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青海黃河岸畔“後進村”煥發脫貧“後勁”

發佈時間:2020-06-19 14:21:28

中新網青海新聞6月18日電 題:青海黃河岸畔“後進村”煥發脫貧“後勁”

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竟成了“陳情戶”?昔日貧困面大、脫貧任務重的貧困村,如何真脫貧?

兩年前,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群科鎮紀委常接到舉報電話,查其根源主要是群科鎮舍仁村黨支部書記履職不到位而引起。舍仁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因不知怎麼監督、監督什麼,舉報陳情就成了他監督村級各項工作的主要途徑。

圖為青海省外州縣紀委幹部到舍仁村觀摩調研。(資料圖) 化宣 供圖


圖為青海省外州縣紀委幹部到舍仁村觀摩調研。(資料圖) 化宣 供圖

青海黃河岸畔坐落的舍仁村共有689戶,下轄5個村民小組,是群科鎮昔日10個貧困村之一,貧困面大、脫貧任務重。

如何為這個“後進村”找出路?

經過摸排調研,很快,當地官方為舍仁村修建了村級綜合服中心,並完善功能佈局,添置辦公設備,此外,黨員活動室、村務監督委員會辦公室、衛生服務室等“活”了起來,昔日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的地方,變成了村民詢問大事小情、看病打針的固定場所。

有了發展陣地,但文化水準較低、年齡偏大、知識陳舊、業務能力不足……曾是舍仁村裏致富“領頭羊”們存在的問題,如今,他們開展培訓學習、現場觀摩、交流研討和跟班學習,補自己的短板。

調研發現,村務不公開使村民們對村級各項工作産生疑慮或猜測,也是信訪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

為使村務陽光透明,舍仁村採取會議、公開欄、微信的方式,力促村務公開全覆蓋、無死角。大家説,這樣做,“給村民一個放心,還幹部一個清白。”

如今,舍仁村監委會主任由昔日的“陳情戶”變為該鎮29個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表率,而村黨支部書記也帶領著村民,把“致富路”越走越寬,還被評為優秀村黨支部書記。

“村裏的環境衛生變好了,基礎設施完善了,各項工作也規範了,村幹部們的精神面貌、服務態度也不一樣了,”談起村裏的變化,村民馬乙卜拉黑買難掩激動,“沒想到我們村也時常有領導幹部們來觀摩。”

“這是一次完美的角色轉換,舍仁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真正起到了橋梁的作用。選取德高望重的人、熱心村務的人,讓大家信服,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化隆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楊剛説。(完)

加強黃河保護,穩固民族團結
習近平總書記于2020年6月8日赴寧夏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先後來到吳忠市紅寺堡鎮弘德村、黃河吳忠市城區段、金星鎮金花園社區,了解當地推進脫貧攻堅、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促進民族團結等情況。
青海黃河岸畔“後進村”煥發脫貧“後勁”
青海黃河岸畔坐落的舍仁村共有689戶,下轄5個村民小組,是群科鎮昔日10個貧困村之一,貧困面大、脫貧任務重。
走黃河兩岸 看潮涌中原
奔流不息的滾滾黃河,是一個個小流域的匯聚。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離不開溝域的生態支撐。守住溝域的綠水青山就是守住了最好的資源。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