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納斯達克暴雨週年祭

     Nasdaq股市由5132高峰,13個月內摔落1820點谷底,創下1971年Nasdaq開市來最大冰冷風暴!

    這場風暴的起因是什麼?

    冰冷的低氣壓,何時能拔雲見日——或者説:能否拔雲見日?而Nasdaq風暴,揭露了哪些世界經濟史上首度出現的力量,值得我們歡笑,或悲傷以對?Nasdaq一年的繁華到冰冷之路,留下了哪些雪地足跡,往後仍將影響世界?

    全美國,仍飄著一樣的星條旗,只是多了一抹霜冷。

    鱈魚角(Cape Cod),丹尼斯鎮(Dennis),24號公路旁,“比爾理髮店”(Bill’s BarberShop)的新英格蘭木屋中,60歲的理髮師威廉佛林(william Flynn)正在洗頭臺後房間內上網,就在前一刻鐘,他的股票剛剛賠掉24,000美元。沒空梳理自己絡腮鬍的他,正愁苦地計算失血的退休基金:從去年高點起算,他投資在股票上的財富已經由834,000美元,縮水到250,000美元。

    威廉佛林賠錢的故事,全美國人盡皆知!

    他在一年前的3月13日,上了全世界最著名的《華爾街日報》“Page One”人物版。在鱈魚角——這個大西洋渡假聖地,生活一向平靜無波,但是1995年襲來的科技股浪潮,吹皺了一池春水。比爾理髮店老闆佛林是個科技股狂,他把各種投資資訊貼在店內的佈告欄上,吸引了成群的投資者,使理髮臺剎那成為鱈魚角最熱鬧的投資論壇。所有人都來此理個“10美元一次”的發,順便交換情報。

    一年後,華爾街日報記者再度造訪此地,佛林還活著,店後的電腦依然帶來Nasdaq的跑馬燈,但是沸騰人聲已煙消雲散。

    為了彌補虧損,佛林已悄悄調高理髮的價格——現在理一次發,要11美元。

    猶他州落磯山寂寞峰(Lone Peak)山腳,多沙鎮(Sandy),阿區顧問公司(Arch Consulting)的老闆傑夫阿區裏塔(Jeff Archuleta)正吆喝他的員工搬進成堆電腦與伺服器。

    他的家,舉頭就可望見2002冬季奧運賽場的白雪,但他做的事可不是觀光業,他是二手電腦仲介商。

    空前興隆的生意,逼得他不得不把家也拿來當倉庫。他的車庫裏,現正堆著12臺康柏伺服器,架子上陳列著惠普高階印表機、思科的路由器(router),以及視算科技(Silicon Graphic)的工作站電腦;餐廳裏,成群的電腦監視器與鍋碗瓢盆為伍;地下室中,有30部戴爾的新款筆記型電腦,器材一路延伸到他的曳引機停車場。“不瞞你説,我們最近賣的可都是‘ 新品’!”阿區裏塔説:“那批戴爾電腦,還貼著使用者的名字的那些,去年才剛把Pets.com的網面送到全世界!”

    阿區裏塔是全美國少數生意興旺的老闆(去年業績100萬美元,今年3月底,他已經做了75萬),因為他的上端(倒閉公司)供貨源源不斷(Pets.com去年11月收攤),而且産品便宜(一台4個月前的思科路由器市價1400美元,他出價700)。

    “價格,嘿嘿嘿,還會再降!”阿區裏塔説。

    從歷史新高急轉直下

    由鱈魚角到落基山,美國正身陷Nasdaq的冰冷暴雨中。去年的丹尼斯小鎮故事正是起因:一群毫無投資經驗與資訊的散戶,憑著街頭消息,瘋狂追進科技類公司股票,致使全民錢袋耗盡,力竭而衰;今年的多沙鎮故事則是終局:由Nasdaq股市帶動的企業投資熱潮急速,倒閉公司數字扶搖直上,連帶再度重創提供網路、電腦、通訊基礎設備的大型科技公司,進一步帶動Nasdaq指數再度往下重挫。

