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帶動 多地樓市春節成交變化

來源:南方日報 2021-02-26 10:39:24

今年春節前,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曾公開表示,全國36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萬。在冬季疫情防控形勢下,國家大力倡導“就地過年”,這給房地産市場帶來了一些新變化。

南方日報記者從多家開發商處得知,春節期間留穗過年的群體增多,因此有不少在售一手樓盤假期照常開放了行銷中心,希望能搶收一波就地過年群體帶來的置業機會。從節後各機構統計數據看,今年春節期間,各樓盤到訪和成交量雖然仍保持在低谷,但好于不受疫情因素影響的2019年。與此同時,從去年末到今年初,包括廣州在內的部分城市呈現出樓市“躁動”的特徵,引發節前與節後的密集調整,為樓市“降溫”。

●南方日報記者 葛政涵 馮善書

◎市場

樓盤春節不打烊

“我們旗下的幾個樓盤過年期間都沒有休息,只是營業時間有些縮短。”碧桂園廣清區域一名品牌負責人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其位於廣州境內的幾大在售項目,春節都推出了到訪、成交禮品來吸引購房客戶。

貝殼研究院廣州分院的統計顯示,廣州假期無休的新房項目達到近八成,這一比例在往年通常是40%左右。

也有樓盤選擇減少春節放假天數,例如恒大在南沙的一處新建樓盤在節前曾挂出公告,宣佈行銷中心在除夕和初一兩天放假,大年初二就開始營業。

“多數只休了兩天,初二就正常開市,往年一般初四營業。”貝殼研究院廣州分院院長李茂喆表示,多數項目在春節期間舉行迎新活動,也有一些折扣等,但折扣相對常規,不算特別優惠。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調研顯示,春節期間南沙、增城、黃埔、白雲等新房熱點區域除年初一外每天均有客戶看房,“就地過年”的政策的確帶動了看房量。

貝殼研究院廣州分院數據指出,春節期間(大年三十至年初六)廣州新房帶看量,相比節前一週環比下降超60%,相比前一個月的周均值則下降了80%。而二手房市場的情況類似,假期期間的帶看量,與春節前相比下降幅度超過80%。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二手房帶看量與2019年相比增長了16倍。

而一份來自碧桂園廣清區域的統計數據顯示,碧桂園在廣州的在售樓盤,春節期間來電諮詢大約有200組,前往行銷中心的到訪量約為2000台,比去年提升163%。

◎數據

成交好于往年同期

儘管樓市交易網簽存在滯後性,但網簽數據仍代表了春節前後樓市的火熱。

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數據顯示,2月11日至17日期間,廣州累計網簽一手住宅140宗,排除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與2019年21套相比也有數倍的增長。

不過,這一數字相比此前一段時間的成交而言仍然處於低谷。儘管“就地過年”帶動了大城市的樓市行銷動力,但人們的重心仍在過年上,因此春節期間看房客往往較少,再加上看房成交決策週期長也導致了成交“低谷”出現。

“實際成交、轉化效率肯定沒有春節前好,這很正常,廣州市場幾乎不存在市場火熱的春節行情,但與往年同期相比,市場仍保持然活躍,”李茂喆認為,這反映出開發商普遍認為“就地過年”倡議帶來了一定的商機。

南方日報記者梳理中原研究院、克而瑞研究中心等多家機構的資訊發現,除廣州之外,粵港澳大灣區內多個城市春節期間樓市活躍度各有不同。

例如,深圳春節前和假期期間的兩周內,累計成交量比2020年和2019年同期漲幅均在45%以上,創下3年來春節同期成交新高。惠州2月8日至21日新房來訪指數為110,比節前下降,但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年來訪量相對穩定,監測樓盤客戶到訪量達到10071批次,是2019年的4.9倍;認購量為883套,是2019年的5.5倍。佛山今年2月8日至21日期間全市住宅成交量超過了1200套。

而中山春節期間2月8日至21日網簽量為508套,這一數字不及2019年春節同期。歷史數據顯示,2019年1月28日至2月10日,中山全市網簽量為702套。

◎分析

熱度與“躁動”共存

春節期間樓市受到“就地過年”影響,在淡靜中維持了一定熱度,但此前曾經出現的樓市過熱現象,已經引發了監管層面的注意。

在深圳,去年以來“搶房打新”熱潮和“代持”現象層出不窮。廣州南沙、黃埔、天河等地,也因為投資客熱炒而出現房價上漲和二手房業主“抱團漲價”的現象。而根據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的1月份70城房價指數,廣州和深圳一、二手房價環比同比均有上漲,特別是二手房,環比漲幅都在1%以上,深圳同比漲幅已達15.3%。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一線城市二手房價上漲原因主要包括留學生回流帶來的學區房需求上升,新建樓盤“打新潮”出現,信貸因素和市場反彈等多種因素。

