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電信資費調整:半夜爬起打長途?

    電信資費調整日前已在北京、天津、廣東、福建、河南等省市開始實施。從各地反饋的情況看,人們對此褒貶不一。

    天津為啥不能明白消費?

    天津從2月21日零時起對電信資費進行結構性調整,改革了計費單元,調整了本地固定電話通話費、月租費,降低了長途話費和上網通信費,取消了所有附加費等。隨之,用戶打給電信部門及各級消費者協會的諮詢電話明顯增加。

    天津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部部長范金香女士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電信事業的發展,通信類的投訴呈逐年上升趨勢。對最近的資費調整,消費者集中關心四個問題:

    其一,普通市話費沒降反升,出乎大家的預期,長途話費雖降低,但一般人家很少打;其二,天津電信公司的市話費不能提供細目查詢,做不到明明白白消費。有一家雙職工居民一個月市話費達到900多元,詫異不已,找到電信公司,對方要這家人花10元鎖住電話,每天記錄,與電信公司的記錄對照,結果是一致的,事實上沒花多少錢,消費者問:我那900多元去找誰?讓我掏10元鎖臺,合理嗎?其三,服務態度和品質差。有關資費問題,查詢到電信公司,常常聽到這樣的答覆:“電腦計費不會出錯”,“我們執行上級規定的標準,我解釋不了”,令消費者不滿;其四,資訊臺的收費不公佈,它們百般引誘處於成長期的青少年撥打高額費用的資訊電話,可是這種狀況得不到管理部門的有效遏制。

    消費者尖銳地指出,天津電信公司的“老大”觀念根深蒂固,電信資費不能面對老百姓,擺不正與用戶的平等位置。同在一座城市,天津聯通公司就可以提供市話用戶詳細的話費清單,相對減少了資費的糾紛。而電信公司的有關人士談到這一問題時,卻説:國家資訊産業部給了我錢,買了設備才行。總是向上推諉的“官腔”,讓消費者聽了很不順耳。

    天津作為中國聯通公司第一個開通市話的城市,打破壟斷,促進競爭,讓用戶終於有了選擇權,形成國內第一家電信買方市場。在天津市消費者協會,記者查閱今年有關電信資費的投訴記錄,天津聯通公司為零,這是為什麼?固然因為天津聯通公司的市話、長途用戶的市場佔有率相對較小(分別為3%和5%),但經過採訪得知,天津聯通公司堅持“客戶永遠是正確的”服務理念,強調服務創新,公司上下非常重視用戶的申告投訴率,他們推出1001客戶服務中心繫統,每天24小時接受用戶對聯通電信業務的諮詢、申告、查詢、投訴,以及投訴首問責任制等,使投訴盡可能地解決在企業內部、在基層現場、在第一時間,依靠服務逐步贏得用戶的理解和信任,也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誠然,電信資費由政府主管部門定價,企業的主動權非常少,但依靠服務贏得市場的主動權在企業,其容量非常廣闊。

    北京半夜爬起打長途?

    3月21日,北京電信公佈了電話資費調整方案:月租費由過去21.6元上調到25元,並取消了原月租費中免打25次的規定。市話通話標準由每3分鐘0.18元調整為第一個3分鐘0.22元,超過3分鐘,每分鐘0.11元,取消郊直費。公用電話通話費標準調整為:IC卡公用電話市話費首次3分鐘0.5元,以後每分鐘0.2元;值守公用電話則由原來每3分鐘0.3元,調整為首次3分鐘0.4元,以後每分鐘0.2元。此前,國內長話已一律改成每6秒0.07元,由過去21時起半價優惠推遲到零點後半價。

    此舉一經出臺,社會各界反應強烈。郊直費的取消無疑給一部分郊區用戶帶來了實惠,但調整後的電信資費從整體上看,不但未降,反而是大大上漲了。原來打10分鐘市話花0.6元,而如今要花0.99元;而且,通話時間越長,話費漲幅越大,如果連續打一個小時,話費則由原來的3.6元漲到6.49元,漲幅高達80%。如果是打有人職守的公用電話,原來10分鐘需要1元,而今則要1.8元了,若時間再長一點的話那可就要翻番了。這樣看來,愛侃的北京人現在可要留神看著點鐘點兒了,那些習慣了煲“電話粥”的消費者更要“三思而後行”了。國內長話的半價優惠時間改在零點以後,就更顯得華而不實。因為能半夜爬起來打長途的人畢竟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廣大消費者並未從中得到實惠。

    市話的調整還相應地影響到了上網費用,163、169等特服號的上網電話費調價後統一執行每分鐘0.02元,但169註冊用戶需執行每3分鐘0.22元的全價電話收費標準,這樣一算,使原本最合算的169註冊用戶成為最吃虧的人。

    這樣的調整不但令大多數消費者徹底失望,甚至激起了某些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家住朝陽區的劉先生認為,市民們打得最多的電話當屬市話了,而這次調整主要針對的就是市話,電信部門給消費者的最後“説法”難道就是一張翻了番的電話清單嗎?