    連串的骨牌效應,使美國與全世界Nasdaq的投資人,經歷1929年大蕭條後最恐怖的自由落體崩盤。1年前的3月10日,Nasdaq指數盤中創下5132點的歷史高點,3月22日,Nasdaq指數墜落1820點,高低之間,跌幅高達64%,45兆美元的股市財富————相當於40%美國國民生産總值(GDP),分頭沉入大西洋與太平洋。

    調查公司Ned Davis Research統計,過去12個月中,1700家Nasdaq上市公司跌掉了50%以上的市值,包括升陽(58%)、甲骨文(59%)、思科(67%)、雅虎(88%);而還有428家公司跌掉了90%————包括著名的價格線上(Priceline.com,97%)與eToys(99%,已下市)。

    Internet牽動股市多頭行情

    1994年,已經離開視算科技的創辦人吉姆克拉克(Jim Clark),找來寫出世界第一個瀏覽器(browser)“魔賽克”(mosaic)的軟體天才安卓森(Marc Andressen),加上矽谷聖荷西沙丘路(Sandhill Road)的一家小字號創投Kleiner Perkins合夥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共同成立了網景公司(Netscape),當他們開發出“領航員”(Navigator)瀏覽器,杜爾便找來吉姆巴克斯戴爾(Jim Barksdale)——這一位麥考無線(McCoe Cellular)以及聯邦快遞(FedEx)的前任副總裁,擔任網景首席執行官,一個“新科技”+“軟體天才”+“創業奇才”+“經營高手”的完美藍圖成型。

    1995年8月8日,網景于Nasdaq掛牌上市,它是第二家上市的Internet公司(第一家是ISP業者UUNet),但卻是牽引後續Nasdaq狂潮的第一人——當日掛牌承銷價28美元,最高價達7475美元(上漲266%),最後收盤價為5825美元(上漲208%)。

    網景的上市,吸引了全世界投資銀行、創投基金與承銷商的目光,他們率先看到Internet創造流量與使用人口的速度,超過人類科技史上所有發明,他們有可能創造無數明星公司,因而紛紛建立Internet研究團隊。

    1996年2月,著名的證券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t),由電腦産業分析師瑪麗——密克(Mary Meeker)領銜,出版了第一本系統化的研究報告“The Internet Report” ,率先提出6家網路公司的賣進建議——思科、Ascend(後為朗訊購並)、Casˉcade(後為思科購並)、美國線上(AOL)、Intuit(軟體商)與網景。之後,由高盛(Goldman Sachs)、裏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美林提出的名單一批批出爐,矽谷著名的創投則分別將資金投入新與網路創業家——Seqoia投資雅虎、Benchmark投資電子海灣(EBay)、已成為 “網路教父”的杜爾,則投資了亞瑪遜Amazon.com)。

    接下來的故事,你我耳熟能詳。由網景登場,到去年3月Nasdaq指數高峰反轉前,共有1501家環繞在Internet各個價值鏈上的科技公司發行上市。

    新經濟連結地球村

    Internet的新科技,接承了“報酬遞增”的新經濟模式,將21世紀打造成一個連結的地球村。一個個革命家的創業家出現——雅虎的楊致遠、亞瑪遜的貝索斯、價格線上的傑華克(Jay Walker);一個個的傳教士出現——思科首席執行官錢伯斯(John Chambers)、密剋女士、美林證券的布勞吉(Henry Bloget)、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的柯恩女士(Abby Cohen),再加上各個 “大説謊家”型的股票承銷公司(推薦賣入eToy與Pets.com的那幾家),共同在快速成長的Internet使用者成長曲線圖上,編織長期繁榮的樂觀情緒。

    有了劇本,激情開始醞釀與擴散。矽谷由惠普、英特爾、蘋果打下的創業傳奇,進入雅虎、思科(1990年上市,僅10年市值就突破1000億美元)、美國線上書寫的第二章。回憶起沒有在1971年投資英特爾、1985年投資微軟的痛楚,美國投資人紛紛以投資網景的模式,看著24小時分析各股前景的CNBC財經頻道螢光幕,透過更方便的嘉信(Charles Schwab)、E*Trade網路下單戶頭,把自己的資金砸向股票市場。

