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四個城市競爭力點評

    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上海 

    上海地理環境優越,是中國與世界經濟交互作用的樞紐和平臺,金融、貿易、經濟中心,綜合創新中心。

    上海區位優越,融資便利,人才薈萃,科技發達,基礎設施先進。政府部門辦事效率高,行為規範,執行政策富有創造性和靈活性。在24個城市中,其資本、科技、區位、秩序、管理等競爭力方面均居第一位;在人才競爭力、文化競爭力、聚集力等方面居第二位;綜合競爭力榮銜全國之冠。

    當前仍有一些因素制約上海競爭力快速提升:國有企業改革任務繁重,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和産業結構高級化不夠快,市民相容心理缺乏,高級人才薪酬偏低等。

    開放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深圳

    深圳在實現城市創新和發展高科技産業方面,擁有許多不可替代的、非流動性競爭優勢。資本競爭力居全國第三,在資本獲得的便利性上表現更佳;科技轉化能力特別強,高科技産業集群初現端倪;毗鄰香港,經濟區位優越,熱中賺錢的商業觀念,積極的勞動態度,強烈的競爭意識,不安現狀的進取精神,以及新移民交匯所形成的開放、寬容、創新氛圍,使其文化最具競爭力。深圳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遠高於其他城市,開放競爭力居第一;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技術先進,競爭力居全國第一,管理競爭力僅次於上海,居第二位。深圳若能繼續保持它在制度、文化、對外開放和産業群等方面的競爭優勢,迅速建立高水準的教育體系,創造性解決人才、科技資源的引進及遠端使用等難題,在中國,深圳最有可能成為高科技創新産業的“矽谷”。 

    企業管理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廣州

    廣州綜合資本存量、金融控制力居全國前列,資本競爭力居全國第五。科技轉化力比較強,又擁有規模較大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是華南地區的副經濟中心和科技、教育、交通、資訊中心,腹地跨越廣東。廣州經濟結構在全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第三産業比重在全國大城市中最高,更是華南地區重要的製造業生産中心。在文化競爭力方面:悠久的商業歷史,培養了強烈的重商意識;率先的改革開放塑造著冒險和奮發的創業家精神。處於開放的前沿,經濟國際化程度居全國領先行列;在管理競爭力方面:其政府辦事效率在全國城市屬比較高之列,政府執行政策較具創造性和靈活性;企業管理競爭力居全國第一,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整體管理形象表現突出。廣州在城市環境、社會治安狀況等方面與其他大中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

    綜合競爭力提升最快的城市 北京

    近年來,北京競爭力正以全國最快的速度提升,申奧成功和奧運會的舉行,將進一步加快其競爭力的提升速度。北京聚集了全國最多、最優秀的知識和技術精英,人才競爭力居全國第一;資本實力、金融控制力均僅次於上海;科技實力居全國之首,高新技術産業及産業區迅速發展。在結構競爭力中,第三産業發達,技術密集性從業人員比例在全國最高;擁有現代化、資訊化的基礎設施,政治區位是最大的優勢,作為全國政治中心,吸引著海內外的人才、資源和企業,企業數量迅猛增長,跨國公司紛至遝來。

    但是北京要成為科技創新的中心,還必須改善人居條件,加快制度創新,提高管理水準,用具體措施吸引外地人才,積極培育鼓勵個性發展和創造的文化環境。

    長期平均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城市 廈門

    廈門城市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五,但長期平均經濟增長率高居全國第一。作為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環境品質優良的海濱城市,環境競爭力僅次於珠海居第二。廈門制度競爭力居全國第二,其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非國有及股份制企業的比重、個人權益的保護程度均表現良好。作為我國最早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對外、對內開放程度居於全國前列,尤其是外資佔城市總資本的比重在全國屬比較高。廈門人的商業價值趨向比較濃厚,競爭意識比較強,勞動態度比較積極。

    廈門在人才品質、科技産業發展等方面不具優勢,區位比較特殊,由於其瀕臨台灣海峽,其經濟深受兩岸關係的影響;其社會、經濟及市場秩序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輕紡工業競爭力最佳的城市 無錫

    無錫城市綜合競爭力比較強,勞動生産率和經濟增長率高,反映其城市發展潛力較大。資本競爭力相對較強,尤其資本實力的增長非常快;在結構競爭力方面,非農産業的比重高居第二,輕紡工業擁有良好的傳統基礎,形成較好的産業群和産業鏈,具有較強的産業競爭力。在較強的秩序競爭力中,其經濟安全性指數和社會穩定性指數十分高;在管理競爭力方面,政府管理效率和企業管理效率表現較優;同時在對外開放及參與區域一體化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表現。無錫人才競爭力不具優勢,但在勞動力教育方面表現較好。科技競爭力相對較弱,但在R&D投入、專利産品數、高科技産業指數等方面排名靠前;基礎設施競爭力不強,但其技術性基礎設施有一定的優勢。