    就在一個月以前,消費者還為國內長話費下降到每6秒鐘7分錢而歡欣鼓舞,可市話資費調整馬上又一瓢冷水澆上了頭。但願有一天這根細細的電話線不再牽出消費者的煩惱絲。

    廣東平靜之下儘是無奈

    4月1日,是廣東省電信資費調整後的第一個收費日,記者在廣州市中山大道電信局營業大廳隨機採訪了幾位正在排隊交電話費的市民,得到的答覆基本一致:“電話費與上月相比差不多。” 市民平靜地接受了電信資費調整。

    因工作需要經常與外地聯繫的某單位黃先生發現,雖然月租費升了不少,但長途電話費卻是大大下降了。“生産成本下降了。”拿著交費發票的黃先生説。由於本次資費調整中,網路使用費和上網通話費下調的幅度較大,使廣東各地上網的人數持續增加,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民上網的熱情更是大大提高。中山市古鎮花木專業戶歐錦坤這樣對記者説:“現在做生意離不開網際網路,我的很多生意是通過中山農業資訊網做成的。”

    但在廣東人平靜的心情後面,記者仍然發現了一絲無奈。正如一位李姓女士所説:“現在打電話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煲‘電話粥’的少了。”

    據了解,廣東固定電話費自1999年調整後,在全國屬於較低水準,比大部分沿海和中部省份資費水準偏低。由於本地電話網的建設投資成本大、回收週期長,特別是山區的通信投資更大、致使政策性虧損較為嚴重。“十五”期間,為適應通信建設發展及資訊化建設需要,廣東省電信公司每年要投入資金150億元,而且還必須承擔進一步的優質服務。而長途電話資費大幅下調之後,其收入已無法補貼本地網電話收入虧損。因此,為保證廣東省電信業務的發展後勁,保持廣東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需要,此次電信資費調整,廣東本地電話在各省市中被定為最高收費區。

    廣東本地網電話資費調整的主要內容如下:廣州、深圳、珠海、汕頭四市每戶月租費由18元調整為20元,其他地市縣每月每戶18元,農村電話調低為15元;廣州、珠海、深圳等珠江三角洲10個城市的通話標準由每3分鐘0.18元調整為首次3分鐘0.22元,以後每分鐘0.11元;本地電話網營業區中的市、縣通話費由每分鐘0.40元調整為0.30元,廣州至番禺、花都兩個營業區間的通話費由原每分鐘0.40元,調為每分鐘0.20元;電信“一線通”月租費由原來按普通電話月租費的1.5倍收,調整為按普通電話月租費收。

    福州呼喚知情權

    3月21日,福州幾家主要報刊同時刊登了一條短消息:從即日起,調整福州電話月租費。具體為:辦公電話25元/月;住宅電話20元/月,其中福清、長樂兩市(包括農村)住宅電話月租費為15元/月,其餘各縣城12元/月,農村10元/月。此舉給福州百姓兜頭澆了一盆涼水。因為此前,福州的辦公電話月租費為20元,住宅電話為16.5元,農村不足10元。也就是説,新的固定電話月租費使所有電話用戶均比往常每月多付出3至5元不等的月租費。對電信資費可能下調抱有期望的百姓來説,一種被捉弄的感覺油然而生。

    “憑什麼?”4月2日,《海峽週報》終於刊登了一位讀者的文章,指責電信部門任意盤剝消費者,並指明,造成這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狀況的根本原因就是行業壟斷。

    有人算了一筆賬,以這次城鄉平均每部電話月租費上調4元計,福建省現有城鄉固定電話用戶500多萬戶,每月福建電信僅固定電話月租費提高的部分就可多收2000多萬元,一年增收近3億元,這是任何一家國有大中型企業都望塵莫及的,更不用説它的全部利潤了。

    對於用戶的種種指責和不解,電信部門也有自己的苦衷和説法。福建省電信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1998年以來,中國郵電體制發生重大變革。先是郵政、電信分營,而後電信中固定電話、行動通訊和無線尋呼等業務也分別獨立,互不隸屬。隨著電信業務的分營,以及聯通、網通、吉通、鐵通,以及行動通訊等公司的成立,市場競爭的格局初步形成。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電信承擔了眾多的離退休職工醫療、養老,以及部分政策性、普遍性服務的任務。因此,近幾年電信部門的利潤有所下降。

    然而,不論電信部門如何解釋,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由於幾十年的獨家經營,中國電信已經建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龐大的通信網,壟斷地位並未從根本上撼動。只要壟斷地位存在,它所具有的特徵和品質必然會在許多方面表現出來。就像用戶長期以來感到疑惑的:中國電信的成本是如何計算的?各種電信資費(包括月租費)的確定和調整的依據是什麼?月租費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收費?這一切消費者均無知情權,更不用説選擇權了。如同這次固定電話月租費的調整,對用戶來説,他們仍然只能接受,不論合理與否,願意與否。

    《人民日報》 2001年04月13日



相關新聞


固定電話資費為何上調



電話以秒計費可行嗎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