説,政府平均每年投入三峽文物搶救的資金上億元,相當於全國每年投向所有重點文物專項保護資金的總和。三峽庫區共有1000多處文物點將得到搶救與保護,總投資預計逾10億元人民幣。

    千年古鎮整體“搬家”

    大昌古鎮在風光旖麗的長江三峽腹地深處,這裡有大量翹角飛檐的明清建築。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後,這一地區將全部被淹沒。為此,文物部門正在啟動一項龐大的計劃:投資3000萬元原樣搬遷歷經1700年風雨滄桑的大昌古鎮。

    “這將是世界古民居保護史上的奇跡。”從事三峽文物搶救工作的劉豫川説。

    素有袖珍古城之稱的大昌是三峽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城,古城墻基清晰可辨,東西南門尚存。城內石板鋪地,屋宇翹角飛檐,精巧別致,古風濃郁,呈現明清建築特色。長江支流大寧河宛如帶狀穿流其間。

    “古代大昌曾是商賈雲集的富庶之地。”古鎮裏靠賣豆腐為生的60歲老漢溫廣林熱情地向筆者介紹。

    這位溫家第10代後人繼承了古鎮裏最宏偉的宅院——佔地800平方米的溫家大院。溫廣林喜歡這裡的一切:聽淅淅瀝瀝的小雨落在天井,抽著香煙,哼著小曲,讓兒孫繞膝,講授“祖遺厚德世代昌隆”的家訓,領著遠道而來的遊客參觀自家青磚黛瓦、雕梁畫棟的十幾間大屋……

    如今,溫家大院的歷史將要換一個地方書寫。與溫家大院相同命運的還有古鎮上的37幢古民居和完整的古城墻。

    這是一件浩繁的工作。來自中國文物研究所、中國建設勘察研究設計院等權威單位的數十位專家反覆商討敲定了搬遷計劃。

    古建築專家們將把大昌鎮裏的古民居逐一拆卸下來,給每塊磚、每片瓦、每根梁棟標上記號,再原樣運輸到五公里以外的新址復建。一些年代久遠而無法完整遷徙的部件則採用倣古材料替代。其間還包括對原材料做防白蟻和防銹處理。搬遷重建後的大昌古鎮將成為三峽黃金旅遊線上的一個景點向遊人開放。

    劉豫川説:“我們力求做到大昌古城的整體風貌沒有改變。”

    為此,古城搬遷後,還將根據移民的願望入住部分居民,以延續當地的民風、民俗。

    溫家的兩個兒子不久前報名參加了政府組織的移民外遷,而溫廣林則執意要親眼看著老宅院拆除後才離開。

    2009年三峽大壩建成後,水位上漲將使沿岸1100多個鄉鎮受淹,100多萬人移居。和大昌一樣,秭歸新灘、忠縣洋渡、石柱西沱等千年古鎮將淹沒水下。

    根據規劃,三峽淹沒區224處最有價值的古建築將得到保護,其中民居佔65%。民居中易地搬遷的118處,其餘留取資料。

    劉豫川説:“我們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積極有效地保護這些歷史遺存,並儘量保存古韻、古情、民風、民俗。”

     “張飛”為世界最大水利工程讓路

    三峽南岸一座紀念三國名將張飛的古老廟宇將在500多天內被搬遷到上游30公里處,為三峽水利工程讓路。

    三峽水庫蓄水後,這座在長江南岸依山而建的古廟將被淹沒水中。為此,專家為“張飛”選擇了一處海拔高度200米的“新家”。政府為此投入了4500萬元人民幣。

    搬遷規劃的主要設計者、清華大學古建築專家呂舟説:“我們將努力使這一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歷史遺産得到長期保存。”

    文物專家們將採用現代工程技術對新址的地形進行必要的改造,使之盡可能接近“張飛廟”原有地形,部分古樹也將一同搬遷;還將採用現代防護技術對其建築構件進行防腐、防蟲和防火處理,並用傳統技術對建築進行修補、加固。

    “張飛廟”相傳始建於1700多年前的蜀漢末年。廟中一條醒目的水位線記錄了西元1870年的一次特大洪水,當時水位漲到150.35米,是長江水位記載中最高的一次。古廟在這次洪水中幾乎被徹底毀壞。

    現存的“張飛廟”為清同治至光緒年間補建,建築與山石、古木渾然一體,石徑蒼苔間,清泉叮咚,幽深靜謐,古樸自然。廟中保存了漢唐至近代的字畫、石刻約360幅、木雕217幅,其中包括蘇軾《赤壁賦》、岳飛《出師表》等珍貴作品。

    世界最古老水文站將沉入長江

    記錄了長江1200多年水文歷史的白鶴梁是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將在明後兩年枯水期最後與世人見面後沉入長江。

    一同沉入長江的還有白鶴樑上千年來人們為測量長江枯水水位而在此雕刻的18條栩栩如生的石魚和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多達3萬字的美妙詩文。

    白鶴梁位於重慶市涪陵縣城北的長江之中,因曾是白鶴棲息之地而得名。它是一塊巨大岩石,寬10余米,長達1.6公里,形如一塊巨梁橫臥在長江中央,只在每年冬春之交的枯水期才部分露出江面。

    1200年前開始,三峽先民就開始在這道石樑上刻石魚為水標,觀測長江水位變化,預卜農業豐歉,並常把石魚出水的日期、出水的尺數以及出水的情景,用詩或文的形式刻在石樑上。

