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創業板動態


納斯達克(NASDAQ)
香港創業板
其他二板市場








  創業板簡介   聚焦國內創業板   創業板上市公司“大閱兵”
納斯達克三十而立

      納斯達克30年大事記

    1963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認為場外交易市場支離破碎,建議從業者向自動化方向發展,並責成全美證券商協會予以實施。

    1968年,場外交易系統自動化工程開始啟動,這就是納斯達克的雛形。

    1971年2月8日,納斯達克開始正式自動報價運作,全美500多家做市商的電腦終端同納斯達克中央電腦大廈連接起來。

    1975年,納斯達克規定了上市標準,使納斯達克的證券同其他場外交易證券分離開來。

    1980年納斯達克耗資2200萬美元提高電腦速度和存儲容量,開始展示市場的最佳招標與投標價。

    1982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的一批頂尖級公司按照更高的上市標準組成納斯達克全美市場體系,另外2000多家小公司組成納斯達克小市場體系。

    1984年納斯達克引入1000股以內定單交割的小額定單電子交割系統。

    1986年納斯達克耗資1730萬美元建成納斯達克業務中心,作為中央電腦大廈的備用單位,以確保電子交易分秒不停。1988年建成高級計算交割系統,使多項定單能自動交割。

    1989年開始提供自動確認交易服務。

    1990年,場外交易報告板設立,向投資者提供未在全國性股市上市的公司股票資訊。同年,網上談判交割服務問世。

    1991年,橫跨大西洋的納斯達克國際服務開通。

    1994年,納斯達克全年成交量超過紐約股票交易市場。

    1999年納斯達克成交總額佔美國三大全國性股票市場的56%。六月,納斯達克與軟銀共同投資NasdaqJapanSM,開始邁出全球戰略的第一步。

    2000年,納斯達克開始改組,目標是成為一家牟利的私營公司。改組成功後,納斯達克成為美國首家由股東擁有的證交所。  

    2001年2月8日是納斯達克(NASDAQ)的30歲生日。邁進而立之年的納斯達克如今已發展成為“威震全球”的一個名詞。

    納斯達克是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ic Quotation的縮寫,是全球第一家自動報價證券市場,1971年2月8日正式開始交易。30年前的美國股市,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枝獨秀,是富豪與紳士的俱樂部。為了給予小公司一個公正的競爭機會,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開始成立,當時主要容納一些處於創業初期、因風險極高而無法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小公司。主要業務是發展先進科技項目,如電腦軟體或硬體、生物工程、藥物研究等等,投資者多為一些創業資金及對高科技有認識的散戶。

    從80年代開始,納斯達克不斷推陳出新,增加透明度以方便投資者。1980年起推出熒幕顯示買賣價,令市場差價大幅縮小。1982年推出市場即時交易情況報告。1984年推出小額交易系統,率先使用電腦對盤,方便小投資者。1989年,納斯達克地位被確認,獲美聯儲正式批准投資者可以用股票按揭方式投資。

    90年代初期,納斯達克市場逐漸被人注意。隨著資訊革命的到來,一些高科技和服務性公司迅速崛起,納斯達克成為支援這些以高風險、高成長為特徵的企業發展的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使美夢成真的支點。像比爾蓋茨這樣的科技精英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納斯達克投資者的圈子也越來越大,納斯達克的網路股倍受關注。1994年,納斯達克交易量超過紐約股票交易市場。今天,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包括5000多家公司,超過了其他證券市場指數,因為它有如此廣泛的基礎,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證券市場指數之一。又因為納斯達克是許多高科技股棲身的“大本營”,納斯達克指數也成了“新經濟”的風向標。

    納斯達克市場創造了一個新的企業家階層———風險資本家。納斯達克把企業家及其創新成果和風險資本家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創新思想的創業者先向風險資本家籌集資金,經營一段時間後讓成功企業的原始股(IPO)上市。一般來説,這些股票能得到高額回報,足以補償風險投資者在其他投資上的損失。這樣,一個創新科技、風險投資和納斯達克市場連動獲利、彼此促進的資金流動和效益增長方式就出現了。90年代美國通過風險基金和原始股上市等途徑進行的風險投資每年都在450億至650億美元之間,其中納斯達克吸納的約佔半數。我們幾乎在納斯達克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後面都能發現風險資本家的身影,風險資本家也在納斯達克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個神話。

    納斯達克的成功是資訊技術與金融業結合的典範。納斯達克自創立以來,就沒有交易大廳,而是採用電子化交易系統,這保證了市場的公正,所有交易都在井井有條、公平、監管有方和低成本的環境中進行。在網路時代,納斯達克一直與網路技術保持同步,目前它每年投資2億多美元進行技術設備的升級換代,今後還將逐年增加。1999年它同美國著名的通信公司微波世界通信公司合作,使用設備“2號企業網”將電子交易網路的速度和容量擴大一倍,達到日成交40億股的能力,並具有擴充到80億股的潛力。低交易成本、無交易時限、全球化證券市場、即時成交、公開和透明的企業和股價資訊正是這個高科技的金融帝國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

    納斯達克的成功也是美國文化發展的典範。納斯達克自成立之初就鼓勵中小企業上市,口號是公司不分大小,只要公開、誠實就行。但是,納斯達克也最充分地體現了優勝劣汰的資本競爭原則。這裡只允許強者駐足,如果不能做到最好,隨時都會被吐故納新的競爭和不進則退的壓力淘汰。財富的乘數倍增效應在這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它使強者的資本超速增值,而弱者則被迅速逐出場外,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公司遭遇摘牌而黯然離場。於是,更高、更快、更強、更大自然也就成了網路時代企業的基本生存哲學。

    納斯達克是美國新經濟的搖籃,對美國新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它也是美國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推進器,打造了微軟、英特爾和思科等舉世聞名的跨國公司。如今,在全球證券交易所合併重組的競爭大趨勢下,納斯達克確立了成為全球最大證券市場的發展戰略,最近兩年一直在大力開拓歐洲和亞洲市場,最終目標是創建一個全球股票交易市場。去年5月,納斯達克已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及法蘭克福證交所合作,負責在歐洲的業務。此前,它已與日本軟銀公司合作,設立了納斯達剋日本市場。納斯達克志在建成真正意義的全球規模的證券交易所。此外,納斯達克還希望將自身建成一家上市公司,這必將為納斯達克的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但是,隨著納斯達克成為許多經濟指標的晴雨錶,納斯達克指數投機味道也越來越濃,股價被炒至完全脫離現實者比比皆是。

    投資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如格林斯潘等人都在不同場合指出,有朝一日納斯達克指數自高峰大幅回落在意料之中。美國一些經濟學家也指出,90年代美國經濟得天獨厚,在高科技投資開花結果之餘,外資源源流入也是一個極重要因素。但經過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經濟增長期後,外資繼續流入的誘因已逐漸減低,相反,以往部分投資獲利回吐,並把資金調離美國到其他地區尋找機會的誘因卻愈來愈大。如果新一輪資金流向趨勢一旦形成,並無實質因素支援的納斯達克指數自高位回落超過25%甚至一半也絕不稀奇。

    言猶在耳,去年納斯達克指數滑向深淵,一度在納斯達克叱吒風雲的數字英雄身價暴跌,納斯達克也成了許多人的噩夢。風風雨雨30載的納斯達克,走過輝煌,走過坎坷,它的明天是否會很美?這是擺在許多人面前的一個大大的問號。

    《中國青年報》 2001年0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