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大美菏澤:黃河安瀾,澤被兩岸

發佈時間:2020-10-21 11:04:18 | 來源:菏澤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萬里黃河,自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奔流而下;一路奔騰,從菏澤市東明縣進入齊魯大地。

2019年9月18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韆鞦大計”,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親自擘畫新時代黃河嶄新的宏偉藍圖。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由此被確立為國家重大戰略。千百年來,奔騰不息、浪淘風簸的黃河翻開嶄新歷史畫卷。

菏澤是黃河入魯第一市,黃河在其境內全長185公里,形成灘區面積504平方公里,灘區內現居住人口14.7萬人。挾黃河奔涌之勢,一年來,菏澤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搶抓機遇、積極探索,全力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水準,努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登臺”邁步新生活

白墻灰瓦,紅門帶院。村臺上,一排排坐落有致、整齊劃一的兩層小樓已完工。

洗把臉,換上乾淨衣服。9月20日清早,鄄城縣舊城鎮王莊村村民劉海臣一家來到分房現場。舊城鎮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村臺社區建成投入使用,這一天開始分房領鑰匙,村臺上鞭炮聲聲入耳,村民覺得像過年一樣。

“1996年的那場洪水,眼看著房子被水衝沒了……2016年底開始建新村臺,我每天都到村臺上轉一轉,看著村臺社區一天天建好,就想著早日搬進新家。”67歲的劉海臣説,“打小在黃河岸邊長大,見慣了黃河水患,沒過過安穩日子,黃河一上水就睡不著覺。現在新房建成,道路寬敞、設施齊全,想想就高興。”

劉海臣一家很快選好房子,兒子、兒媳忙著聯繫新傢具,憧憬著以後美好的生活。當日,位於黃河灘區的鄄城縣舊城鎮六合社區(三合村村臺)、七街村臺、大邢莊村臺和安莊村臺全部投入使用,首批遷建安置村民按排版號順序,統一選房,準備喬遷新居。根據規劃,社區內配套建設小學、幼兒園、創業車間、社區服務中心等。

在東明縣黃河灘區,55歲劉湘泉的記憶裏,兒時的家重復著年年淹、年年搬、年年換的迴圈。村裏老人都説,上輩子作惡的人,才投胎在灘區內。

一個安穩的家,是他兒時嚮往的生活。2011年,劉湘泉成為首批搬入長興集鄉竹林新村的灘區群眾,住上了兩層洋房。新村居住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百姓生活舒心。

“新村按照每人平均35平方米、1萬元的標準拎包入住,包括門窗、衛生間坐便器、洗手盆,廚房洗菜盆,一應俱全。”長興集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王方領説。

有了安穩的家,劉湘泉他們現在考慮的是,如何依託産業致富,開上轎車,過上更好的日子。

畫筆裏的歷史變遷

東明縣長興集鄉位於黃河灘區腹地,1855年開始,因黃河改道,竹林新村曾三異村址。

如今的竹林新村,一座別具一格的村史館裏人來人往。71歲的毛吉志,放下船槳拿起畫筆,成了遠近聞名的“農民畫家”。新村建起的這座館,陳列著他創作的書畫作品。

“以前年年拉土墊村臺,搬進新村後生活變化太大了,我要把這段歷史用畫筆記錄下來。”毛吉志説。

日子好起來,幸福畫出來。毛吉志用近兩年的時間,以插畫形式描繪村裏跨越兩個世紀的歷史變遷。他的畫裏不僅有過往的苦難,更多是如今的美好:灘區眾多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村裏的年輕人,通過直播賣貨走上致富路。

“吃水不忘打井人,黨和國家一直關心著我們的疾苦,現在日子好了,我要一直畫下去。”毛吉志説。

王方領介紹,竹林新村搬遷安置5個灘區自然村,5120人。工程在群眾集中居住點就近淤築村臺,採取“六統一模式”建設,沒有改變灘區群眾生活習慣和增加耕作半徑,有利於灘區群眾的生産生活,符合當地群眾安置意願。

圓“安居夢”謀“幸福長”

曾經與黃河為鄰的日子,不只是歲月靜好。頻發的洪水讓灘區群眾生産生活深受其害,“三年攢錢,三年墊臺,三年建房,三年還賬”的惡性迴圈,成為灘區群眾祖祖輩輩的苦澀記憶。

2017年2月,省委、省政府啟動了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菏澤市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層層壓實責任,舉全市之力加以推進。

立下愚公志,誓啃硬骨頭。為早日實現灘區群眾的“安居夢”,菏澤市堅持把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來抓,積極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品質監管,全力加快工程進度,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準,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個個村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承載著灘區群眾的安居夢想,見證著黃河灘區一場歷史性變遷。

