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入世:25年來世界經濟最重要的事件

    7月4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傅強在華盛頓接受了四位中國記者的訪問,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及中美貿易問題發表了看法。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的會員性的機構,成立於1973年,也就是在尼克松歷史性訪華之後。在1973到1979年,中美建交之前,該委員會是負責協調中美貿易往來的重要機構。那些年,該會組織許多代表團到中國訪問,也接待了一些中國訪美的商業代表團。1979年之後,該組織將協調兩國商貿往來的重任交還給政府,成為一家傳統的商業協會。它主要為美國企業提供對華貿易方面的商業諮詢服務,同時從事“政府關係”工作,英語裏叫“遊説”。即運用法律的許可在對華貿易的相關立法過程中向眾參兩院議員闡述其觀點。在中美世貿談判中,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該組織代表美國商業界向美國政府談判代表闡述他們的觀點和利益。

    中國入世:25年來世界經濟最重要的事件

    傅強先生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25年以來世界經濟體制發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中國政府包括各級地方政府對真正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決心很大,意義深遠。

    至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做過外交官和律師的傅強願意以非專家的角度進行評論。他説,入世對中國企業的影響非常複雜。中國企業開始的時候會覺得日子不太好過,他們將面臨國外企業的強大競爭,而這些企業不僅來自美國,還包括其他WTO組織成員企業。

    這種情形會持續多久?傅強説,各方面專家、分析家有不同的意見和爭論。但是,他認為,在很多行業中,中國的一些企業都很有競爭力,同時也歡迎國際競爭。從中長期看,中國各行各業的企業都會從中受益,他們會變得更有活力,會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産品和服務。傅強表示,他對中國在數年後出現像微軟、通用這樣國際性的大型企業很有信心。

    中國加入世貿對美國企業有何影響?傅強介紹説,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230個會員企業都希望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同時希望中國政府遵守諾言,履行入世所承諾的義務,降低關稅、尊重在華企業利益,允許分銷産品、自由培訓員工等。尤其要保證不同國家的企業能夠在同一平臺上競爭,不論這些企業是來自美國、日本還是歐洲。他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外企業來説都令人十分振奮。雙方企業都將大有前途,而中國的經濟將健康高速發展。

    美國勞工組織為何反對中國入世

    在美國,的確存在一些反對中國入世的聲音,譬如勞工組織。那麼,入世後中國勞動密集型企業是否會對美國企業形成強大衝擊?美國勞工組織為何反對中國入世?傅強介紹説,實際情況是,美國經濟中來自服務業的收入早已超過50%,多年來製造業的比重越來越低,且還在急劇減少,同時,製造業提供的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少。美國的勞工組織總是處於提心吊膽的狀態,他們不僅僅反對對華貿易,事實上他們反對對所有國家的貿易。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外國勞工搶走。

    傅強説,關鍵問題是,美國已經不具備在本國生産勞動密集型産品的條件。他説,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産品的90%都不與美國産品形成競爭。也就是説,美國本土已經不再生産這些産品。實際上,一些美國貿易專家認為,美國的製造業應該轉向生産附加值更高的産品,而附加值低的産品應轉移到中國等國家。

    傅強説,美國公眾是歡迎中國入世的,工會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公眾並不接受。他又説,這些組織雖然是少數派,但能量很大。他個人認為,工會組織反對中國入世主要是政治上的原因。但是,中國目前的狀況不同於90年代初的東歐國家,想通過反對中國入世獲取政治上的好處,已經行不通了。

    貿易逆差:情感多於理智的問題

    記者問到中美貿易逆差問題,傅強説,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最近四五年以來越來越大,但這在入世談判中並沒有起太大作用,並沒有成為真正的障礙。在10年以前,對華貿易逆差是一個大的政治問題。現在還是有人老是提這個問題,美國國會曾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調查小組調查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民間也有這樣的調查小組,他們探討的主要是美國對所有國家的貿易逆差,也有針對中美貿易逆差的。但是由於輿論對此已經不感興趣,國會這個調查小組現在已經解散。

    傅強説,通過對美國對外貿易結構的研究,人們可以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結果。那就是美國的大部分進口産品根本不在本土製造。而這些附加值低的産品,如果不從中國進口,就得從墨西哥或印度等國進口。事實上,對華逆差産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從其他國家手中搶走了生意,而不是美國企業丟了飯碗。中國産品十分廉價,對美消費來説非常有好處,這些産品雖然有的品質不高,但大部分品質不錯。因此,中美貿易是個雙贏的貿易。

