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象事件頻頻襲擊地球  

      ■最近10年:氣象災害造成20萬人死亡,經濟損失上千億美元

      ■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降低應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脆弱性

      今天上午,中國氣象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世界氣象日座談會,探討如何應對氣象極端事件。與此同時,一場強沙塵暴正席捲我國北部,而沙塵暴只是氣象極端事件之一。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降低人類應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在發表的書面講話中指出,目前各種天氣、氣候極端事件反覆發生,不斷表明人類的脆弱性,選擇這個主題是希望全世界攜手利用氣象科學緩減自然災害。

      全球範圍內的氣候異常事件日漸頻繁。據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佈的2001年世界氣候公報,2001年世界氣候異常,氣溫升高、颶風頻繁、暴雨成災、乾旱嚴重,為歷史上所罕見。

      去年的暴雨洪澇使莫三比克和尚比亞死亡200多人、伊朗北部死亡183人、阿爾及利亞僅首都就死亡數百人,而印尼有19個縣被淹,波蘭14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在亞洲中部和南部地區,乾旱從1998年一直延續到2001年,嚴重的乾旱危害著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廣大地區的農業,6000多萬人直接受到損失。

      據聯合國統計,20世紀90年代每年全球約有2.5萬人喪生於自然災害,財産損失約500到1000億美元,其中因氣象水文災害造成的損失佔到90%以上。

      我國地處東亞季風區,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氣候脆弱區之一。季風進退異常和年際變化、生態環境的脆弱影響以及旱澇、高溫、冷害等各種氣候災害的頻繁發生,對國計民生影響很大,社會經濟損失嚴重。1991年的江淮大水,1998年的長江和松花江、嫩江大水,1994年的高溫少雨,1997、1999和2000年的北方大旱,都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至今人們還記憶猶新。

      2001年,我國在經歷了1999年和2000年的連續大旱之後,北方地區又一次遭受了罕見的大旱,一些地區水庫、河渠出現乾涸或斷流,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畜飲水困難,並使農業生産受到嚴重影響;北方連遭沙塵天氣襲擊,僅3至5月中旬,就先後出現範圍不同、強度不等的沙塵天氣達18次之多,總日數達到41天,給農牧業生産和群眾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並使一些地區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全年有9個颱風先後在我國登陸,其中7月份接連有5個颱風登陸,是近50年來同期之最,使華南及台灣的部分地區受災嚴重,尤其是第4號颱風(尤特)造成的損失最為慘重,僅兩廣損失就超過200億元。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各種氣象災害使農田受災面積達5億多畝,受乾旱、暴雨、洪澇和熱帶風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影響的人口達6億多人次,平均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佔國民經濟總産值的3 6%。

      國際氣象組織發佈的公報指出,功能良好的早期預警系統是預防和防禦氣象災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為提高全球防禦災害的能力,世界氣象組織實施了世界天氣監測網計劃。目前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實施減緩災害的計劃,但仍然需要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更新所有的系統。

      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今天表示,我國已經建立了比較現代化的氣象綜合探測、資訊分析預測網路,近年來又新建了國家和省級氣候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沙塵暴監測預警系統,在防災、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降低應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還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從而減少自然災害特別是氣候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們正任重道遠。(張東操)

    《中國青年報》2002年3月21日

    


天氣預報範圍精確到一平方公里
“厄爾尼諾”會帶來危險傳染病嗎?
中國氣象局氣候專家:今春可能爆發“厄爾尼諾”
世界氣象組織:2001年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溫年
氣象資料免費用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公開招聘請來當家人
科學家發現預報火山災害的新方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