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大閘蟹,論風雅,我只服它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10-09 14:25:00

秋季總為大自然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還沒到農曆九月初一,全國人民都在打陽澄湖大閘蟹的主意。秋收的大閘蟹,總是將飽滿的蟹黃,送到饕客面前讓其細細咀嚼,在這等美食面前饞嘴不掉范兒。廢話不多説了,上蟹!

大閘蟹作為最典型“不時不食”的季節性美食,甚至比某些山珍海味還更矜貴呢。更被美食家納入秋季必吃清單,寧可不過節,不可沒有大閘蟹!

如此美好的金九銀十,成都群光君悅酒店早已備好大閘蟹等食客享用,在8號餐廳順應時節隆重推出蟹宴,用多個品種的螃蟹和多種烹飪手法,盡可能地滿足你們的味蕾。

膏肥蟹黃
喜大閘蟹的饕客們,從來就沒覺得吃蟹是一件麻煩事!反而變成了一件陶冶情操的事情,像上海人對待大閘蟹那般,食蟹時穿上漂亮禮服用上蟹八件細細品嘗,風雅至極。

陽澄湖大閘蟹一直都是上品蟹的代名詞,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為最好,遵循九雌十雄的食用規則。成都群光君悅酒店的8號餐廳的陽澄湖大閘蟹已上市,母蟹公蟹個個肥碩。趁著秋光正美,帶上好心情,約會大閘蟹吧。

—絲蟹肉不放過
第一步吃臍。將腹部朝上,露出一個白蓋,把它從腹部扯下來,在蓋與蟹相連的地方,藏著蟹黃。第二步開鬥。沿蟹蓋下邊緣用力向上一揭,打開蟹鬥。將蟹身擱在一邊,先吃蟹鬥裏的黃。第三步,吃蟹黃。蟹身正中的溝裏,滿是黃或膏,用小勺子舀著吃。第四步,吃蟹身。從蟹腹的空溝處將蟹掰成兩半,以每條腿為柄,順著蟹身的橫隔輕輕一掰,橫隔裏的肉就順勢露了出來,蘸著姜醋吃。第五步,吃蟹腳。把大腿上端咬開,再弄斷大腿與小腿的關節,用力猛一吮,一條完整的大腿肉便吃在嘴裏了。小腿分兩段,在關節部位扭斷,從頭到尾細細咬。可留下一隻腳巧當工具。第六步,吃蟹螯。先將鉗用牙咬破,剝開,露出裏面的肉。多餘的肉用留下那只蟹腳的腳尖小心翼翼地剔出,剔一點吃一點。

蟹英薈萃
除了陽澄湖大閘蟹,成都群光君悅酒店的8號餐廳還有多種其他蟹類品種:永遠擺著霸道總裁架子的阿拉斯加帝王蟹、漂洋過海而來體型豐滿的珍寶蟹、生下來就會賣萌的肉細膏白麵包蟹,以及肉蟹和紅花蟹……各顯豐腴姿色。

清蒸大閘蟹最原汁原味的吃法當屬清蒸,五花大綁後放入蒸籠,放些薑片去除蟹的腥味。這種吃法能極好地感受蟹膏和蟹黃帶來的享受。由於蟹寒,吃時最好蘸取醋、姜等佐料,輔之以少量黃酒,最後再來杯薑茶暖暖胃。
               
黃油芝士焗在西餐中很常見,用來烹飪蟹,同樣不減風采,當蟹肉滲入芝士黃油的香味後,別具一番滋味。
              

涮燙在8號餐廳那麼多種鍋底,找一例滋補養生鍋來涮入螃蟹,慢慢將蟹的滋味和營養融入湯底中,而且蟹肉也不失風味。
              
爆炒在8號餐廳,光是炒蟹的方法就有姜蔥炒、避風塘炒、新加坡香辣炒、四川麻辣炒及鮮花椒爆,川式、粵式、東南亞口味齊上陣,一定有你愛不釋口的一味。

蟹醋+黃酒+薑茶=伴侶!蟹醋需用生抽、陳醋、白糖、薑片、蔥段專門調製,是吃清蒸蟹和刺身蟹必備的一碟東西。

黃酒自古以來就有吃螃蟹喝黃酒的習慣。螃蟹雖然味道鮮美,但性寒,黃酒具有活血暖胃的功效,可以抵消螃蟹的寒性,並且黃酒能消除螃蟹肉中的腥味。同理,喝薑茶也是為了驅寒,並且有利於消化。因此吃完螃蟹後,不管身體好不好,都喝一杯薑茶。現在,是不是一看到給螃蟹鬆綁的人就想對他説“放開那只蟹,讓我來”!

【8號餐廳蟹宴供應日期】
2016年9月26日 至 2016年10月23日

【餐飲預訂電話】
直線:+ 86 28 6794 5085 或
+ 86 28 6666 1234 轉 6785 / 6783
酒店地址:中國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南段8號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秋收大閘蟹,論風雅,我只服它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10-09 14:25:00
秋季總為大自然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還沒到農曆九月初一,全國人民都在打陽澄湖大閘蟹的主意。秋收的第一桶大閘蟹,總是將最滿的蟹黃,送到饕客面前讓其細細咀嚼,在這等美食面前饞嘴不掉范兒。廢話不多説了,上蟹!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