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青山藍天相映襯 一河清水入黃河

發佈時間:2020-11-20 10:45:52 | 來源:延安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藍天暖陽,碧水潺潺。

冬日清晨,延川這座幸福的小城開始慢慢熱鬧起來。路遙廣場上,早有人舞劍舉扇晨練起舞;堂坡上,孩子們成群結隊活蹦亂跳地趕往學校;早餐店裏,熱騰騰的包子已經出籠,農民工白浩正盡情地享受著美味。

“現在的延川也有大城市的感覺了,環境越來越好,我們農民工也跟著沾光了。”正如白浩所言,近年來,延川縣強力推進碧水藍天保衛戰,生態環境得到了巨大改善。

大河小河有人管

“走哪不如家鄉好,不光有天然氧吧,還有秀延河美景標配……”

“瞧!秀延河來了四隻小可愛,是天鵝嗎……”

如今,黃河一級支流——秀延河在延川人的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快手短視頻裏出鏡率特別高。大家發現,原本雜亂的河道慢慢變整潔了,渾濁的河水也開始清澈起來,光禿禿的河岸多了各種花草樹木的點綴……

這一系列變化讓延川人看在眼裏,喜在心上。水的問題,根子在岸上,關鍵在人身上。而這都得益於延川縣積極推動河長制由“有名”向“有實”“有力”“有效”轉變的結果。

“我們組建了專門管河、護河、治河的隊伍,縣域內每條河流都有自己的‘河長’。”延川縣河長辦主任劉建平説,針對縣域內主要河流水域存在的問題,在嚴格落實“河長制”的同時,市生態環境局延川分局、縣城管執法局等部門與河長辦共同圍繞各鎮街、社管中心存在的污水直排、河道垃圾、河道“四亂”、畜禽養殖等污染源,持續開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全方位的督查巡查,並嚴格落實交辦制、臺賬制、銷號制,鐵腕實施行業領域執法檢查。

以“河長制”保障“河長治”,讓“母親河”成為“幸福河”。截至目前,延川縣三級河長累計巡河達7.8萬次,發現解決水域問題3600余個,整治河道“四亂”108處;縣河長辦累計下發交辦函52份,預警函8份,累計整改376個問題;督查巡查組累計執法520人次,檢查企業142家(次),立案21起,行政處罰21起,罰款118.5萬元,移送公安機關1起,停産整治4起,約談企業主要負責人1人。境內河流水質得到了持續改善,清澗河王家河國控監測斷面水質報告由年初的劣V類提升為Ⅳ類。

治河有方環境美

河,水清岸綠;人,心暢神怡。

在延川,河與人的關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以前北關靠河那一排的污水口現在都堵上了,還修了專門運送的污水管網,現在河道裏看見美觀多了,河水也越來越清了。”居民劉勝利家住延川縣北關社區對岸楊家灣村,他告訴記者,自從河道變乾淨以後,他每天傍晚都會沿著河岸散步半個小時,對身體好,心情也舒暢。

守河有責,治河要有方。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水污染問題,必須強力推進系統治本工程。為此,延川縣共投資6.6億元實施了17個系統治水項目,通過“截污、清污、減污、控污、治污”五大工程,使縣境內水環境品質整體提升。

目前,縣城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設備定制;縣城主城區截污改造及污水管網建設工程的污水主管網及收集支管網已全部接通並運作;10座鄉鎮污水處理站也已建成,並全部投入試運作階段;文安驛工業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已進入調試階段,水質可以達到黃河流域一級A標準;永坪煉油廠亦完成提標改造工程,目前尾水可以達到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IV類標準。

“待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建成後,污水處理規模將由現在的每日5000噸提升至8000噸,污水處理排放標准將由原來的城鎮污水廠排放標準提升至黃河流域排放標準。”延川縣污水處理廠廠長孔衛濤説,同時,延川在黃河大北幹流率先成立了國有公司,統一開發砂資源,以大禹街道高家畔採砂區為試點,引進環保型砂水分離機,有效保護了黃河生態。