菏澤是全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的主戰場,截至目前,28個村臺社區全部開工,10個村臺社區已完成主體建設,其中鄄城縣4個村臺社區已達到入住條件,近期將啟動搬遷;剩餘18個村臺社區正在加快進度施工,年底前完成建設。6個外遷社區中5個已搬遷入住,另一個即將啟動搬遷。

産業發展是保障灘區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關鍵。牢記總書記的囑託,菏澤市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依託灘區自然資源豐富、土地污染少、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悠久等優勢,建設黃河灘區生態和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帶。堅持將灘區遷建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統籌謀劃,實現安居與富民同步推進、生態與産業同步發展,真正讓黃河灘成為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花果灘、幸福灘。

蝶變的灘區不變的鄉愁

楊柳依依、秋風習習,一望無垠的碧波中,滿池的荷花吸引水鳥駐足嬉戲。一家縣級林場到國家級濕地公園的轉變,詮釋著黃河岸邊生態宜居的美麗蝶變。

東明縣國有三春集林場始建於1965年,為了防風固沙,栽植有楊樹和刺槐。2004年,東明縣抓住黃河標準化堤防建設機遇,借助淤背堤需要,形成部分水面,結合自身區位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著手策劃發展旅遊産業,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成為菏澤市首家國家級濕地公園。

緊鄰黃河,濕地公園在汛期可以獲得大量補給,不僅涵養土壤,還可以給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每年冬季,灘區的灰鶴有成千上萬隻,非常壯觀。

“公園每年接待遊客45萬人次,年生態旅遊收入達到350萬元,吸引周邊貧困戶、農戶來公園務工。”東明縣林業局局長文玉生介紹。濕地公園通過旅遊産業帶動周邊群眾參與服務,增加收入來源,促進經濟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菏澤市進一步明確沿黃區域重要生態廊道定位,加強沿黃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區、濕地公園建設與保護,紮實推進森林生態修復與保護、農田防護林、森林生態廊道、城鄉綠化美化等重點林業工程,推動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

一城碧水繞古縣換新顏

漫步鄆城縣水滸好漢城,追尋水滸遺風,每一步都似有千年光景,遊客體驗著時光寧靜和歷史滄桑。

這裡被譽為“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每年遊客達200多萬人次,成為眾多影視劇拍攝地。

鄆城宋江武校校長樊慶斌表示,鄆城縣是全國唯一兼具水滸文化、紅色文化、黃河文化的縣域,水滸好漢城古樸渾厚、拙中蘊靈,與黃河流域的文化遺産一脈相承。多年來以景區項目為載體,形成具有當地獨特魅力的好漢文化,通過延伸産業鏈,更好地展示了黃河文化、水滸文化。

鄆城城東的宋金河,即濟水的一個分支。清咸豐五年,黃河北徙奪大清河入海,濟水故道變為黃河故道。如今,經過治理和保護,宋金河不僅保留了原生態濕地,河水清澈,河畔建有公園、廣場等休閒設施。該縣著力打造的宋金河風景帶,與南湖公園、沙河景觀縱橫連接,為市民提供了“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格局。

“千年古縣”鄆城注重歷史文脈傳承,讓文化引領城市走向未來,每條道路、公園、廣場都有文化主題,獨特的文化色彩凝聚著歷史厚重,裝點著城市的獨特神韻。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菏澤市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加強對沿黃物質文化遺産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加大標誌性文旅項目建設力度,推進生態保護、旅遊發展與文化産業有機融合。

黃河寧,天下平。菏澤市牢牢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努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切實做好“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這篇大文章。

濱州:擁河而居 匯聚“黃河”新動能
黃河畔,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等“城市發動機”嶄新亮相。借勢孫子智慧,打造“黃河智城”,渤海先研院、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蘊藉著黃河力量、黃河智慧,將成為城市的未來動力源。六座大橋+黃河大道,讓母親河完全融入市民生活黃河·濱州,千年情未了。
《黃河岸邊的民間藝術》專題片攝製完成
近日,作為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河南省文化館拍攝出品的《黃河岸邊的民間藝術》專題片完成攝製。該專題片之後將會在河南省文旅廳相關平臺進行統一展示,也會納入到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庫裏進行展示。該專題片以黃河兩岸的文化發展、地域特色作為文化抓手,分別對洛陽、鄭州、焦作、蘭考、禹州等地區的文化産業、非遺文創、文化名人等進行了選擇式的拍攝製作。
黃河上游最大水電站入庫水量創建站以來最大值
截至10月31日,黃河上游最大水電站龍羊峽水電站水庫入庫水量達303.8億立方米,較多年均值偏多64.8%,達建站以來最大入庫水量。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