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北現象”:入世憂農

    有關我國東北農區因不適應國際競爭而出現“新東北現象”的報道,近日在東北三省引起各界強烈反響。

    1月13日,新華社播發了《“鐵桿莊稼”積壓嚴重“新東北現象”引人關注》一稿,被國內許多媒體在顯著位置刊用,一些報刊還在頭版發表連續報道,解讀“新東北現象”。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和地方幹部群眾,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對“新東北現象”概念的認同和肯定。他們認為,農産品競爭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的第一場硬仗,商品率最高的東北農區作為參與國際競爭的排頭兵,無論遇到怎樣的暫時性困難,都是發育中的我國商品農業的一筆寶貴財富。

    中共遼寧省委書記聞世震在全省農村幹部座談會上指出,以前東北工業在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不適應症,被稱為“東北現象”。現在,東北生産的糧食等大宗農産品賣難問題進一步加劇,新華社就此提出並論證的“新東北現象”切中要害,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和深思。

    他分析説,由於我們的部分農産品競爭力不強,進口農産品無疑會擠佔一部分市場。但我們更應看到入世帶來的發展機遇、新的希望。我們要破除陳舊思想和觀念,轉變工作方式,揚長避短,善於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發展自己,建立開放型農業。隨著農産品轉入買方市場,遼寧農業依靠價格和數量的老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不行了,要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建立特色經濟區域,加速小農經濟向現代化、社會化大生産邁進,增強農業的競爭力。

    遼寧省糧食局局長張寶林對記者説,新華社記者提出的“新東北現象”深刻分析了我國商品農業面對國際競爭暴露出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作為糧食收儲企業,我們應當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引導農民進行種植結構調整。

    位於遼北的昌圖縣是年産糧食15億公斤的産糧大縣,縣長李景陽説,“新東北現象”實際就是以糧為主的農村經濟結構、品質不高的農産品,在全球市場一體化進程中競爭力差的問題。作為農村基層幹部,我們以前只關注如何增加糧食産量的問題,現在則要認真研究市場需求和WTO規則,靠調整結構,向提高農産品品質要效益。單純依靠政策保護走不出“新東北現象”的陰影。

    在被稱為“黃金玉米帶”的吉林省,“新東北現象”的提出同樣引起強烈反響。吉林省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都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時間段刊發、播發了新華社的這條消息。長春市有關領導贊成新華社提出的“新東北現象”概念,認為這個新概念高度概括了我國農産品供求形勢的變化,以及在面臨入世挑戰的背景下,東北農業集中暴發的問題與癥結。長春市委副秘書長王健還召集駐吉林省中直新聞單位記者召開了“新東北現象”座談會。

    王健説,前幾年,長春市糧食逐漸開始賣難,“新東北現象”其實從那時起就出現了。而入世後,糧食商品率高達70%以上的長春市將落入衝擊波的“震中區”。目前,長春市800萬噸的正常糧食倉容的糧庫已經儲存了上千萬噸的糧食。可以説,外國農産品衝擊的是國內市場,而表現出來的卻是農民收入的下降。多渠道消化“鐵桿莊稼”——玉米已經成為長春農業發展的必然戰略選擇。過去長春市的商品糧一般通過補貼出口、外銷我國南方市場及市內自銷三條渠道泄庫。今後面對玉米等大宗糧食的賣難,長春市在開拓南方及國外糧食銷售市場的同時,還將加大過腹增值、加工增值的力度。目前,德大公司、大成公司等糧食加工轉化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使全市玉米加工轉化能力超過了200萬噸,大大減輕了玉米庫存壓力。

    黑龍江省主管農業的副省長申立國認為,“新東北現象”這一説法形象地概括了我國入世後農業尤其是東北農業面臨的困境。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産區,黑龍江面臨的挑戰和衝擊將更為突出。黑龍江70%多的耕地生産糧食,目前主要糧食品種的國內市場價格均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國外優質低價糧食進入我國市場,勢必對黑龍江糧食生産構成相當大的壓力,糧價下跌、銷售困難將不可避免。要從“新東北現象”中突圍,關鍵是要以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提高農産品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為目標,依託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堅持抓好兩頭,即大力推進優勢産業快速成長,努力使弱勢産業減少衝擊或有序退出。總之是應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發揮優勢,積極應對。從黑龍江看,就應在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農産品品質的同時,大力發展最具優勢的畜牧業和綠色食品這兩大産業。

