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費:城市發展新標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1-06 15:09:58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公佈第一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60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這張“國字號”名片含金量很高,一經公佈,廣受關注。文化和旅遊消費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以此來給城市“定位”,標誌著人們生活的便利性、舒適度、幸福感,將日益成為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尺規。

消費新場景

綜觀入選的這些城市,文旅産業升級、消費市場火熱,是它們共同的特點。

江蘇南京的夫子廟、蘇州的平江路、浙江溫州的公園路、重慶渝中區的白象街……這些城市基本都有自己的文旅“地標”,打造出消費新場景,並在遊客中形成一定的口碑效應。以重慶為例,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等的傳播,重慶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之城。如何讓慕名而來的遊客感受到網路之外的重慶魅力,重慶選擇將“生活味”做到極致。

如今,來到重慶的遊客除了看穿樓而過的輕軌、吃火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走進市井小巷,坐下來吃一碗醪糟,喝一碗清茶,悠閒地看著周邊掏耳朵的、賣燒餅的、修鞋的等小商販做生意,聽附近居民聚在一處“擺龍門陣”。地勢造就的錯落的建築更是充滿重慶味,老式的居民樓也能吸引遊客專門前往“打卡”。“在我看來,重慶是一座寶藏城市,有獨特的風格,每一次都能有不同的感受。”成都遊客宋姝説,“能夠吸引我留下並願意在此消費的城市,一定是充滿了生活氣息的。”

活力之城

一座城市的活力體現在哪?産業發展、人口結構、創新環境等都是評價指標。此次公佈的首批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試點城市名單,又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文化和旅遊消費活力。

在首批15個示範城市中,廊坊是河北省唯一入選城市。這座過去人們眼中的三線城市,為何能夠入選?它的活力、魅力來自哪?廊坊文旅消費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所處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廊坊地處北京、天津、雄安新區“黃金三角”內,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域,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雄安新區從北向南輻射廊坊市全域。京津冀都市圈擁有近2億人的旅遊消費市場,加上每年到京津旅遊的遊客,體量巨大。這些都為廊坊旅遊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與廊坊文旅産業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相一致,近年來,廊坊也被公認為一個處於上升期的城市,前景廣為看好。原因之一正是都市圈帶來的“紅利”。

2016年,廊坊成為第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後,在做強業態、做優産品,促進文旅消費方面,不斷探索,逐漸形成“廊坊模式”,總結出“廊坊經驗”,受到文化和旅遊部認可,並在2019年深圳文博會期間進行展示推介。此外,廊坊還建起文化旅遊消費雲平臺,投放消費券等拉動文旅消費,通過舉辦文創和旅遊商品創意大賽,促進文旅商品的創新,形成文旅産業良性發展迴圈。

作為城市發展中的“後起之秀”,廊坊通過大力發展文旅産業,將“地利”發揮出最優效應,並使之成為當地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

禦龍河公園夜市、廊坊非遺夜市展銷會、新朝陽興順觀光夜市……如今,體驗這些特色夜遊項目,已經成為市民和遊客的消費習慣。夜經濟也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活力因子。

轉型之路

發展文旅産業為“後起之秀”的城市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為傳統城市的轉型發展指明瞭光明前景。一同入選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就是典型代表。

鄂爾多斯素有“羊煤土氣風光好”的美譽,資源豐富,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它走的是資源型發展之路,這是一條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要轉型,向何處轉?《鄂爾多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將發展旅遊業作為引領全市産業轉型發展的支柱産業來推動,並將旅遊業列為“一號”工程,連續出臺促進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旅遊業這個綠色産業的前景,煤炭、房地産、化工等領域的本土企業紛紛轉型投資旅遊業。2016年以來,鄂爾多斯通過發放消費券、政府購買服務、舉辦“鄉村文化旅遊節”等形式,拉動地區文旅消費。

2019年,在第二屆中國草原絲路文化旅遊發展論壇上,鄂爾多斯榮獲“資源型城市創新發展範例”稱號,“天驕聖地 鄂爾多斯”的旅遊品牌也已叫響。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文旅消費:城市發展新標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01-06 15:09:58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公佈第一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60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這張“國字號”名片含金量很高,一經公佈,廣受關注。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