    科技與製造業最具潛力的城市 天津

    天津人力資源豐富,資本存量大,科技産品的産出量穩居全國城市的前列;毗鄰渤海,自然區位優越,基礎設施完善;城市規模大,加工製造産業基礎好,濱海新區增長迅猛;社會治安綜合狀況良好,個人權益保護度較好。

    天津投資成本低,利潤回報高,是跨國公司投資和産業轉移的重要據點,發展加工製造業及臨港工業潛力巨大。

    但需要加快制度創新,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與相臨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辦事效率;努力營造勇於創新、敢冒風險、積極進取的文化環境。

    管理和城市美譽度最高的城市 大連

    大連人才競爭力和科技競爭力比較強:在24城市的排序中,科技人員佔從業人員的比重、勞動力平均科技水準處於較好的位次上;自然區位優越,港口優良,經濟腹地廣闊,自然和人工環境極具競爭力:氣候舒適、空氣清新、風景迷人,市區還擁有傑出的城市建築,寬廣的林蔭道,美麗的廣場、公園、綠地,高雅的藝術街道,珍奇的名勝古跡。結構競爭力較強,其技術人員佔從業人員的比重大,單位企業産值高、人口密度較合理、産業佈局合理度高;制度競爭力比較高強,開放競爭力也較強,尤其城市的對外文化經濟交流合作廣泛,因而城市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政府形象、領導魅力表現十分突出。優美的環境、優良的城市管理和廣泛的對外交往吸引了海內外的注意力,大連在國內外具有極高的美譽度。

    環境競爭力最高的城市 杭州

    杭州科技人才多,教育發達,人才競爭力居前列。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較具競爭力:氣候舒適、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名勝古跡多,同時技術基礎設施比較發達。政府戰略規劃的科學性和透明性,政府海外形象、創新活動,政府領導人的素質、能力等具有較好表現,反映其具有較強的管理競爭力。在社會經濟秩序、商業文化氛圍、制度等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力表現,以上使杭州更適合高技術人才居住,杭州曾獲得聯合國人居獎。

    杭州在資本、科技、區位等競爭力及聚集力基本處在提升的狀態中,進一步提高城市競爭力,需要全面努力,尤其應加快對內、對外開放的步伐。

    人才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南京

    南京城市綜合競爭力較強。同時在內河港航方面最具競爭力,南京港是國內最大的可常年停靠萬噸貨輪的港口,新生圩港是我國內河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外貿港區,吞吐量居內河港口第一位。

    南京人才競爭力較強:無論是勞動力數量、人才整體素質,還是人才的培養,都表現得非常出色;資本實力和金融控制能力都比較強;科技綜合實力強,科研院所眾多,科技成果豐碩;基礎設施競爭力較強;工業經濟及技術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結構競爭力強。在環境競爭力方面,風景名勝較多,園林綠化較好,街區清潔衛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經濟社會秩序良好,秩序競爭力較強;但在制度、文化、管理、開放等競爭力方面尚需進一步提升。

    製造業競爭力提升最快的城市 東莞

    與其他城市相比較,除基礎設施外,東莞在人才、資本、科技、環境、結構、區位等硬競爭力方面都不佔優勢,尤其是科技實力、綜合區位、城市環境等較弱。但是,擁有大量的廉價土地、低成本的勞動力,尤其擁有鄰近香港的地利優勢,抓住香港、台灣加工製造業産業轉移的重大機遇,製造業迅速崛起,並形成旺盛的産業群,産品市場佔有率、增加值增長率領先於全國城市。不過,製造業發展日益受到來自江浙地區的挑戰和競爭。

    東莞人重商,工作勤勞,敢冒風險,積極進取,在文化、管理、開放等軟競爭力方面都有優勢。在制度創新、産權改革、經濟市場化進程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城市及企業管理競爭力表現比較好,城市參與區域一體化程度、外資佔城市總資本的比重都比較高。

    環境與文化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珠海

    珠海環境競爭力居全國第一,以環境優美而國內外馳名,其自然環境品質、綠化水準、氣候舒適度、風景名勝優美度等十分高。不過其他硬競爭力較弱:教育、人口文化素質有待提高,科技人才也不足;資本的存量、金融控制能力相對較小;科技實力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較弱;綜合區位競爭力、聚集力、結構競爭力與有些城市相比還有距離。

