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隱憂中更見光明

    據預測,2001年中國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為7.3%。在全球性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取得這一成績是驚人的,可謂是“一枝獨秀”。以致在日本,“中國威脅論”又有抬頭之勢。但是,有人指出中國的高經濟增長率中存在“水分”;而且較為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

    過去的經濟統計中曾有“水分”

    根據中國的統計,1978至1995年間中國平均經濟增長率為9.4%,而1997年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認為這一數值應為8.2%。之所以存在差距,一般認為問題出在將名義GDP換算為實際GDP時的物價變動率上。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的孟連和王小魯在2000年寫的報告中,將1992年至1997年的中國經濟平均增長率從原先公佈的11.5%修改為9.0%。據説,這是因為在有些地方,當地政府部門為了提高自己在經濟方面的政績,在經濟統計報告中摻入了“水分”。

    去年12月13日召開了全國統計局長會議,會議報告指出,全國共發現62000件“摻水”虛報案件。對此,溫家寶副總理呼籲:“決不容許慌報、虛報,要提高統計的品質”。

    對於最近幾年的GDP統計數值,世界銀行給予了認可。對中國的統計改革進行支援的國際貨幣基金(IMF)組織的有關人士認為:“雖然有些地方還存在虛報的現象,但考慮到統計中對迅速發展的民營企業的增長率的把握並不充分,兩者足以相互抵消。”

    90年代以來經濟增長有所放緩

    自90年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有減速的傾向。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增長放緩也可以理解。但在每人平均GDP僅為1000美元、只有日本的1/40的水準的現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是否為時過早?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成並不贊同中國經濟將就此減速的觀點,他説:“中國勞動力過剩,潛在的經濟增長能力還很高。”

    一般認為,1996年前中國經濟增長的放慢是因為對過熱的經濟進行調整的結果,而1997年之後的減速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的作用。

    對於這期間經濟增長減速的原因,復旦大學張軍教授的觀點是“資本效益的惡化”,也就是説“資金運用方法不善”。顯示一定的生産需要多少資本的“資本産出比率”從1994年起呈上升趨勢。與1979年到1994年間年均0.89%的下降速度相對照,1995年到1998年這一比率呈現了年均1.92%的增長。這説明瞭中國為實現經濟增長的成本在增高。

    究其原因在於國有企業(共有職工8100萬人)和鄉鎮企業(共有職工12820萬人)。有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從國有銀行裏輕易貸款融資,然後引進最新設備。而作為經濟增長主力軍而倍受矚目的鄉鎮企業同樣也存在這一問題,導致平均資産規模從1991年到1996年間增大了8倍。

    其結果是企業為生産力過剩而困擾。在1999年的時點上,中國汽車年生産能力為289萬輛,而實際生産數量為183萬台。同樣彩電的生産能力為7028萬台,實際生産了4262台,比率僅為60%。此後也似乎缺乏明顯的改善。而另一方面,銀行也為鉅額不良資産所困擾。

    有效發揮人力和資本的效能

    張軍教授也發出了警告:“短期來説,保持住7%至8%的經濟增長雖然可能,但終究是有限度的;‘總需求不足’而僅靠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無法長期解決問題。”張教授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在中國的強項——勞動密集型産業上下工夫。這是自80年代以來中國的基本戰略。而長期以來對高科技的追求,最近也似乎容易被忽視。

    從這一意味來看,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意義就更為明顯了。今後,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共2400萬人)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其中從高科技的IT企業到依靠手工勞動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都有,其共同特點是重視經營效益。隨著加入WTO,中國對外資銀行的限制放鬆,民營企業期待著從外資銀行中獲得更多的發展資金。

    外資企業(現共有從業人員640萬)也會因為加入WTO後的市場開放,更多地進入中國而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積極因素。外資企業在帶來技術的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國低成本勞動力。另一方面,與外資的合作也能為國有企業帶來活力和生機。

    中國並非資金不足。中國的儲蓄率很高,“總數達10萬億元的國民金融資産是經濟發展的潛在動力”。

    如何有效利用起剩餘的勞動力和資金,這是中國面臨的一大課題。如果做法得當,中國將很有可能實現更快的經濟發展。

    

    日本《朝日新聞》2002/1/11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