    考古學家説,白鶴梁水文石刻是世界上發現得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題刻,題刻數量遠遠超過世界著名的埃及尼羅河類似的水文題刻。其中114段題刻連續記載了長江1200年曆史上74個年份的枯水水位和枯水發生的週期,而世界水文史上的同類記載還不足百年。白鶴梁又被譽為“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跡”。三峽大壩在設計施工時就參考了白鶴梁題刻上許多重要的水文數據。

    考古學家曾絞盡腦汁想圍繞白鶴梁修建“水下博物館”,但都由於技術難題無法解決、耗資巨大而擱淺。

    用地球探測技術尋找三峽古文明遺跡 

    當考古學家在三峽發掘工地用小鐵鏟小心翼翼地掘土時,來自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精密儀器,準備協助他們快速、準確地尋找失落文明的遺跡。

    一種叫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的高科技在三峽文物搶救中首次進行了科學嘗試。此前,在國內考古實踐中使用此法的還是鳳毛麟角。

    這項新技術的主研者、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原副理事長蔣宏耀説:“當我看到三峽文物保護工作的報道後,突發將應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來加速三峽地下文物勘查的靈感。”

    他預測,一鍬一鍬地發掘這種乏味、費時又勞苦的考古方式將會成為歷史,一種無侵害性的新一代考古技術——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將廣泛運用於考古中。

    這一技術被嘗試性地用於探測重慶市雲陽縣古墓上。據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故陵長江的“江側有六大墳”,是“楚都丹陽所葬”。距今近3000年的楚王陵在哪,一直是考古學家十分著迷的難題,然而時間已抹去了一切痕跡。

    長江南岸雲陽縣故陵鎮的江邊有一個大土包,當地居民世代相傳這正是楚王陵所在。三峽工程蓄水後,這裡將被淹沒。但這一地區地形複雜,常規考古鑽探方法難以進行。

    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日本田中地質株式會社、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在故陵首次啟用了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最初探測的結果顯示,這裡確實存在大型古墓。

    但令人失望的是,經過科學家和考古學家的努力,最後只找到一些小型墓葬,沒有發現有重大考古價值的楚王陵。

    不少專家將這次探測的不準確歸咎於當地複雜的地形,但蔣認為是這一技術尚不成熟所致。

    考古學家認為,地球探測技術暫時還不能取代鏟子和其他傳統考古工具,目前更多的還得依靠傳統的考古方法去檢驗。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考古學家黃偉説:“雖然這次勘查不是十分成功,但它肯定是一次積極的、有意義的試驗。它給考古工作者描繪出一個誘人的未來。毋容置疑,考古的發展需要高科技,同時考古為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提供了空間。”

    黃偉認為,在考古中,要麼成為一個工匠,要麼成為一個思想家:“我們現在的發掘工作只是工匠的工作;而高科技的應用,將為我們贏得更多的時間去成為思想家。”

    文物盜掘者的“剋星”

    90年代中期以來,文物犯罪分子利用庫區考古資金短缺、人手偏少等“薄弱期”,瘋狂盜掘、走私三峽文物。

    三年前,有2300年曆史的名城奉節組建了庫區第一支文物稽查認。30歲出頭的稽查隊隊長姚炯每天的任務就是帶領八名隊員,出其不意地巡查各考古點,夜間更勤。幾年來,他和隊員們共抓獲文物盜竊分子近百人。

    姚曾在追查一個國家二級文物、被稱為中國宋代的“冰箱”——溫缽時,受到文物販子的圍攻,他巧妙脫險且擒獲了罪犯。

    日前,他帶著筆者參觀了奉節上關遺址。展館裏的圖片展示了盜掘者留下的密密麻麻近3000個盜洞的罪惡。

    重慶市公安局、文化局、工商局、移民局和海關於1998年開始聯手嚴厲打擊盜掘三峽文物的犯罪活動。近年來,重慶市海關共追回走私文物164件。而公安部門僅去年一年就破獲盜竊國家一級文物案18起。

    為了保護文物,庫區各縣還在最基層的村社佈下了最隱密、也極為有效的一層保護網,即安插“線人”和聘請名譽文物保護員。

    奉節縣旅遊文物局局長王偉説,他們在全縣各主要文物點安插了60名普通農民為資訊員,這些資訊員有的就生活在遺址附近,他們每時每刻注意考古工地上一切可疑現象,並及時向稽查隊彙報。

    三峽文物折射出中華文明

    大江大河自古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長江三峽地區是華夏民族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歷史在峽江兩岸沉澱下許多人類文明的遺存。

    1994年,為了徹底了解掌握三峽庫區文物的狀況,國家文物局組織全國30多家文物考古、古建築、人類等學科的50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了三峽文物保護規劃小組,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親自但任規劃小組組長,對三峽地區文物開展了大規模的復查、調查和試掘工作。

    通過調查和試掘,在三峽的淹沒區專家們發現60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和古生物化石地點、8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470處漢至六朝的遺址和墓地、6處古代枯水題刻和數十處宋代以來的洪水題刻組成的舉世罕見的古代石刻水文記錄長廊、2處東漢石闕題刻和數十處唐以後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詩文題刻,發現近300處明清建築物,包括廟祠、民居、橋梁等。

    俞偉超認為,三峽是中華古文化一個重要的分佈地區,它對於中國仍至世界文明史都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千龍新聞網2001年12月23


三峽庫區最大地面文物搬遷 張飛廟今起"搬新家"
三峽庫區成為舊石器時代考古富集區
三峽兩岸崛起一批新城鎮
長江三峽發現古兵寨群
考古新發現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