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0個城市全域人口超過800萬

來源:中國網 2017-08-11 10:16:00

(原標題:中國30個城市人口超過800萬 保定突破1000萬)

城市人口規模的大小,對城市競爭力有很大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城市之間的地區生産總值(GDP)比較,是以全域範圍內的GDP總量進行比較,這個衡量標準放到人口規模比較方面,則是以全域範圍內來計算人口的數量。

圖片來源於網路

第一財經記者經過統計發現,目前我國共有30個城市的全域人口超過了800萬大關,有13個城市全域人口超過了1000萬。

13城超千萬

這其中,直轄市重慶、上海和北京人口總量位居前三。

重慶市目前共有常住人口3048.43萬。重慶雖然是直轄市,但總面積達到了8.24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了3000多萬,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這其中郊縣的人口就佔了至少三分之二。

重慶之後,上海和北京的全域人口也都超過了2000萬。這兩個超一線城市的總人口大部分都是城區人口,上海城區人口達到2115萬,北京也達到了1877.7萬。

排在三大直轄市之後,是位於西南的成都。在2016年將縣級市簡陽併入之後,市域總人口一舉超越了天津,達到了1591.8萬。直轄市天津退至第五位。

珠三角的兩個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分列六、七位。此外,石家莊、武漢、哈爾濱分列8到10位。蘇州、臨沂、保定的全域人口也都超過了1000萬。鄭州、邯鄲、濰坊、青島、杭州和溫州超過了900萬。介於800萬到1000萬之間的則有西安、週口等11個城市。

統計顯示,30個全域人口超過800萬的城市中,除了四大直轄市外,其餘26個城市分佈在山東、廣東、河南、河北等13個省。

從大的區域分佈來看,這30個城市主要分佈在華北平原(河北、河南、京津和山東)、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這些地方也是我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區域。

這幾個城市出乎意料

通常來説,一二線大城市的人口規模龐大,其所在的全域總人口也會比較多。但在市管縣的體制下,全域人口多的城市,並不一定就是大城市,不過有幾個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數量可謂令人意外。

這其中,山東的臨沂和河北保定全域常住人口的數量都超過了1000萬大關,河北的邯鄲也達到了949.28萬,山東濰坊達到了935.7萬,菏澤862萬,濟寧835萬,河南的週口882萬,南陽達到了863萬。

其中週口、南陽和邯鄲等地,都屬於經濟欠發達、人口外流的區域,這些城市如果按照戶籍人口計算,都超過了1000萬。

此外,安徽的阜陽雖然沒達到800萬,但也有799.1萬,與800萬僅一步之遙。實際上,阜陽的戶籍人口曾經超過了1000萬,達到1061萬。

這幾個地方的人口之所以多,主要是因為在市管縣體制之下,這些地級市下轄了大量的縣和縣級市,而且這些縣市以農業為主。

不過,衡量一個城市的大小,以及決定城市影響力和輻射能力的,並不是取決於全域人口的多少,而主要取決於中心城區人口集聚規模的大小。所以儘管這些普通地級市的人口眾多,但大部分人口都在下轄的縣市,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並不大。

如果以城區人口占全域人口的比重來看,不難發現,這些人口大市的佔比都比較低,普遍低於20%。這其中,阜陽、菏澤、週口都低於10%。

對這些地方來説,儘管轄區內人口眾多,轄下市縣農業富餘勞動力眾多,但由於中心城區偏弱,産業發展不發達,工業化和城鎮化水準較低,農業人口市民化主要是流向省會城市以及沿海地區,流入地級市主城區的人口並不多。

廈門大學經濟學副教授丁長髮説,這些城市人口眾多,除了有一大部分流向沿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以及省會城市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需要在當地就近城鎮化。這些地區需要大力改善當地的營商環境,利用當地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優勢,以及高鐵建設帶來的契機,吸引對勞動力依賴較大的産業,加快當地的發展、促進人口就近就業和就近城鎮化。(第一財經日報 )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中國30個城市全域人口超過800萬
來源:中國網2017-08-11 10:16:00
通常情況下,城市之間的地區生産總值(GDP)比較,是以全域範圍內的GDP總量進行比較,這個衡量標準放到人口規模比較方面,則是以全域範圍內來計算人口的數量。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