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龍永圖細説中國入世難點

     ■中國“入世”有無時間表?■目前談判焦點何在?■PNTR會不會給中國帶來壓力?■“入世”風險何在?

    當前中國“入世”的進展到底如何?對此,記者日前採訪了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

    ■中國入世談判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條件,目前談判重點已經轉移

    問:被一些媒體視為有進展但問題彌大的世貿組織中國工作組第十五次會議,2001年1月17日在日內瓦結束。原定二月底三月初召開第十六次會議,現在時間到了卻沒有動靜。到底是什麼原因?時間確定下來沒有?是不是有什麼障礙使人家不談或我們不談?

    龍永圖:時間的確還沒有確定下來。主要的原因並不是談判出現了問題,而是因為要等美國組建新一屆的貿易談判代表團。原來和我們談判的巴爾舍夫斯基已經站完了最後一班崗,布希政府要重新組建談判代表團。在“入世”的談判中,由於美國在WTO中的特殊地位,不僅在雙邊貿易談判中美國是大頭,在多邊談判中也很重要,只有等他們的談判代表團組建後,才可能談這件事。這裡面並沒有什麼問題,很正常。

    問:到底什麼時候衝刺撞線?

    龍永圖:一個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一般談個1—3年就結束了,有的國家甚至半年就結束了。如果按此推論,我們當然不應該花這麼多時間。但我們不一樣,“入世”談判對我們來説很複雜,對WTO來説也很特殊。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又是一個世界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大國,相關的國際間貿易多,涉及到具體的利害關係時誰都想談得更清楚更仔細。加上我們過去幾十年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就使我們在WTO這樣一個市場經濟體系中的談判更加複雜。

    目前,談判的重點已由雙邊談判轉為多邊談判。多邊談判的焦點現在集中在我們的農業補貼上。這些工作結束後,就是由中國工作組將所有協議匯總成貨物貿易減讓表和服務貿易減讓表,附在協議書後,將議定書和工作報告交給WTO總理事會,由總理事會召開大會進行表決。這之後還要由我國立法機構予以核準,再將批准書交存WTO總幹事。這一切做完,再過30天,就正式成為WTO成員了。

    從這些程式看,中國“入世”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對於我們來説,我們沒有時間表,因為我們“入世”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入世”,更重要的是為了推動我們改革開放的進程,促進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我們希望早日加入WTO,但更要看加入的條件。

    從總體來看,現在是大局已定,為期不遠。至於説還有沒有可能出現其他枝節問題,如原來未要求談判的國家又出來要求談判,這不是我們的事。所以我説過,具體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條件。

    ■中國遲遲不能“入世”是美國的尷尬,PNTR不會給我們帶來壓力

    問:有一個問題是,我們沒有時間表,人家會不會有時間表。如美國國會在一年前通過的PNTR(對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待遇提案)就説,今年6月我們不能“入世”的話,就將再次進入國會進行審議。而且傳言中美就中國“入世”的談判協議也將修改。有沒有這些事?如果有,會不會使我們迫於壓力改變“入世”的條件?比如在農業補貼權上讓步。

    龍永圖:按照美國的法律,過去一直是每年都要對對華正常貿易關係待遇進行審議,PNTR的前提就是中國成為世貿成員,他們是按法律辦事,與我們無關。有人説這是我們遲遲沒有“入世”的尷尬,其實如果説尷尬,那也是他們的尷尬,是他們自己重審。至於中美談判協議問題,是白紙黑字,墨跡未幹,不會重來。PNTR會不會給我們帶來壓力,甚至影響我們“入世”的原則?我可以肯定地説,是不會的。像你談到的農業補貼權的問題,我們的態度是實事求是,按規則辦。

    一些國家想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在中國的“入世”問題上設置障礙,絕對是選錯了題目。因為根據WTO規則,發達國家對農業的補貼可以到5%,發展中國家可以到10%,而我們只有2%,如果扣除農業方面的稅收,中國政府對於農業的補貼實際上是負的。因此,中國政府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加大對農業的財政支援力度,而不是取消對農業支援的權利。我們必須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我們是一個農業大國,九億人以農業為生,農業是我們的立國之本。我在WTO工作會上説過,中國絕不放棄“入世”後提高對農業補貼的權利。談判的結果是雙贏的,為了爭取雙贏,在談判過程中雙方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讓步,但我們絕不會拿原則作交易,並以此作為儘早“入世”的代價。

    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加入WTO,對於中國和其他WTO成員國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大家都希望我們能夠儘早加入,但我們不會為了加入而加入。因此,“入世”是不能只看時間的早晚,而要看是什麼條件。至於説有人想修改協議,我們的態度是:已經達成的雙邊協議,我們一個句號或一個逗號也不想改。

    ■中國進入WTO後,要15年以後才會被視為市場經濟國家

    問:中國“入世”會為中國和WTO成員國都帶來好處。對於中國企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能否從頻頻在反傾銷中受挫的窘境中走出來。

    龍永圖:WTO是個市場經濟國家的組織,其規則也是依此制定的。因此,一些WTO成員國在與我們的貿易糾紛中,為著自身的利益,從運用規則的有利原則出發,在反傾銷的案件中,就認為我們不是市場經濟,會有補貼或其他優惠措施,價格不足以反映市場的情況,就要找第三國來作為參照體系確定我們是否存在傾銷行為。而所謂傾銷,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就是銷售價格低於成本價。這就有個問題,從我們國家來看,因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運銷成本都低等原因,用價格和成本來看肯定不是傾銷,但如果放到第三國如新加坡,僅勞動力成本一項就足以使我們的成本增大,價格往往低於成本,就成了傾銷行為。這樣,我們的企業就往往輸掉官司,在經濟上吃虧不説,還得退出艱難擠進去的市場。

    進入WTO,成為WTO成員國後,這種情況不會馬上改變,要15年以後才會把我們當成市場經濟國家看待,這與我們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也是一致的,只有到那時,這種情況才會發生根本的變化,才不會出現參照第三國判案的情況。所以,這要求我們加快步伐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關稅不是中國“入世”的最大風險,最大的風險是我們不作準備

    問:人們最擔心降低關稅會衝擊中國的市場,衝擊中國的企業,並將此視為中國“入世”的最大風險。今天是不是可以公開説關稅不是中國“入世”最大的風險。如果可以這麼説,那麼最大的風險又是什麼?

    龍永圖:WTO及其前身GATT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降低關稅,對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會有一些衝擊,但不是最大的風險。

    中國“入世”的最大風險是什麼?前面提到的國外企業對我們反傾銷就可説明,最大的風險是我們不熟悉規則,不作準備。因為你不知道規則,就不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更談不上運用規則保護自己、發展自己,一片茫然,什麼都不知道,盲人騎瞎馬,這是最可怕的。因此,我認為中國“入世”最大的風險是不作準備。目前最緊迫的任務便是,加深對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解和再學習,加強對國際規則的了解,各個行業都要根據自身的特點轉變觀念,而不應拘泥于具體條目的糾纏。只有這樣,才能把挑戰變為機遇,有效地規避風險,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

    《北京青年報》 2001年3月2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