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3年建成逾千公里碧道 一區一道首尾相銜穿城而過

來源:金羊網 2019-08-22 09:22:10

廣州3年建成逾千公里碧道 一區一道首尾相銜穿城而過 -中國網地産

廣州3年建成逾千公里碧道 一區一道首尾相銜穿城而過 -中國網地産

南沙碧道建設

以江水河水湖水為載體延綿過千里

文/圖 金羊網記者 甘韻儀 通訊員 趙雪峰

8月20日,《廣州市碧道建設方案》正式印發。這是在南粵大地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的重要舉措。到2022年底,廣州將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各區建成特色鮮明的碧道。目前各區已選出試點,總體以珠江為主脈,以流溪河、增江為兩大支線,開展水污染治理,生態修復與保護,濱水空間建設,水文化建設等。

A. 沿江構建碧道主廊道

根據“方案”,廣州碧道建設以河湖水系為載體,包括一條主脈,以珠江為主脈,打造西航道,前、後航道,黃埔航道,虎門水道生態脈絡,構建廣州碧道主廊道;兩條支線,以流溪河、增江兩大支線,支撐廣州生態格局;以及三大片區,北部山水碧道區、現代都會碧道區、南部水鄉碧道區。

北部山水碧道區以流溪河、增江、白坭河為主,體現廣州山水特色。充分發掘自然本底特色和歷史文化,通過鄉土敘事、嶺南建築修復、特色步徑設計、本土動植物生境恢復等,打造體驗生態野趣、回味鄉愁記憶的最家鄉碧道。

現代都會碧道區依託中心城區的發展特色、風景名勝、人文景觀,成為廣州都市特色新名片。助力“珠江黃金水岸”建設,整合珠江沿岸的文化、景觀、産業、遊憩資源,以城央碧道打造最都市的先鋒水岸。

南部水鄉碧道區依託番禺、南沙等網河區,主要體現廣州農家田園水鄉和濱海特色,展現新區魅力。開展古村、古鎮、古港的水系治理,重塑嶺南水鄉文化,以廣府碧道打造最人文的廣府水鄉;建設隨潮汐水漲水落、藍綠交織的河網碧道,恢復城市水系“彈性”,打造最富生態的感潮河網。

將充分挖掘廣州本土文化,串聯重要生態、景觀節點。珠江主脈串聯荔灣湖、東山湖、南海神廟、蓮花山、南沙濕地公園等,營造特有的南粵自然人文風光;流溪河支線串聯流溪河森林公園、北回歸線標誌塔、白雲湖等,展現廣州特有的生態魅力;增江支線串聯挂綠湖、增江畫廊等,彰顯廣州秀美河山;白坭河支線串聯塱頭古村等古村落以及沿岸農田風光,展現廣府村落的原生態鄉土民俗和嶺南建築風貌,打造具有田園特色的休閒碧道。

B. 11區均已選定試點

碧道建設主要任務涵蓋污水治理,生態修復與保護,防災減災基礎建設等。包括推行“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等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充分利用自然山體、山塘洼地、非供水水庫、河湖濕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空間,建設海綿城市項目,提升水源涵養能力,緩解城市內澇壓力。

目前各區已選擇有代表性的河湖總共100公里開展試點工作,包括越秀區東山湖、荔灣區花地河 、天河區車陂涌等。今年12月底前完成試點建設任務。

廣州市白雲區率先啟動沙坑涌大源支流段碧道試點建設,初步打造出一套集河道防洪、群眾休閒娛樂、人文熏陶渲染為一體的親水準臺體系。南沙區鳳凰湖2號湖原來是廢棄採石坑,如今已將蕉門河的活水引入,改造為人工湖,並配建了濱水景觀。蕉門河一河兩岸已成為南沙的城市客廳。

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各區建成特色鮮明的碧道,成為展示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亮麗名片。其中越秀區27.3公里、海珠區63.8公里、荔灣區65.3公里、天河區55.3公里、白雲區179.4公里、黃埔區78.7公里、花都區117.9公里、番禺區96.7公里、南沙區72.6公里、從化區155.3公里、增城區121.3公里。市河長辦依據規劃要求,組織實施和驗收。

C. 政府投資為主不徵遷

碧道建設是廣州治水的升級版本。建設同時,提升鄉村水韻,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綠色休閒空間,並加大對碧道沿線涉水人文歷史和地方民俗的挖掘,結合傳統文化、古驛道、古村落、古碼頭、古建築、名木古樹和其他名勝古跡保護,打造具有廣州本土特色的水文化景觀節點和風光帶。

根據“方案”,建設過程中原則上不佔用基本農田,不徵地、不拆遷,不改變原有土地的權屬和使用性質。對涉及農地、林地、水域、建設用地的項目可簡化或優先辦理國土規劃等審批手續。

碧道建設以政府投資為主,建立分級獎勵政策,對落實碧道建設指標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援。利用規劃、用地、稅收、融資等優惠政策,吸引相關企業、社會團體或個人資金投入,認建、認管碧道。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廣州3年建成逾千公里碧道 一區一道首尾相銜穿城而過
來源:金羊網2019-08-22 09:22:10
8月20日,《廣州市碧道建設方案》正式印發。這是在南粵大地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的重要舉措。到2022年底,廣州將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各區建成特色鮮明的碧道。目前各區已選出試點,總體以珠江為主脈,以流溪河、增江為兩大支線,開展水污染治理,生態修復與保護,濱水空間建設,水文化建設等。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