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年味家國情】回憶70年,從吃的變化看中國經濟發展成色

來源:經濟日報 2019-07-05 14:24:39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楊飛認為,老百姓吃的變化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發展給整個社會帶來的美麗蝶變。“行百里者半九十”,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向前,中國經濟發展必將在新時代寫下新篇章,讓近14億中華兒女擁有更強的獲得感。

早早地,“年味”就已經在琳瑯滿目的年貨中濃郁了起來。大包小包拎回家,除夕之夜豐盛的年夜飯見證了人們不斷提升的獲得感。“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站在新時代的坐標點上回望,可以發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民餐桌上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從吃不飽到吃飽,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文化,折射出經濟發展給老百姓帶來的多重紅利。

爺爺奶奶是新中國成立的見證人。曾經聽他們回憶説,新中國剛成立時,吃飯真是個大問題。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吃個白麵饅頭都是奢望。上山挖野菜,甚至地裏還未長大的紅薯葉,都成了“稀罕的糧食”。在這背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窮二白。當時,中國幾乎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幾個國家之一。1950年,列入計算的世界141個國家中只有10個國家的每人平均GDP低於中國。

經濟在發展,生活在改善。隨著新中國成立,經濟發展慢慢地邁上了正軌。只是這個時候的物質依然較為匱乏,吃飽吃好仍然是個可望不可及的夢想。在實行計劃經濟的很長一段歲月裏,買糧要糧票,買肉要肉票,買油要油票,買布要布票。爸爸媽媽曾回憶説,過年時為了買到食物,常常天不亮就得去排隊。豆渣蒸饅頭等等,都是這一代人的甜蜜回憶。

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人民生活水準步步高。1978年,改革開放的號角響徹神州大地,“大鍋飯”被廢除,家家戶戶的幹勁兒更足了,人們的菜籃子也越來越豐富,溫飽問題漸漸解決。玉米麵、紅薯、麵條、稀飯和窩窩頭等,都成為了多數人一日三餐的主食。

邁進新時代,生活更幸福。而今過節,吃頓肉已經不再是奢望,在量上也是敞開了肚皮吃個夠。反季節蔬菜、瓜果也都走上了餐桌,即使在一些耕種品種比較專一的農村地區,人們也能買到各種蔬菜。糧、油、肉、蛋、蔬菜、水果應有盡有,琳瑯滿目,品種齊全,甚至只要動動手指,食品和蔬菜就能送到家。這個春節,豐盛的除夕大餐,以及美輪美奐的“精神食糧”,都讓幸福更有質感。

老百姓吃的變化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發展給整個社會帶來的美麗蝶變。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已經創造了發展奇跡。6.6%的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接近30%的貢獻率……2018年中國經濟交出的發展答卷,更提振了世界信心。“行百里者半九十”,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向前,中國經濟發展必將在新時代寫下新篇章,讓近14億中華兒女擁有更強的獲得感。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萬千年味家國情】回憶70年,從吃的變化看中國經濟發展成色
來源:經濟日報2019-07-05 14:24:39
老百姓吃的變化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發展給整個社會帶來的美麗蝶變。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