    珠海文化競爭力較強,人的價值趨向、勞動態度及競爭意識上優勢明顯,文化競爭力是其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構成力量。還具有較強的開放競爭力,對貿易依存度遠高於其他城市;參與區域一體化程度和外資佔總資本的比重居全國前列;其城市政府的管理總體水準也比較高。

    創造知名企業最多的城市 青島

    青島勞動力素質相對較高,尤其是聚集了一批著名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成為青島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量;在資訊家電、海洋生物工程與醫藥等領域擁有眾多的名牌企業和一批智慧財産權,企業R&D投入比例較為合理;但科技成果轉化不夠快,因為高科技人才比較缺乏,高層次人才的學校培養受制約。作為港口城市,自然區位優勢明顯,氣候舒適、環境優美,城市建築特色鮮明,環境競爭力比較強;經濟安全、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秩序競爭力也比較高。

    青島資本競爭力相對較弱,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國內外金融機構數量等均不佔優勢,企業獲得資本的綜合成本較高;産業結構調整相對滯後,整個工業仍以傳統産業為主,高新技術産業比重較低;在軟競爭力上優勢不多。

    綜合區位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武漢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具綜合競爭力的城市。

    人才競爭力較強,人力資源存量大、增長快;資本競爭力較強,資本實力、金融控制能力優勢較突出;綜合區位優勢明顯,長江水道、京廣鐵路線和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使其自然與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成為中南地區的經濟、金融、科技中心和湖北的政治中心;城市聚集力較強,經濟規模大,綜合實力強,人口總量大、增長快。

    武漢雖有一定的科技實力,但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有待提高,秩序、文化、制度、管理、開放等軟競爭力方面都優勢不明顯。

    經濟持續增長最快的省會城市 福州

    福州綜合競爭力在東南沿海屬較弱城市之列,但經濟持續增長率一直相當高,在省會城市中名列第一,表明其競爭力潛力大。

    福州資本競爭力較強,資本實力增長較快;人才競爭力不強,但其教育發達,同時擁有一大批在外閩籍同胞;在區位競爭力方面,一方面具有鄰海、接近台灣的自然地理優勢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經濟優勢,另一方面,腹地狹小、境內多山、交通不便,兩岸關係緊張又限制了優勢的發揮。管理競爭力較強,尤其在城市政府的管理形象、企業的管理效率等方面表現較好;對外開放具有相對優勢,尤其是引進外資佔總資本比重和外貿依存度較高;但目前在科技、基礎設施、環境等方面的競爭力還不太強。

    重商與開拓意識最強的城市 溫州

    溫州綜合競爭力目前還不算太強,但其長期經濟增長率比較高,使之成為全國富得最快的地方之一。

    其競爭力強大而不竭的源泉來自於它的文化力量。溫州人有著很強的重商意識,善於四海為家、到處闖蕩,從而培育出了一種創新和開拓精神,表現出強烈的先鋒精神;儘管是中小城市,但卻成為中國重要的創新中心,創造了享譽海內外的溫州模式:塑造寬鬆的經濟環境,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培育專業化市場,形成小企業集群;探索融資新體系,提高企業獲得資金的便利性;引進民間資本,創造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體制。

    除秩序競爭力外,在軟競爭力上有明顯的優勢;但應在科技轉化、城市規模擴大、人才品質提升、城市環境改善等方面大展拳腳。

    西部開發中最具競爭力的城市 重慶

    重慶是西部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在資本競爭力方面,資本實力和金融控制能力強,但其企業獲得資金的成本相對較高;基礎設施表現較好,尤其是社會和對外基礎設施;同時在環境、秩序、制度、文化等競爭力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

    重慶在人才競爭力方面,除勞動力數量及增長優勢明顯外,其人才整體素質、潛力和培養等方面競爭優勢正在提升;科技轉化能力等指標也有待提升;在綜合區位競爭力方面,作為西南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腹地遼闊,資源最豐富;在政府管理能力、開放競爭力方面優勢應加強。

    外向經濟最活躍的城市 蘇州

    蘇州的經濟充滿生機和活力,但其競爭力不夠強。科技競爭力較強,在R&D投資指數、企業R&D投資佔銷售收入比重、專利産品數、新産品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高科技産業指數等都比較高。綜合區位競爭力強,臨上海和長江,經濟、文化、科技區位優勢明顯;外資佔總資本比重在24個城市中名列第一;對貿易依存度、參與區域一體化程度、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都比較高,具有較強的開放競爭力;聚集力相對稍強,尤其外資企業的聚集數量多、增長速度比較快。

