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管控新政頻頻出臺 去庫存風向變了嗎?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03-31 08:41:00

原標題:樓市管控新政頻出 去庫存風向變了嗎?

隨著“滬九條”打響頭炮,3月25日短短一天內,上海、武漢、南京、深圳4地相繼出臺嚴格的樓市調控政策,對當地樓市實行緊縮政策,意在降溫消火。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有業內人士將這些政策視為“風向大變”的標誌,稱政府的態度已由原先的“鼓勵買房”轉變為“限制買房”。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就一向需求旺盛的部分一、二線城市而言,中央此前的判斷是“沒有去庫存壓力”,因此對於市場並未給予過多干涉,而在深圳等地房價猛漲、搶購成潮、場外配資炒房等現象出現之後,此番新政代表了官方態度的轉變——從“放任”到管控。

而從全國房地産市場來看,可以肯定,絕大多數城市“去庫存”壓力仍舊嚴峻,中央多次強調的樓市“去庫存”大風向沒有發生變化。只能説,在應對變化萬千的房地産市場上,政府調控的方式更加針對城市具體情況,響應了“因城施策”的要求。

限購重點在遏制投資炒房 一線城市樓市將降溫

從目前上海、武漢、南京、深圳出臺的樓市新政來看,其調控的主要目的在於遏制過熱的“投資炒房”,對於剛性需求的影響相對較小。

上海規定,二套普通房首付不低於五成,二套非普通首付不低於七成;對於首套的認定採用“只認房不認貸”方式,即只要有一套住房,無論貸款是否結清,再次購買都算二套;此外,非上海市戶口需繳納個稅或社保年限由兩年提高到五年。

在上海發佈“史上最嚴”限購政策後,深圳連夜出臺了房地産調控政策,將二套房首付由三成提高到四成;非深圳戶口購房,社保繳滿年限由1年提高到3年。

武漢則是將公積金貸款政策收緊,規定職工家庭購買首套申請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60萬元下調為50萬元,購買第二套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的最高額度為50萬元扣減首次已使用公積金貸款後的差額;還貸能力系數由45%回調到35%,個人貸款系數下調0.2-0.5。

根據江蘇省緊急出臺的管控政策,南京將嚴格落實“差別化個人住房信貸政策”,嚴審購房人首付款比例和資金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樓市過熱城市“首付貸”剛出現不久,深圳、上海、江蘇等地就明令叫停,監管層面的這一行為,更加確定了此輪樓市管控的目的在於遏制局部過熱的投資、炒房現象。

部分城市出臺大力度刺激政策 父母子女可互用公積金貸款

上海、深圳等地的管控政策關注度顯然蓋過了其他地區的樓市新政。本月初,在“去庫存”的壓力之下,瀋陽曾出臺“零首付”購房的政策,但隨即被連夜叫停。28日,該地重新出臺房産新政,共22條,對貸款及補貼等事項做出重大調整。

根據瀋陽市《關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整體提高了10萬元,並允許使用公積金貸款同時購買兩套房,少有的是,瀋陽甚至規定父母子女可互用公積金貸款。此外,該《意見》還給出了契稅率超1%的部分進行補貼、購買改善性住房可享補貼等多項補貼政策。

中國經濟網記者調查發現,近日,江西撫順市也給出了去庫存新政,提出自3月17日起,該市居民在市中心城區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首套房給予每平米200元補貼,二套房給予每平米100元補貼。

月初,濟南、成都等地也加大了政策刺激力度,在公積金貸款額度、房地産交易契稅等環節作出調整。

即便是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也在本月15日實施契稅新政,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90平米及以下,減按1%稅率徵收契稅;90平米以上減按1.5%。

從全局來看,目前全國的樓市呈現出“一些地方在嚴管、一些地方強刺激”的分化格局,嚴管的集中在絕大部分一線城市及小部分二線城市,而需要刺激的則是絕大多數的二三四線城市。各地政策的千差萬別,正是在去庫存命題下“因城施策”的結果。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樓市管控新政頻頻出臺 去庫存風向變了嗎?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03-31 08:41:00
隨著“滬九條”打響頭炮,3月25日短短一天內,上海、武漢、南京、深圳4地相繼出臺嚴格的樓市調控政策,對當地樓市實行緊縮政策,意在降溫消火。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有業內人士將這些政策視為“風向大變”的標誌,稱政府的態度已由原先的“鼓勵買房”轉變為“限制買房”。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