    激情的最高潮,是“擦鞋童也成為股市高手”的全民運動,只不過這次不同的是,透過國際政治、Internet與ADR、員工股票認購權(stock option)等新金融工具的複合化學變化,Nasdaq

     5000點攻防,成為第一次“全球化”的全民運動。

    得力於無遠弗屆的媒體,以及401K退休基金法案(規定美國公民可以對未提領的退休金,開立專戶,進行理財規劃)的新制實施,西元2000年底,49%的美國家庭持有股票資産,是1952年的12倍、1987年“黑色星期五”股災時的2倍。

    強勢美元敲響股市喪鐘

    1991波灣戰爭結束後的“強勢美元”,驅使全世界資金涌向美國,更將這股激情推到最高點。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日本,經濟積弱不振,日本政府不斷調低利率挽救經濟(1999年低至空前的0利率水準),但日本企業卻向銀行借日元換成美元,投入美國的債券與股市。保守估計,在Nasdaq高峰期,日本投資美國的金融資産便高達2500億美元。1998年1月1日歐元整合,同樣將歐洲資金由“老經濟”主導的歐陸導向美國,導致歐元2年貶值16%,加入的熱錢也超過1000億美元。

    由1998年10月亞洲金融風暴與俄羅斯金融危機結束後的141912點起漲,到2000年3月最高點5132,Nasdaq股市漲幅256%。僅在1999年,Nasdaq新上市股平均漲幅就高達194%,其中B2B軟體公司第一商務(Commerce One)高達1000%。網景上市第一天就飆漲的盛況,成為公式化的家常便飯。

    1999年12月9日,號稱“微軟第二”的VA Linux上市的第一天,股價由30美元一股暴漲到23925美元收盤,漲幅更高達698%。

    當像丹尼斯小鎮理髮師佛林都可以成為“明牌高手”,這場盛大的金融遊戲,已經悄悄敲起喪鐘。“當市場的行為一致化,事情就將反轉,晨星(Morningstar)基金公司資深分析師庫裏(Scott Cooley)回憶。美林證券分析師布勞吉(Henry Blodget)指出:“1995至1998年,大部分投資者低估了Internet的力量,但到了1999年,大家卻又開始高估了它的能耐。”

    先是1999年耶誕節,3/4的美國B2C電子商務公司無法將貨品準時送到顧客手上,使機靈的機構投資者警覺:Internet上的虛擬商店,其實和實體企業一樣,也需要經歷倉儲、物流、配送等漫長的流程;接著,雅虎超過1100億美元的總市值(超過美國3大汽車廠總和)、800倍的市盈率,使美林的布勞吉、高盛的柯恩女士相繼發佈減碼警告;美國三大汽車廠宣佈自己成立B2B交易市集,投資人緊張發現當今的B2B公司,原來幾乎沒有現成的營業額。

    一支支股票應聲倒地

    2000年4月14日,Nasdaq股市重挫967%,創下1971年開市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紀錄,表面上是微軟受反托拉斯法裁定敗訴,面臨公司分割命運,但終極理由卻是:當全世界投資者人手一張Nasdaq上市公司股票,下一個接手者,“卻還在母親的肚子裏!”

    當預期股市不再會上漲,前兩年累積的獲利者開始撤出資金,骨牌效應出現,年中之後,朗訊、諾基亞、北電網路(Nortel)相繼發佈營收不如預期的警告,牽動網路光纖類股大跌;緊接著,.com公司倒閉加上美國企業10年來首次縮減資訊科技産品支出,使升陽、英特爾、思科面對龐大庫存壓力;2000年的耶誕節,原本是科技産品旺季,結果卻是一連串調降預測的警告;今年第一季,包括摩托羅拉、英特爾、思科、亞馬遜相繼發佈裁員通告。當《華爾街日報》記者再度造訪鱈魚角,理髮師佛林螢幕上的指數已回到1900點,他正忙著籌措融資被斷頭的保證金。

    Nasdaq一年的“到冰冷之路”,留下了哪些雪地足跡,往後仍將影響世界?