    蘇州人才競爭力較弱,除教育發達外,勞動力數量和品質等不具有優勢;資本競爭力也不強,但其企業獲得資金的成本相對較低;基礎設施、秩序、制度、文化、管理等競爭力目前還不太強。

    經濟穩定性最佳的城市 成都

    成都人才競爭力較強,作為西南地區人才薈萃之地,不僅其勞動力的數量較大、整體素質較高,而且教育也比較發達。在資本競爭力方面,資本實力、金融控制能力都相對較強;工業經濟及技術基礎雄厚,工商業門類齊全,結構競爭力強;是西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區位競爭力較強。

    儘管成都科技實力較強,但其科技競爭力不強,因為其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弱。雖然秩序競爭力不強,但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在全國表現最好。在提升基礎設施、制度、文化、管理、開放等競爭力方面還有著巨大的潛力。

    經濟制度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寧波

    寧波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沿海城市,競爭力增勢強勁。在24城市中,政府管理人員最精幹,其企業産權清晰度、資源市場配置度、政府經濟的退出程度等都比較高,表明制度競爭力比較強,政府管理競爭力比較強。基礎設施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其市內基礎設施完善、技術性水準高。

    寧波人才競爭力比較弱,資本競爭力也不強,銀行存貸款規模較小,但企業融資綜合成本較低;擁有優良的深水港,自然區位優勢明顯,但經濟腹地狹小,行政及科技區位缺乏優勢,城市的經濟實力和發展能力沒有形成優勢。

    企業平均規模最大的城市 石家莊

    石家莊綜合競爭力相對其他城市不算強,地處中部內陸,自然區位沒有優勢,但其腹地資源豐富。

    在人才競爭力方面,教育及人才資源未來潛力較好;在科技競爭力方面,科研院所綜合指數較高,科技實力相對稍強;在結構競爭力方面,企業平均規模在24個城市中是最大的,非農産值佔GDP的比重較高;在管理競爭力方面,企業經濟效益比較高,企業管理競爭力較強;在對外開放方面,對外貿易依存度比較高。

    不過,資本、基礎設施、聚集、制度、文化等競爭力還不太強。

    高科技産業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西安

    西安是西北五省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著名的國際旅遊城市,科技人才薈萃,高等教育發達,人力資源未來潛力大。綜合結構競爭力比較強,在重大尖端技術、高效技術方面創造出許多“全國第一”,是國家航太、航空、兵器等方面的重要科研、生産基地,國防科技産業在國內城市中最具競爭力;科研院所眾多,尖端科技成果豐碩,被譽為中國西部的科學城。其綜合科技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但其科技轉化能力不強。

    儘管綜合實力比較強,但西安在綜合競爭力以及分項的資本、文化、管理、開放等競爭力方面還不太強。

    東北亞最具競爭力的城市 哈爾濱

    哈爾濱人才和科技競爭力比較強,其勞動力數量和品質、科研人員比例、科研院所數量等表現都比較好。一個以機電工業為主體的綜合性産業城市,工業基礎和經濟技術力量雄厚,結構競爭力強。是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東北的交通樞紐,中國與東北亞地區交流的重要門戶,對外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特別發達,資源豐富,綜合區位競爭力比較強。自然景觀獨具一格,是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城市。在制度競爭力方面,企業産權清晰度、政府經濟的退出程度等比較高。

    在東北亞地區,哈爾濱目前是最具競爭力的。應抓住契機,積極推動這一地區的邊境貿易、經濟合作和資源開發,加快提升其競爭力。

    京九沿線競爭力最強的城市 南昌

    南昌是江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發達,腹地遼闊,資源豐富,區位競爭力較強。

    在人才競爭力方面,勞動力未來潛力和地方教育體系較好;在結構競爭力方面,非農産值佔GDP的比重較高,同時其人口密度較為合理;在基礎設施競爭力方面,文化基礎設施具有一定的優勢;在環境競爭力方面,園林綠化指數較高。

    不過,其他方面競爭力還不太強。

    儘管與全國競爭力較強的城市相比,南昌還要繼續努力,但與京九沿線的眾多城市相比較,目前南昌是最具競爭力的。(倪鵬飛)

    

    《經濟日報》 2002年1月14日


為提高國際競爭力 我國將實施12個重大科技專項
港人開發知識管理方案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
臺競爭力強弱在能否實現兩岸“三通”
忠告民企 最合適的最有競爭力
2001年全球競爭力排名
中國城市誰的競爭力最強?
是什麼使中國比別人更具競爭力?
風物長宜放眼量
——由“香港及上海城市競爭力比較”説起
中國彩電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香港全球競爭力排名第六
提高城市競爭力需治三大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