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5年 地方發展獲“三贏”

我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5年來,農民收入有了一定增加,農村産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地方經濟趨向良性發展,取得了“三贏”的結果。

記者日前從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包括試點期在內的我國退耕還林工程實施5年來,已使5300多萬農民受惠。據陜西省統計局對農村居民家庭抽樣調查,去年以退耕還林還草補助為主的轉移性收入和以土地徵用補償金為主的財政性收入,兩項合計每人平均增收130多元,比上年增長16%,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23.7%。黑龍江省僅在兩年試點期間,就有2萬多農戶從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兌現中獲得較大收益,平均每戶補助糧食740公斤,得到現金補助148元。

退耕還林使退耕地區廣種薄收的傳統耕種習慣得到改變,大批農業勞動力從糧食生産中解放出來,從事種植、養殖、加工、勞務輸出以及社會化服務行業,使農村産業結構逐步趨向合理。甘肅省實施退耕還林後,2002年與1999年相比,第一産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例下降了2.09個百分點,第二産業提高了0.18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則提高了1.91個百分點。陜西省延安市實施退耕還林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出現了突破性進展,單一糧食生産的格局被徹底打破,形成了畜牧養殖、蘋果、蔬菜三個致富支柱産業。目前,全市存欄羊106萬隻,蘋果年産量5.5億公斤,蔬菜年産量23萬噸。

隨著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工程區在退耕還林政策範圍內發展的經濟林與地方主導産業和農民脫貧致富緊密結合,成為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重慶市退耕還林工程有力地拉動了種苗産業,解放了上百萬農村勞動力,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徑。甘肅省張掖地區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中,組織千家萬戶農民建起了15000多畝蔬菜大棚、900畝高效節能溫室,年産值達20多億元,成為我國西菜東運基地和出口蔬菜基地。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結合退耕還林培育起一批沙棘加工、甘草制藥、乳品加工、生態旅遊等龍頭企業,全縣面貌短期內發生了巨大變化。去年這個縣的財政收入達1.5億元,不僅山川綠了,經濟繁榮了,農民也富裕了。(吳國清、丁銘)

新華網 2003年12月9日


海口退耕還林3萬畝 尚存6方面問題
湖南退耕林成活率在95%以上
補栽補植 湖南加強退耕林管護
河南洛陽4年退耕還林逾百萬畝
青海退耕還林帶來新希望
退耕還林要確保“穩得住,不反彈”
王濤:退耕還林要確保"穩得住,不反彈"
建立退耕還林的長效機制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監理規定》出臺
林業局:退耕還林工程將實行總監理工程師負責制
退耕還林政策執行有失 陜西某村農民連續自殺
林業局部署退耕還林工作重點
今年退耕還林計劃已完七成
中國今年完成退耕還林6800萬畝
林業局:我國退耕還林林權證今年底全部發放
湖北在全國率先實施"退耕還林"監理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