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法大使吳建民談國際關係中的“民主與法制”

    就華僑華人所關心的當前國際焦點問題,中國駐法大使吳建民近日在接受法華媒體採訪時進行了闡述。他説,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這是民心所向,這種民意對世界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

    吳建民表示,當前國際社會在伊拉克問題上所出現的嚴重分歧,表現了對“冷戰後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世界”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第一,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的問題。包括中國和法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上大多數人民是要和平的,是反對戰爭的。

    其次,是要法制還是一兩個國家説了算。要法制就是要聯合國説了算。中法兩國和大多數國家在這個問題上也是一致的,就是要在聯合國框架內解決問題。

    第三,在國際關係中要不要民主的問題。要民主就是廣大的國際成員參與國際事務。

    吳建民説,當前歐美分歧基本都來源於對上述三大原則的不同看法:美國要打,但國際社會認為核查的手段沒有用盡,美國要打説不過去。海灣戰爭以來在伊拉克核查所銷毀的武器遠遠多於在海灣戰爭中所摧毀的武器,這説明核查是有成效的。因此中國是支援繼續核查下去的。

    他説,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這是民心所向。近日在全世界發生的大規模反戰示威,越是其政府支援動武的國家就有越多的民眾走上街頭,這很説明問題。這種民意對世界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

    吳建民向記者介紹説,美國想建立單極世界,法國、德國主張建立多極世界。從這個角度説,這次衝突也是必然的。如果世界只由一個國家説了算,法國當然要反對。在這一點上法國比中國的感受要深,他們對世界事務積極參與的願望是十分強烈的。對美國説“不”是不容易的。但德國此次反對美國動武的聲音也非常堅決。從某種意義上説,法、德也是到了不得不説的時候。

    吳建民還認為,此次衝突首先是對世界看法不同引起,同時也是利益與文化的衝突:“應該看到,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歐洲打的,美國從未在其本土打仗,對戰爭的感受是不同的。歐洲離中東很近,美國則隔著大西洋,戰爭一旦打響,歐洲受害首當其衝,戰後造成的難民潮歐洲就無法承受。很多歐洲人士與我談及的時候都表示了深深的擔憂。如果將土耳其算在內,歐洲土地上生活著七千萬穆斯林,戰火燃起,歐洲國家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歷史上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多大的苦難,歐洲人記憶猶新。”

    “另外,法國的反戰示威打出‘不要鮮血換石油’的標語,認為美國開戰與石油有關,也不是沒有根據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基辛格博士的一句名言中提到‘中東是咽喉’,就是因為石油。”

    據《歐洲時報》二十日報道,吳建民在接受採訪時最後説:“現在大家都十分關心文明衝突問題。很多法國人擔心用打的辦法會加劇文明衝突。這將不利於世界未來的和平與發展。”

    中新社2003年2月23日


印度外長國防部長:對印中關係發展表示樂觀
政治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逐步完善
我國基層民主建設取得輝煌成就
民主不是簡單的“少數服從多數”
人大女生關注國際政治關係
俄美“蜜月”還有多長?
中美關係出現大轉折?
日本拋出防衛白皮書目的何在
中美關係將進入全面對抗嗎?
尋求未來安全方略
中國切實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
歐俄首腦決定加強歐俄戰略夥伴關係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