    黑龍江省農科院院長張增敏研究員閱讀報道後給記者打來電話説,“新東北現象”所反映的糧食賣難等問題,揭示了我國糧食流通體制中環節缺失等問題。我國目前的糧食流通體制剛剛從計劃經濟分離出來,市場對農産品品質的拉動不明顯。多數農民想的還是多打一點糧,近年出現的“訂單農業”雖然可以部分解決這一問題,但加工企業沒有能力一下將所需原料一次收完。同時,一旦市場出現波動,不是農民坑企業,就是企業坑農民。關鍵是我們要像發達國家一樣,扶植建立一批大型的糧谷經銷商,一手牽著農戶按市場需要種地,一手拉著企業共求效益。

    “先暴露問題才可能先解決問題。”他説,東北正因為原來就走在全國商品農業的前列,現在面對國際競爭自然首當其衝受到衝擊,對此不必驚慌失措。從這一點來説“新東北現象”也孕育著新的機遇。

    新聞背景:新東北現象

    曾是我國重要糧倉的東北三省,近些年來特別是入世前後,出現了傳統優勢農産品大量積壓、農民增收緩慢、農業經濟效益提高不大等較為尖銳的問題。新華社記者通過調研,將這種現象稱為“新東北現象”。

    “新東北現象”是相對於上世紀90年代初東北工業出現的“東北現象”而言的。那時,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的東北三省在體制轉軌和市場化過程中,工業出現了嚴重的不適應症——企業步履艱難、經濟效益嚴重下滑、轉制困難等。新華社記者將其稱為“東北現象”,得到了全國各界的廣泛認同和關注。

    面對國際市場一體化和國外農産品的激烈競爭,東北農産品從計劃經濟時代的舉足輕重到市場上的節節敗退,以至到現在的部分農産品産量下滑、外銷量急劇下降、産品嚴重積壓,其農産品生産成本高、市場競爭力差的缺點暴露無疑。這種首先出現在農業商品率相對較高的東三省的現象,可以説是我國農業結構、管理體制和農産品品質領域各種矛盾的集中體現。破解這一現象,對我國農業迎接入世挑戰有著重要的典型指導意義。

    新聞分析:“新東北現象”告訴我國農業什麼? 

    有專家説,農産品的産銷競爭是我國入世的第一場硬仗;更有專家指出,這場戰鬥其實已打了多年——隨著大豆等大宗農産品進口關稅的下調到位,從那時起,一直作為我國糧食主産區的東北農區實際上已經提前入世了。

    入世也是入市。當國産的水果、肉雞正在擺上國際餐桌時,國外農産品也源源不斷進入國內。於是,原來行銷全國的東北大豆、玉米、小麥甚至甜菜、亞麻等大宗農産品,從過去的“皇帝女兒不愁嫁”,變為正在丟掉部分國內市場、難進山海關了。

    實事求是地説,東北農業的商品率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受入世的衝擊自然首當其衝。為此,東北農區最先體味到的困惑,也算是“先鋒隊”的近乎悲壯的光榮。“新東北現象”集中暴露出的國産糧食等大宗農産品競爭乏力的種種根源,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入世標本”,對發育中的我國商品農業是一部難得的教科書。

    “新東北現象”告訴我們,分散生産必須搭上社會化服務的“航母”。當前我國廣大農村基本上是一家一戶分散生産,每家土地少則幾畝,多則幾十畝,生産效率低、生産成本高。

    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農民前面開著小四輪,後面還氣喘吁吁地跟著一個人扶犁,這種“犁後喘”怎麼能與國外大機械化耕作競爭?大豆窄行密植是近年出現的高産新技術,畝産可以達200公斤以上。但這種種植模式是以大機械深松、深施肥為基礎的,耕層要求35釐米左右。黑龍江省中部某縣引入這項技術後,農民只能使用小四輪耕作,犁層也就十幾釐米,結果反倒比用老技術減産了。在這種情況下要提高勞動生産率,關鍵在於探索為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的途徑,讓農戶的小生産搭上大機械化、標準化的快車。