    成也Internet敗也Internet

    第一個發現,是在Nasdaq風暴中,浮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全球化新社會,超越國界與政府,以自己的邏輯(科技産業的經營法則)運作。

    二次大戰後的歷史上,從沒有一個政府與事件,能捲入如此多的異國企業、創業家,以及數兆美元的資金,自成一個以“bit”、“byte”、“MHz”語言溝通無阻的跨國群體。世界科技産業的一個閃失,就會影響到Nasdaq(例如台灣921大地震造成Nasdaq股市下跌);而Nasdaq股市的異動,也比各國總統更能牽動本國股市的變動,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統計,美國Nasdaq股市的漲跌,與歐洲科技股的關聯繫數是085,與亞洲科技股的關聯度則是075,相較5年前的影響力,成長高達五成。

    如此高的關聯度,來自Internet供應鏈上的半導體、通訊、網路設備、軟體與PC産業,早已具備效率化的國際分工,而正因追求最高效率,它們分別選在不同國家生産,但卻不約而同到美國股市募集資金。

    翻開名錄,美國的Nasdaq與NYSE兩大證券交易所,已成為非戰時代的另一個“聯合國”,芬蘭的Nokia、法國的Alcatel、加拿大的Nortel、中國的中國聯通、英國的Vodafone(世界最大移動通訊公司)、台灣的和信超媒體、瑞典的愛立信、日本的NTT DoCoMo…… 透過Internet,它們隨時知道自己的股價、進行供應鏈管理、也查詢各種原物料行情、匯出匯入資金執行跨國並購與投資。

    Nasdaq風暴因此透露,這裡的産業邏輯與興衰,隨時取得全世界“即時表決”的共識,任何一個國家與政府,必須在這個力量中看到世界趨勢,制定順勢而為的政策,否則就會受到全球化社會的忽視與懲罰。

    第二個發現,是Internet的力量,遠遠小于Nasdaq的股市泡沫,但卻遠大於你的想像——Internet,是人類第一項親自引發、參與、並終結了股市泡沫的科技。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分析這次崩盤的每一環節指出:Internet科技自己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經濟迴圈(own business cycle)大起,接著大落,回到正常成長軌道。由電子海灣的全球競價拍賣,到雅虎的資訊服務,以及財務、人力資源外的“應用服務提供商”(ASP),它創造了無數前所未見的商業模式(只是別高估它孤軍奮戰的能力);它立即可感受的價值與利益,促成它吸引投資人的強大説服力(想想無數投資電子報與網路下單);同時它傳播的速度、廣度,也遠勝過印刷術,密剋女士的“The Internet Report”,何須印刷,任何人隨時可在http://www.msdw.com/techresearch/index.html處下載。

    它既是效率新經濟、地球村夢想的化身,又親自出任媒體、交易所,還扮演交通警察——當北方電訊公佈獲利警告,Internet把消息快速送到 “程式警示”的股東電腦,催促任何股東“停損殺出”或“低檔攤平”。Nasdaq網站對全世界開盤,資金匯進匯出全通過Internet的虛擬戶頭,散戶不必透過交易員(1999年,全美共有9700萬個網路下單賬戶)與銀行,大幅降低交易的摩擦力,自然累積泡沫般的巨大資金流量——去年思科單一個股的單日交易量,動輒60億美金,相當台灣700家上市公司總成交額。

    Internet也創造了紮實的經濟成長記錄,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在過去五年中,全美國企業投資在資訊科技上的金額,平均以每年25%的高速往上成長,為美國經濟成長率貢獻了1/3的力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魯曼(Paul Krugman)指出:得力於資訊科技的投資,自1995年以來,美國企業生産力平均年成長22%,遠高於過去25年來的1%平均水準。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分析:過去五年來,企業對每位員工增加的資訊科技投資,貢獻了企業生産力成長的40%。

