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從黃河治理到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2020-11-06 11:00:59 | 來源:科技導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青海大學校長(對口支援),研究方向為水沙科學與江河治理。

黃河是世界上輸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20世紀普遍採用的數據為: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1010 m³,多年平均輸沙量1.6×109 t,平均含沙量為35 kg/m³。

新世紀以來,黃河流域的水沙條件發生了顯著變化,但水沙關係不協調、水資源短缺、地上懸河嚴重、水沙調控體系不完善等根本問題仍是黃河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完善水沙調控體系,繼續確保堤防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河床不抬高、污染不超標是新時代保障黃河生態保品質發展的基礎。

為了解王光謙院士團隊的研究成果為黃河治理髮揮的重要作用,針對黃河生態保護和高品質地發展、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準的提升,《科技導報》採訪了王光謙院士。

1

《科技導報》:近10年來,國家在黃河流域治理方面,有哪些大的投入?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黃河治理又有了哪些大的發展?

王光謙: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中國防洪減災、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戰略地位。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9個省區,全長5464 km,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

黃河流域既構成中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沿黃河各省區2018年地區生産總值23.9萬億元,佔全國26.5%。

黃河保護與治理是中華民族的韆鞦大計,我的工作經常與黃河打交道,我可以非常自豪地列舉國家在黃河保護與治理上取得的成就。

通過不懈努力,黃河流域現已建成了較為系統的水沙調控理論和工程體系,解決了黃河歷史上“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洪水威脅,解決了“人”的安全問題;實現了水資源全流域統一配置,支撐了15%的耕地和北方主要城市群用水,解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黃河干流已經實現連續20年不斷流,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成效顯著,水土流失率由建國初期的71%下降到目前的37%,初步解決了“河”自身的安全問題。

但是,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嚴重和地上懸河決口3大根本問題仍然存在,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影響加劇,黃河流域水沙變化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不斷提高,人的安全和河的安全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黃河流域水沙治理和水資源節約利用取得了顯著成效,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不斷提升。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部署黃河流域工作,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新時代重大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24字方針,為黃河流域各省區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提供了指導思路。

三江源、祁連山以保護生態、涵養水源為主要功能,河套灌區、汾渭平原以發展現代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發展方向,流域各區域中心城市以各自優勢産業為著力點推動高品質發展,黃河流域的系統治理呈現了新時代新面貌。

2

《科技導報》:國家在破解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出臺了哪些重要舉措?

王光謙: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包括“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京津冀協同發展(2014年)、長江經濟帶發展(2017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2019年)等,並統籌加強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等已有戰略,各重大區域戰略穩步推進,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形成了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黃河流域的主體位於中國的中西部地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擴展了國家發展的戰略迴旋空間。

但西部地區發展依然面臨眾多挑戰,從黃河流域及西北地區看:首要問題是先天不足,氣候條件總體偏惡劣,水資源嚴重短缺;其次是發展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鞏固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與東部地區相比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較大;第三是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安全任務依然繁重。

總體來看,黃河流域和西北地區受益於多個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發展品質已經得到顯著提高,且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黃河流域和西北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要目標區域。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將進一步有力推進西部高品質發展。

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將生態保護擺到了和經濟社會發展同等重要甚至優先的地位,有利於更好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保障西部地區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3

《科技導報》:如何轉變西部地理位置劣勢,將技術和人才留在西部?

王光謙:

科技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根本,科技和人才是西部發展的命根子。

2019年8月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討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在會上作了題為“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內涵式發展之路”報告,對搞好西部地區高校建設、將技術和人才留在西部提出了4點建議:

(1)在西部(包括東北地區)設立國家人才崗位,實現從“戴帽子”到“擺凳子”的轉換。

根據國家和地方的戰略任務設定崗位,由設崗的中西部高校和科研單位自主全職招聘人才,履行主體職責,從根本上扭轉人才“戴著帽子跑”的局面。

(2)在地方高校的特色高水準學科增加專業博士學位點。

專業博士學位以滿足地方高校服務國家和地方戰略需要的科學研究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招收博士研究生以增加創新的主力隊伍,破解西部高校創新能力不足的難題。

(3)減少數論文、數帽子的簡單評比、評估、檢查,轉化為響應國家或者地方發展戰略目標契合度等根本辦學目標評價,增加實際應用評價,增強績效考核等。

像青海大學這樣的一批地方高校,為農牧民、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高品質的科技支援,培養了一大批紮根祖國各地幹事創業的各類人才,較好地貫徹了黨的教育方針,在高校的各類評比中應對上述重要貢獻予以考慮,或者進行分類評估。

(4)在政策制定和條件建設上支援地方高校走“有特色、高水準”的內涵發展之路。

在國家實施的“雙一流”大學建設中,增加“雙特色”大學建設項目,遴選中西部地區50所大學建設有特色高水準應用型學科,彌補“雙一流”大學建設偏重學術而忽視應用、重視水準而忽視西部的缺憾。

2020年全國兩會上,我又提交了“持續推進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的提案,建議進一步支援中西部高校一流學科和學位點建設;在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項目評選中,針對中西部高校單獨設置一定數量的申報名額,“擺凳子、去帽子”,創新用人機制,引導人才向中西部流動;儘快啟動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三期建設。

現在我還在牽頭一項中國科學院諮詢評議項目,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高校學術評價體系,其中就主要包括對中西部高校和人才的合理評價問題,以便正確引導中西部科技創新實力的持續提升。

4

《科技導報》:在新時代推動下,西部大開發將會形成怎樣的新格局?

王光謙: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中要求新時代西部大開發:

(1)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

(2)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大西部開放力度;

(3)加大美麗西部建設力度,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4)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堅定不移推動重大改革舉措落實;

(5)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等。

從國家的要求看,西部大開發首先要轉變發展方式,從資源型發展轉向高品質發展;其次是加強區域戰略統籌;第三是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第四是持續改革開放;第五是以人民為中心。

貫穿其中的是科技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又以人才和科研機構為基礎。2020年兩會我也提出了“關於組建黃河國家實驗室的建議”,建議為黃河流域建設新型區域綜合型創新平臺,通過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更好地促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從區域上看,我認為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會深度融合“一帶一路”倡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並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其他戰略區域,增強區域間互補和互動合作,保證西部的發展品質更高、可持續性更強。

寧夏石嘴山:綠水青山賦新篇 “煤城舊事”不復還
11月1日,寧夏石嘴山市首個5G智慧小區錦房·清華苑在大武口區揭開“神秘面紗”,人臉識別、車輛自動識別、緊急呼叫、雲物業服務等12項智慧科技配置,帶來了居住環境的全新體驗。
王光謙:從黃河治理到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黃河是世界上輸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20世紀普遍採用的數據為: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1010 m3,多年平均輸沙量1.6×109 t,平均含沙量為35 kg/m3。
持續打造獨具特色的綠色經濟和灘區治理的封丘模式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奔騰到人間。自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古老的“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