    我們也高興地看到,黑龍江省農墾部門通過統一供種、統一使用大機械深松深施肥等方法,將家庭農場的分散經營整合成標準化操作,已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農墾大豆單産水準已超過世界平均水準,與美國不相上下。下一步關鍵在於,如何將這种先進的模式向廣大農區擴散。

    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産使“混種混收”問題接踵而至,進一步抬高了加工業的成本。東北的春小麥因面筋含量低而被認為是“劣質麥”,而我國每年大量進口的加拿大野貓等優質麥恰恰也正是春小麥,而且它們在我國東北地區也已引種成功。問題在於農戶們這家種幾畝“高筋”品種,那家種幾畝“低筋”品種,秋後不論品種統統收購歸大堆兒,一摻合都變成了“中筋”。有人隨便抓起一把小麥,竟能挑出十多個品種。麵包廠要“高筋”小麥,而餅乾廠想買“低筋”小麥,結果誰在國內也買不到可心的原料。

    加工企業對此深有感觸:拋開國産的“混合豆”造成既不高油、也不高蛋白的問題不説,單品質不均勻一項,就使機器無法保持相對穩定的技術參數,簡直都把機器弄糊塗了。目前,基層部門已摸索出利用“訂單農業”、開展純品種區域化種植的辦法,來消滅“混合麥”和“混合豆”,實現與加工企業的對接。

    “新東北現象”還告訴我們,我國農業要輕裝上陣,先要給企業和農戶減負。規模經營、大機械化生産的農墾部門,是我國公認的可以參與國際競爭的先鋒隊。黑龍江省農墾的許多農産品田間成本與美國打了個平手,但沉重的社會負擔使其喪失了競爭力。一份長長的大豆間接成本核算單顯示,在上繳了農業稅後,農場還要負擔公檢法、退休養老、公傷等費用,結果每畝間接成本遠遠高於國外農業。在農區的許多地方,“小本經營”的普通農戶們起早貪黑忙活一年,打下的一半糧食交了統籌提留。

    運輸的“瓶頸”制約也使我國農産品成本增加。企業算過一筆賬:美國大豆漂洋過海運到大連,運距近2萬公里,每公斤費用平均0.04元。而國內鐵路運距1500公里,各項費用加起來0.045元。鐵路運價固然要高於海運,但美國大豆在其國內也要通過鐵路或公路集結後出海,費用差距顯而易見。對規模趨同的企業來講,加工成本相差無幾,打拼的就是運輸成本。東北大豆哺育起來的我國榨油帶,目前已由東北集中區南移至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要降低原料運輸成本,産品再利用廉價的長江水運輻射內陸腹地。進而,這種加工業的全新佈局,又使我國許多農産品的“主場”優勢變成了“客場”劣勢,近在家門的優勢喪失殆盡。

    “新東北現象”也告訴人們,先天的營養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競爭力的強弱。科研投入可算是對農業的間接補貼,前一段因要壟斷大豆基因資源而在我國引起波瀾的美國孟山都公司,據説一年投入到大豆科研中的資金達數千萬美元,而山東省每年投入大豆科研的費用只有10萬元。當前,我國大部分農田仍靠天吃飯,單産低、品質差、抗災能力弱。

    “新東北現象”讓人震驚,又在催人猛醒。正像當年的“東北現象”並沒有壓跨東北工業一樣,我國廣大幹部群眾在清醒看到差距的同時,也開始自覺思考自己在國際産業分工中的位置。有數據表明,我國畜産品生産成本明顯低於國際夥伴。於是,東北的玉米帶和大豆帶,正在變成肉奶生産帶。傳統糧食進關艱難,而東北新興的無公害綠色食品正在全國走出一番新的瀟灑。哈爾濱鐵路局在全路首開“定點、定時、定價、定線、定車次”的班車,開闢了“北糧南運”綠色通道。

    我們高興地看到,來自國際的競爭已經使我們的政府、企業和廣大農戶自覺地奔跑起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新東北現象”不是無望的哀痛,而是新生的陣痛。

    新華社2002年02月04日


石元春:農業在西部開發中至關重要
山東農業又奪“全國冠軍”
農業部:2001年全國“菜籃子”産品市場平穩
杜青林:農業結構調整要在競爭力上突破
杜青林:中國農業面臨三大考驗
我國農業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農業發展確定六大轉變
中部農業能否走出國門
WTO與農業品牌經營
農業入世兩問
中國農業迎戰WTO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