黃土地上披綠裝

治理好、保護好母親河,更需從源頭上制止泥沙的流入。

站在延川縣延水關村的黃河渡口處,激昂奔放的河水聲環繞耳旁,儘管深秋的黃土高原草木枯黃,但延水關村崖壁上的油松、側柏蒼勁有力,綠的格外亮眼。

黃河穿過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在乾坤灣景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灣,兩岸懸崖峭壁,黃河靜靜地流淌。在這樣的條件下植樹,想起來都讓人搖頭,而延川縣的造林隊伍硬是在這懸崖絕壁上栽下了一排排的油松側柏,讓綠色將我們的母親河包裹起來。

近年來,延川縣不斷加大黃河沿岸生態綠化工程,在乾坤灣鎮、延水關鎮黃河流經地帶栽植油松、側柏混交林1500畝,為一座座黃土坡披上了綠裝,也讓沿岸的百姓與綠水青山相伴。

“這裡的立地條件比較差,在多年栽植經驗和基礎上,我們採用純人工壘石坑、打畔、回填松土的辦法,讓樹木的保存率達到了85%以上,每年我們還會不斷地補栽。”延川縣生態環境保護局副局長李朝陽説,目前效果非常好,今後,延川縣將持續探索黃河沿岸土石荒坡可以借鑒和複製的造林模式,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國家要被子,農民要票子,帶動很多貧困戶參與到林業建設中來,使秦晉大峽谷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滿滿藍天幸福感

碧水配藍天,風景更迷人。“天然氧吧”成為了流行詞,更道出了老百姓對藍天白雲、清新空氣的嚮往。

延川縣想群眾之所想,標本兼治,積極投身藍天保衛戰。加大日常監督巡查管理力度的同時,在永坪煉油廠建成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整治裝置,用於收集儲罐及裝車設施的廢氣,在縣域內13家汽車修理廠噴漆房安裝了揮發性有機物(VOCS)處理裝置,25家加油站進行了儲油雙層罐和3次油氣回收裝置改造。同時,要求縣城內283家飯館安裝油煙凈化器,對縣城建成區燃煤鍋爐全部進行了拆改,落實建築工地揚塵治理“六個100%”措施,工程道路出入口進行了硬化,場地渣土全部覆蓋了防塵網,並對縣城供暖鍋爐的18個煙囪排口進行了監測,預計11月底前完成20蒸噸以上供暖鍋爐線上監測安裝工作。

藍天,已成為延川老百姓每天清晨推開窗的“第一眼福利”。截至10月底,延川縣優良天數共計269天,同比增加25天。

“看到藍天如鏡,我們就會忍不住用手機拍一些照片視頻曬一曬,現在感覺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小縣城特別驕傲幸福.”延川縣中學學生甄琦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

黃河流過大地,留下無盡的自然饋贈,黃河岸邊生,黃河岸邊長,黃河滋養的延川人民,正用心用情用力呵護這份寶貴的自然財富。(記者孫文珍王垠山劉小艷黃建斌通訊員楊美蓉呼浩浩)

黃河防汛工作獲豫魯兩省政府領導肯定
11月4日,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在《關於報送2020年河南黃河防汛工作總結的報告》上批示:“2020年的黃河防汛工作準備充分,應對科學,奪取了新的勝利,向同志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青山藍天相映襯 一河清水入黃河
黃河一級支流——秀延河在延川人的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快手短視頻裏出鏡率特別高。大家發現,原本雜亂的河道慢慢變整潔了,渾濁的河水也開始清澈起來,光禿禿的河岸多了各種花草樹木的點綴……
“新旅遊”時代呼喚旅遊品質的更高提
溯溪、寫生、徒步、登山,享受悠閒的田園生活——避開熱門景區,前往鄉村度假,是當今不少遊客的出遊新選擇。透視當下的旅遊消費市場,度假遊、文化遊、品質遊等已成為市場新趨勢,也正加速推動“新旅遊”時代到來。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