不僅是廣州和深圳,“經營貸進入樓市”的違規現象在各地也層出不窮。張大偉指出,經營貸利差大,審批寬鬆,往往會成為替換按揭貸款的改善投資加杠桿的工具。

進入2021年,在房價調控和信貸調控上,監管層已經開始出手,多地都有跟進。

其中在信貸領域,央行與銀保監會去年末宣佈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集中度管理制度,對房地産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線分成五檔管理。隨後廣州便向各家銀行發出窗口指導,對新增住房貸款佔比和個人貸款每月額度都有了詳細規定。

◎政策

監管措施已經就位

除了信貸政策管控外,各地對於房價的管控也在升級。

2月初,深圳宣佈建立二手房成交參考價發佈機制,並要求二手房經紀公司所有平臺不允許發佈高於成交參考價的房源資訊,高於參考價的房源可以過戶,但買家需簽署風險告知書。最新消息顯示,深圳的光大、建行、農行已陸續宣佈將參考價作為按揭貸款依據。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二手房參考價政策的出臺,客觀上有助於後續房地産市場穩定,如果房貸政策跟隨收緊,深圳二手房價格降溫概率將會加大。

“指導價相比過去前進了一大步,政策開始告別碎片化和頭痛醫頭。”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如何把指導價轉化為住建和金融通力合作,打擊違規加杠桿是關鍵。

不過,投機炒房仍然存在變數,有觀點指出,若深圳高於參考價的二手房可以過戶,而銀行以參考價作為按揭貸款依據,很容易滋生“雙合同”産生,從而給購房者帶來新風險,需要從信貸調控角度入手,防止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産領域。而在廣東,省銀保監局2月宣佈將嚴肅查處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産領域行為,部署全轄銀行機構進行風險排查,並組成6個核查組深入開展現場調查取證。

對於後續樓市走勢,張大偉認為,整體趨勢來看,預計一季度房價繼續上漲壓力依然持續,但越來越收緊加碼的調控政策有望平穩市場。

賣方市場下必須防範四大交易風險

拖延交樓辦證、品質參差不齊、配套設施不全、隨意擅改規劃、退款百般刁難、物業管理混亂等一直是買房者投訴的行業痛點問題。當前,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主要城市正面臨樓市加速升溫的趨勢,並逐步推動樓市轉向以開發商和仲介為主導的賣方市場。

根據南方日報記者近期調查到的若干現象,特向住房消費者和買方提供以下建議,以防範出現不必要的交易風險。

雙合同現象或迎監管整頓

雙合同是開發商為規避政府的限價令而採取的一種投機做法,一份是在政府指導價格下擬定的房屋交易合同,另一份則是以裝修、水電等為名義來補充並再次收費的合同,兩份合同加起來才是房屋的實際交易價格。近期,在廣州天河區等一些房價短期上漲較快的片區已經出現個別開發商要求與買家簽訂雙合同的現象。由於這類操作辦法違背了地方政府現行的樓市監管政府,因而存在較高法律風險,建議市民保持謹慎。

認籌金和誠意金隱藏陷阱

認籌金和誠意金是指開發商正式銷售前讓購房者繳納的費用,是通過許諾折扣優惠和優先購買權來刺激市場交易的一種行銷手段。有些凈負債率比較高的房企,甚至把收取認籌金和誠意金,作為向社會融資的主要手段。認籌階段,開發商通常未取得對房屋的預售證。在市場過熱的情況下,開發商為了融資蓄客還會超額向客戶收取認籌金和誠意金。一旦後續交易不成,如遇開發商故意“耍賴”,認籌的買家將面臨退款困難。

忽略合法性審查或不勝其煩

不管“在售”房屋再熱,也不可忽略對項目本身在用地、規劃、建設、預售許可、産權性質、合同規範等方面的合法性審查。這些環節往往是最容易引發交易法律糾紛的地方。許多買家遭遇貨不對板、辦證困難、項目爛尾、擅改規劃、品質低劣等問題,均與事前審查不嚴有關。交易之前對該樓盤和開發商的實際情況一定要全面了解、做足功課,該查的證書文件一個都不能漏。

身份資格證明造假有風險

在一城一策的背景下,許多城市和區域近期為了科學精準地調控市場,在社保、學歷、就業等方面都調整或優化了本地的購房政策。有些開發商和行銷機構為了更多地吸引社會資金進來,有時會誘導或協助沒有購房資格的人,通過編造不實材料或直接造假證明的辦法來繞開政府制定的市場準入規則監管。這類違反違規行為具有非常大的法律風險,有炒房衝動或實際購房困難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就地過年”帶動 多地樓市春節成交變化
來源:南方日報2021-02-26 10:39:24
今年春節前,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曾公開表示,全國36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萬。在冬季疫情防控形勢下,國家大力倡導“就地過年”,這給房地産市場帶來了一些新變化。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