    傅強説,對美國的貿易赤字結構的問題,3年前美國的3位經濟學家曾在國會作證。儘管他們3人代表的學術觀點和政治觀點都不同,但他們的結論卻一樣,那就是美國進口附加值低的産品更划得來。1998年美國經濟總值是6.5萬億美元,在這樣一個大的經濟中,6000億的貿易赤字,並不是很大的部分。現在美國經濟總量已經是9萬億美元了。所以對貿易赤字的爭論,總的看來感情的色彩多於理智的成分。貿易相對平衡是好事,但那幾乎可以説是100多年前的舊觀點了,那時的貿易是雙邊貿易,現在是多邊貿易時代了,不能再追求貿易平衡了。你還可以看到國會議員們經常喊對華貿易赤字太大呀,這樣不行呀,但已經沒有多少號召力。

    美國大多數農民支援中國入世

    傅強説,美國大多數農民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還是非常支援的。但是,傅強承認,有些美國農民的利益會受到傷害。他舉例説,中國生産的蘋果和蘋果汁最近幾年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品質上都大幅度提高,這對美國蘋果果農造成了威脅。其他産品如棉花等也是如此。但是這些只是個別的産品,對美國農民來説,能對他們構成威脅的中國進口産品並不多。

    最近美國中部的一個行業協會對中國入世提出反對,原因是儘管美國農産品可以進入中國市場了,但他們認為這些好處到不了農民手裏,農産品批發商比小規模生産的農戶更有條件從國際貿易中獲利。但傅強介紹説,美國相當多的農産品將在中國入世後進入中國市場。柑橘是其中一個突出的例子,很長時間來美國柑橘都是通過香港走私進入中國。

    他估計,在下一輪WTO談判中,中國已經加入了世貿組織。美國希望新一輪談判能包括農産品貿易自由化。但是,美國對農産品貿易自由化能到何種程度與其他國家有不同看法。他認為,想實現農産品的完全自由貿易,應該還有一段時間。

    給中國政府的幾點建議

    對記者提出的美國企業如何看待中國的投資環境,入世後中國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應該如何作為的問題,傅強説自己不是政府官員,所以自己的觀點更帶有學術性質。他對中國政府加入世貿組織前後的行事原則提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他建議中國政府不要老是硬設一套規章制度限制在華企業的發展。政府應該允許企業進行試驗,允許企業出差錯。政府的主要職能是保證社會穩定和公眾的基本安全,不要把手伸得太長,設立過多的機構。

    其次,當政府設立規章制度的時候,應對規章制度的範圍進行嚴格限定,要有針對性,不要把一些不相關的事情也包括進去。對此傅強舉例説,在美國有一種存在了100多年的很受大眾歡迎的銷售方式——直銷。通過直銷,廠商可以直接與家庭婦女、退休人員等兼職人員簽定銷售合同。雅芳、安利等公司都是其中的代表企業。1997年中國政府通過正式立法禁止了所有的直銷活動,要求雅芳、安利等公司進行店舖式銷售。當然,傅強也承認,在中國進行直銷的一些企業,商業道德很差,經常不履行與銷售人員的合同。但是,他認為,政府不應把臟水和孩子一起潑掉。傅強説,他注意到中國政府近年來也在慢慢改進這些做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這些直銷公司將可以再度進入中國。

    第三,傅強建議,政府的決策過程應該更加透明。他説,政府在準備立法之前,有沒有可能廣泛徵求意見,讓更多的人了解情況併發表看法,直到法律法規最終被確立下來呢?

    幫助中國儘快適應WTO規則

    中國入世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對中國政府能否履行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是美國商界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目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最關注的問題。

    傅強説,美國對中國與對其他加入世貿組織的發展中國家所持的態度相同。而自從1947年關貿總協定簽定以來,屢次發生成員國沒有如約履行自己承諾的事情。對此,美國處理起來已經很有經驗。“中國此時正處於經濟體制重大轉型時期,我們對此應該有充分的理解和準備。我們已經注意到,中國的中央政府以及包括上海等地方政府對加入世貿組織的意願和決心很大。”

    傅強承認,目前對未來出現的問題只能有兩種選擇:一、坐等中國犯第一個錯誤,先表達憤怒,之後向日內瓦的國際仲裁委員會申請制裁,對犯規的中國政府和企業進行打擊。二、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幫助中國實現轉變,在問題出現之前對中國官員和企業家進行培訓。傅強介紹説,目前一些大學紛紛設立了此類培訓項目,而美國政府也撥出了一筆專門的預算,幫助培訓中國的官員。

    對這兩種選擇,傅強説,如果光采取第一種態度,會讓企業陷入絕望之中,因為他們要不停地面對矛盾和衝突,而打擊的結果如何也須等待。所以,目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大多數成員企業都同意第二種做法。

    傅強認為,中國加入WTO後的各類衝突在所難免。一些基本的技術性的問題,可能在5-7年中都會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至於整套法律體系與WTO基本原則相適應,就要等到加入WTO的10年以後了。

    中國經濟時報 2001年07月09日



相關新聞


我國將採取六大措施應對WTO挑戰



龍永圖細説中國入世難點



加入WTO後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