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寧夏新篇章

發佈時間:2020-06-12 13:31:19

作者:寧夏區委黨校(寧夏行政學院)科研處處長、教授 王叢霞

2020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考察調研,這是時隔4年後再一次來寧夏,也是2020年全國兩會結束後首次國內考察。從昔日的苦瘠之地到今天的塞上江南,寧夏的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的牽掛,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中關注的重點問題。一年來他4次考察黃河,體現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戰略定力。寧夏依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必須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寧夏新篇章。

築牢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生態系統的整體性、流域生態服務功能的公共性,決定了必須築牢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寧夏處於黃河中上游,黃河在寧夏境內全長397公里,自古以來一直滋養著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等,生動説明瞭黃河沿岸的寧夏、內蒙古河套地區是受益地區。沿黃地帶是寧夏的主要灌區,分佈著主要城市,與沿黃其他省份相比,黃河對寧夏發展的意義尤為突出。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指出,要加強黃河保護,堅決杜絕污染黃河行為,讓母親河永遠健康。近年來,寧夏持續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水網升級行動、水利扶貧行動、數字治水行動等,積極探索治水新路徑,著力構建水治理現代化格局。此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黃河寧夏段標準化堤防二期工程吳忠城區段。這一工程修建的目的,正是為了治理黃河寧夏段洪水頻發、淩汛災害突出、河道擺動塌岸劇烈等問題。民生為上,治水為要。未來的發展中,寧夏仍要繼續強化“上游意識”,承擔“上游責任”,準確把握黃河上游水源涵養的生態功能定位,將堤防建設、河道整理與環境治理、生態綠化緊密地結合起來,涵養好水源,建設好生態環境,構建生態安全格局,為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

樹牢抓生態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今年1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指出,黃河流域必須下大力氣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路子。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在本質上、目標上是一致的。二者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生態保護是高品質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高品質發展是生態保護的重要路徑。高品質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生態保護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手段。寧夏是黃河流經9個省區中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區、能源富集區,地域面積雖小但生態地位突出。然而與此同時,寧夏經濟發展卻面臨著突出問題,如經濟發展基礎並不厚實,發展動力與基礎不足、發展品質不高,存在著工業、城鎮生活和農業面源三方面污染、水資源利用粗放、農業用水效率不高、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步伐滯後、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今年全國兩會,“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寧夏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和使命。未來,要進一步強化對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産力、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稀缺性要素、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等理念的認識,轉變發展理念,從源頭上減少和杜絕“竭澤而漁”的行為,引導和促進經濟發展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真正讓“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守牢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寧夏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強綠色屏障建設。要強化源頭保護,下功夫推進水污染防治,保護重點湖泊濕地生態環境。這是立足黃河流域歲歲安瀾,著眼寧夏經濟發展提出的具體要求。寧夏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尤其是黃河流域治理上,一是必須高舉高品質發展的指揮棒,堅持問題導向,充分考慮黃河沿岸各市縣區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發展程度差異,準確把握、落實落細黃河上游的生態功能定位,以恢復和穩定生態系統為基礎,以發揮和提升生態功能為核心,理順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水生態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二是必須堅決落實“以水定需”原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要以水定地、以水定城、以水定産、以水定人,有多少水辦多少事,有多少湯泡多少饃。既要在保護修復上做“加法”,也要在污染治理上做“減法”,堅持岸上岸下齊抓、治標治本並舉,持續推進河湖水系長治久清、岸綠景美;三是必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從根本上解決黃河上游生態環境問題。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寧夏新篇章,是寧夏立足自身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現實選擇。寧夏必須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作為責無旁貸的政治責任、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事業勝利的重要保證,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精心呵護母親河。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寧夏新篇章
從昔日的苦瘠之地到今天的塞上江南,寧夏的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的牽掛,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中關注的重點問題。
行走黃河看秦東:全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夏日的秦東大地,鬱鬱蔥蔥的秦嶺美不勝收,極目遠眺,奔騰不息的黃河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
黃河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分量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2020年 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考察,是今年全國“兩會”之後首次考察。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