    網路泡沫引起骨牌效應

    然而,經濟並非股市,不可能出現一年近280%的成長率,一旦投機氣焰超過了平衡成長的軌道,反作用力便接踵而來。

    泡沫的第一道骨牌,是過度的投資。否認是.com公司的IPO創業(1999年,平均每家募得11億美元),或者是傳統企業的E化,企業爭相投資新經濟的網路硬體與軟體,導致思科(路由器)、升陽(網路主機)、甲骨文(資料庫軟體)營收皆出現60%以上的年成長率。美林證券布勞吉指出:如果一家新創網路公司在Nasdaq募集了1億美元,其中就有500萬流到像Scient這樣的網路顧問公司,1000萬流到雅虎或美國線上打廣告,500萬流到像Vignett的軟體提供商,又有好幾百萬美金分別給了exodus(主機託管)、升陽、戴爾(電腦)。而一旦.com倒閉,傳統企業e化機制建置完成,設備軟體投資成長率由1998年的40%,陡降到去年年底的10%,這些公司的營收自然急速下降,股價自然大跌。

    第一道骨牌,是“財富效應”(wealth effect)的反挫。1999年底,Nasdaq指數上漲了85%,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了25%,美國家庭財富陡增到55兆美元,於是美國人民在2000年擴大消費(它們總共花掉67兆美元,遠大於企業和政府支出),為美國經濟帶來空前的5%經濟成長率(民間消費佔GDP的2/3)

    根據《經濟學人》統計,美國人民每 在股票上獲得一塊錢的“紙上財富” ,他們就在生活中花掉3至5美分的“真實消費”。而一旦股市反轉,“財富效應”立即變成“去財富效應”(dewealth effect),人民連正常消費都開始緊縮,企業庫存增加,經濟開始衰退,這就是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向2%探底的真相。

    Internet是否仍有明天

    話雖如此,這場冰冷之雨,也確實讓美國家庭受傷不小。根據聯邦儲備銀行統計,美國正經歷1945年來首次家庭縮水的一年,由於美國家庭資産有20%是以股票方式持有,因此過去6個月美國家庭總損失2兆美元,差不多等於同期他們領到的薪水。

    至於Internet産業,能否東山再起?看看目前全球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通用電氣(GE)吧!

    GE電器集團旗下的300多家公司(橫跨電器、醫療設備、重機、金融租賃……)都有各自的電子商務策略,幾乎每一家公司的網站都提供“維修指南” ,告訴客戶如何修理、保護GE的産品;網站也提供軟體工具,方便建築師與開發商在網頁上即可設計廚房與照明設備(當然是配合GE的産品)。你馬上想要一台新冰箱嗎?到HomeDepot(全美最大的家庭用品零售商)的網站上下單,奇異可立即由最近的倉庫出貨給你:想分期付款嗎?GE的財務公司網站,提供保險、融資、共同基金各類金融商品,同樣僅需一擊(click),服務就來。

    不過就在一年前,GE的總市值排名,仍在微軟或思科之後;説Internet 泡沫的人,認為是Internet“變”小了思科,卻沒有看它到“ 變”大了GE後的風貌。

    Nasdaq的冰冷風暴,證明了新科技的移風易俗,仍然是“革命式的演化”revolutiˉonary evolution),並非“演化來的革命”(evolutionary revolution)。

    西元1876年,電話首度發明,但直到1915年,可供長途電話使用的真空管問世後,電話才成為經濟、效率的工具。

    科技、夢想與激情;革命家、傳教士與大説謊家共同演出的45兆美元大戲,落幕了。網景前首席技術官安卓生又新創了一家網路公司Loudcloud(作網路監管服務,3月9日上市),IPO價格6美金,3月底時已跌掉7%;而落基山下的阿區,正透過網路忙碌地計算他的毛利。或許這才是人生,沒有爆發的財富,也就沒有冷冷冰冰雨!

    Nasdaq的思科骨牌:圖解45兆美金的揮發過程

    Nasdaq股市崩跌,像一張張骨牌,連續牽動。到底其間的關聯是如何?

