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背後騙局:借款人為貸款 仲介意在放高利貸

來源:中國網·地産中國綜合 2017-03-14 16:50:00

原標題:“零首付”背後的高利貸騙局:借款人謀算假購房真貸款 仲介意在放高利貸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假離婚購房的套路雖然離譜,且已經被多地監管重拳出擊,但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還有更離譜的“零首付”購房。與首付貸放大樓市杠桿不同,“零首付”意在假購房真貸款。

“用購房的方式幫你融資”,福建的李先生表示,“可以融資50萬元-80萬元。”

仲介公司説通過虛擬買房為我辦貸款,我不用出首付,貸款辦下來才知道所謂的仲介公司墊款其實全是向小貸公司高息借款的套路,而且買房是真的而不是口頭所約定的虛擬;目前僅是我所知道的類似的情況就有很多,現在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借款人小路(化名)選擇了通過網際網路求援。

“零首付”實為套路

關於購房貸款,江湖套路可謂層出不窮。

在今年春節以前,首付貸還沒有被監管明確定性,而且由於部分P2P平臺的介入,首付貸還一度頂上了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的光環。但是,隨著首付貸杠桿風險被重視,監管已經屢次出手對房地産仲介機構、房地産開發企業以及相關的的金融業務開展清理和整頓。然而,如今雖然首付貸已成為過街老鼠,但是比首付貸更為不靠譜的“零首付”卻依舊潛行,且手法更加複雜。

《證券日報》記者日前注意到,有仲介人士高調宣傳“用購房的方式幫你融資”。

本報記者聯繫上述福建的李先生並了解到,“可貸款50萬元-80萬元”,而其推薦的可購樓盤位置主要集中于福建省,包括閩侯上街、福清、長樂等地區,對於購房人的要求僅僅是“25周歲-50周歲,全國戶口都可以;徵信良好,信用卡不超過5張,已有負債不超過30萬元,如果已婚,第二産權人負債不超過50萬元”。

符合上述條件的借款人所需提交的材料僅包括身份證、戶口薄、詳版徵信報告、半年的銀行流水和工作證明。

此外,還有別墅廣告直接對潛在購房人進行了分類,對於購房人“房子總價200萬元,首付只需要5萬元,無論月供多少,免費送五年月供”;對於融資客戶,“只要5萬元定金,公司一手操作可以幫助融資100萬元,介紹客戶也可獲得高額佣金”。

一切看起來如同那句經典的兒童學習機廣告語——“soeasy,媽媽再也不用擔心……”

然而,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我買的房子總價56萬元,仲介對我説零首付,仲介公司墊款6萬多元,房地産商墊款10萬多點,銀行按揭貸款39萬元。如今,向仲介借款的部分我需要繳納每月4分的利息,買房辦理的貸款每個月按揭還貸數千元,房地産商墊付的錢也得還;另外憑藉抵押房子申請的7萬元貸款也被收取了多百分之二十多的‘點子費’”,小路表示,“簽了協議我才發現,7萬元貸款並不是我之前以為的跟銀行貸款,而是向小貸公司借錢,利率要高很多,如今我想反悔,才發現手裏什麼證據也沒有。”

所謂的“點子費”是民間的一種説法,多指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無資質的收費,具體的點子是收、付雙方自行約定的百分數,1%為一個“點”。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這種“信用白戶零首付購房融資被騙”的情況,在全國多地多有發生,購房人大多是為了套現,反而背負了一大筆債務。為了招攬客源,部分仲介甚至向購房人承諾“借款不接入徵信系統,不用真還錢”,但是今年10月份有網友表示遭遇類似騙局,“公司跑了,房産證和土地證都被拿走了”。

抵押貸轉向“民間”

國家統計局11月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房地産市場明顯降溫,多城房價環比漲幅快速回落。

雖然,樓市調控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多地樓市調控政策仍在持續加碼:杭州、武漢與深圳相繼發佈了樓市新政,從公積金、社保與貸款首付比例等方面進行了限定。

監管的收緊,無疑將促使涉房貸款的獲批難度加大,於是部分小貸公司將目光投向了房産抵押貸款業務。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零首付背後騙局:借款人為貸款 仲介意在放高利貸
來源:中國網·地産中國綜合2017-03-14 16:50:00
假離婚購房的套路雖然離譜,且已經被多地監管重拳出擊,但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還有更離譜的“零首付”購房。與首付貸放大樓市杠桿不同,“零首付”意在假購房真貸款。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