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黃河迎賓館法桐成遊客眼中的“鄭州最美法桐” 萬人來打卡

發佈時間:2020-11-17 09:50:03 | 來源:大河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剛剛過去的週末,因為一片秋天的法桐美景,位於鄭州的黃河迎賓館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

11月14日,約萬名遊客蜂擁而至,拍照打卡,人氣甚至超過了市內公園。

一夜之間成“網紅”,讓這裡的工作人員始料未及。16日下午,河南省黃河迎賓館行銷部相關負責人對大河報記者説,平時各個季節也不斷有市民來欣賞法桐,眼下深秋,最適宜欣賞法桐落葉美景,可能是有遊客拍視頻分享到社交平臺後被廣泛傳播,吸引遊客趁週末紛至遝來。

該負責人介紹,從14日(週六)上午開始,黃河迎賓館的遊客逐漸增多,午後達到高峰,導致造成賓館院內及周邊道路嚴重堵塞,最後交警也出動參與了道路疏通,估計全天遊客約有萬人。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的行為。考慮到前一天的突發情況,加上園內有部分區域正在施工,為保證遊客安全,在確保疫情防控和園區秩序的前提下,在週日便採取了限流措施。

其表示,雖然是賓館而非公園,但並不會以消費的心態對待遊客,為滿足遊客參觀需求,賓館正在加緊上線網上預約系統,預計在未來幾天上線,屆時會根據園區承載量和會議接待人數,設定當天參觀人數。

15日,河南省黃河迎賓館通過官方微信公號發佈溫馨提示:“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安全、有序、優美的觀賞環境,黃河迎賓館即將上線網上預約通道,敬請關注賓館微信公眾號。”

延伸:為啥黃河迎賓館的法桐這麼美?

這一波“網紅”效應,讓黃河迎賓館的法桐,成為遊客眼中的“鄭州最美法桐”。這裡的法桐何以最美?大河報記者採訪了黃河迎賓館園藝師牛小花。

黃河迎賓館有多少法桐,樹齡多大?

答:黃河迎賓館法桐有一千多棵,主要是1962年開始種植,和鄭州市區最早種植的法桐同一時期,樹齡約有60年。

鄭州的地下水位高度、沙壤土,比較適合法桐生長。地下水位深淺對法桐生長有影響,迎賓路越往東生長得越不好,便是因為地下水位越來越高。

法桐樹形為何這麼好看?

答:和市區行道樹不同,迎賓館的法桐幾乎沒有大的修剪,是完全自然生長而成,後期也只是修剪影響美觀的樹枝,提提幹,所以樹形筆直高大,個性張揚;而市區行道樹在種植早期就進行了修剪,主要留下側枝。此外,受建築和地面硬化影響,市內法桐的土壤透氣性不好,而迎賓館的法桐樹根部分很少硬化,留足了空間。

整齊的樹冠是修剪過的?

答: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説像是統一修剪過的,我説不是我們修剪的,那麼高的樹冠的位置,只能是風修剪過的,完全是自然成形。

每年秋天的法桐都這麼漂亮嗎?

答:其實和前兩年相比,今年法桐葉子並不是最好看的,因為入秋以來,天氣乾旱,雨量偏少,所以許多法桐葉子直接乾枯,而在過去是有一個漸變過程,從綠到黃到枯,葉子是透亮的,非常漂亮。

寧夏:建設黃河生態治理“先行區”
寧夏地處黃河上游,地理和生態地位特殊,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中作用重要。近年來,經過不斷治理和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黃河迎賓館法桐成遊客眼中的“鄭州最美法桐” 萬人來打卡
剛剛過去的週末,因為一片秋天的法桐美景,位於鄭州的黃河迎賓館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
幸福黃河的陜西實踐 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陜西樣本”
陜北高原,“黃山”變“綠山”,清秀亮麗的榆溪河讓生態綠地建在了陜北人民家門口,三秦大地實現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把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移了400公里,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提供了“陜西樣本”。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