    矽谷最大公司思科的盛極而衰,是最好的例子。

    去年12月4日,執行長錢伯斯仍自信滿滿:前方看不見烏雲;幾個禮拜過後,他開始預警:訂單不如預期;今年2月6日,思科公佈去年第四季財務報表,6年來第一次沒有達成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1個月後的3月11日,思科宣佈裁員8000人。思科的前面幾張骨牌,是它的客戶;後面幾張骨牌,則是它的供應商。

    它們一張張地倒下,帶動Nasdaq指數最後崩跌……

    1、ISP業者的垮臺

    過去3年,數以百計的小型網路接續服務商(ISP)創業,提供消費者與企業網路接續服務。它們以舉債方式,採購思科設備,構築它們的網路服務。去年春天,Nasdaq崩盤後,它們多半無法再籌得營運資金,紛紛關門歇業… …

    2、高速網路批發商的重創

    ISP業者垮臺,拖累了其他公司,特別是提供它們骨幹高速頻寬的高速網路批發商(network wholesalers)————例如位於矽谷的兩家公司—Covad與Northpoint,它們開始大幅削減採購支出。無獨有偶,它們也是思科的大客戶。去年12月,Nothpoint不支宣告破産,但Covad至今仍奮力掙扎……

    3、主機代管業的瘦身

    當前面兩種業者倒地不起,它們共同的夥伴可就慘了,特別是位於矽谷的主機代管(web hosting)巨人Exodus(曾是Nasdaq的當紅炸子雞),去年沒過完,Exodus就宣佈2001年將大幅降低設備支出,好死不死,它也是思科的大客戶!

    4、大電信公司的黃牛

    著名的七家貝爾電信公司之一的大西洋貝爾的母公司SBC Communicatiom,在去年推出“Pronto計劃”,希望一舉網羅100萬名網路接續客戶,思科被選作策略夥伴,要提供金額龐大的網路設備與顧問服務。沒想到,100萬的目標,只拉到767萬,大西洋貝爾已宣佈:今年採購打66折,由去年的30億美金縮減為20億。

    5、思科自己的麻煩

    當去年下半年思科的客戶紛紛抽單,它才發現自己麻煩大了——滿手賣不掉的存貨。由去年7月到今年1月,思科的存貨增加了1倍。這使得思科反手向他的供應商抽單,就在3月,思科史無前例地發佈裁員通知書……

    6、半導體晶片商的災難

    思科抽單的對象,首推半導體晶片供應商,包括英特爾、智霖(Xilinx)與Altera。前述的三家公司,分別於第一季都發佈獲利預警,因為它們同樣有一缸子的庫存,而3月8日,英特爾更宣佈裁員5000人。

    7、半導體設備商的苦水

    當晶片廠紛紛為庫存所苦,誰還敢花大錢買新設備,台灣的臺積電與聯電紛紛縮減今年資本支出,英特爾更看緊荷包。這下苦了原本大張旗鼓的半導體設備商,最著名的就是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ˉial)這家公司,也在最近加入裁員行列。

    8、軟體商的池魚之殃

    思科的麻煩,並不直接影響軟體公司,但思科客戶們的倒閉,也為它們帶來災難。舉例而言,舊金山灣區的NightFire,提供軟體幫ISP業者建立客戶檔案,矽谷的甲骨文則賣給它們數據庫,這些生意全都泡湯。不僅如此,接連的壞消息,讓“財富500強”榜上的公司紛紛終止採購,使更多軟體商飽嘗衰退與瘦身之苦。

    9、專業代工製造商由雲端跌落

    思科的網路設備,都外包給專業代工製造商(CMS)代工,例如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旭電(Solectron)與Flextronics。如今這世界兩大巨頭紛紛也提出獲利衰退的預警,旭電併發布數目不詳的裁員通告。

    10、消費者最冷的冬天

    當科技公司紛紛發出獲利紅燈,它們的股價開始暴跌——Nasdaq可沒有漲跌停板。包括領取企業股票認購權(stock option)在內的投資大眾,發現自己的荷包縮小了;美國和全球經濟的下探,更斬斷了消費者信心,他們紛紛打消買新電腦、接寬頻網路的念頭,結果呢?Nasdaq股市再度大跌……

    

     《南方日報》2001年5月24日

    

    



相關新聞


跌破2000:納斯達克要崩盤了!



納斯達克大洗牌 257家公司將摘牌



美聯儲降息 納斯達克提前迎暖春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