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中國店舖去年零售跌5.1% 品牌優勢難再現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03-30 09:42:00

原標題:屈臣氏中國店舖去年零售下滑5.1% 品牌優勢難再現

受海外代購、電商衝擊零售下降5.1%,轉向二三四線城市,品牌優勢難再顯零售業不景氣,屈臣氏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

屈臣氏集團所屬的長江和記實業公司于3月17日發佈2015年財報,顯示屈臣氏集團全年收入1519.03億港幣,下降3%;其中內地市場同比增加6%,394個城市開店2483家。但從店舖營業數據看,屈臣氏中國店舖可比零售下滑了5.1%,最終實現利潤的增長是緣于成本的控制和開新店。

對於靠擴張來拉動銷售,有業內人士對此做法表示疑慮:作為全球擴充速度最快的零售店之一,屈臣氏如此高歌猛進的拓店勢頭下,引流、聚客能力在許多區域連鎖強勢的地區,並沒有突出的優勢,未來屈臣氏的日子是否好過仍是未知數。

門店消費熱度不復往日風光

昔日排隊結賬的“長龍”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三兩兩前來閒逛的客流。

還記得曾經佔據顯眼位置的熱銷品牌活動嗎?如今已是變了樣。3月24日,記者走訪武漢多家屈臣氏門店,進門是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新入駐品牌折扣區,而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並沒有擺放在顯眼的位置。記者待了半小時發現,如今前來購買的消費者並不多,部分三三兩兩的來客只是隨便逛逛。

位於武漢市光谷門店內,一位從事化粧品銷售工作十餘年的營業員告訴長江商報記者:“現在門店的生意大不如前,行業競爭壓力也大。除了其他品牌賣場的加速擴張分流了市場,就是屈臣氏自身也加速擴店,導致門店的客源逐步被其他零售店分流出去,銷量明顯沒有以前好了。”她進一步解釋稱,“一個城市的消費量就只有那麼多,不僅零售連鎖店之間競爭激烈,在網購衝擊下,不少零售連鎖店為了吸引顧客推出各種優惠活動,也讓消費者在選擇上出現了麻木感。在此基礎之上,原來距離遠一些的消費者就會轉變購買店家,去離自己近的店購買,這樣一來市場被分流,一些老店的業績大不如前。”

業績提升但可比銷售下滑

門店生意大不如前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單店業績出現負增長。

長江和記實業集團日前公佈了2015年的業績。長江和記的零售部門——屈臣氏集團旗下的13個零售子品牌去年收入為1519億港元,佔長江和記實業集團總收入的38%。

而去年屈臣氏中國區銷售額為217.1億港元,同比增長6%(以人民幣計算增長9%)。這個增長其實主要是新開店舖拉動的。去年他們在中國大陸新開了395家店,現在門店數量達到了2483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內地市場,屈臣氏店舖銷售額同比減少5.1%。但屈臣氏稱,由於實行了良好的成本控制,加之店舖數量從2014年的2088間增加到2483間,增幅達19%,因此,攤銷前盈利增長了16%。

從屈臣氏2015上半年的年報中可見,屈臣氏中國在大陸地區的門店同比增長僅為0.1%,而2014年同期的增速是4.3%。以此看來,屈臣氏單店增長趨勢放緩。

從包含港澳臺在內的亞洲市場看,屈臣氏全年同比店舖銷售額增長錄得負2.1%,零售市場的增長部分抵消了店舖拓展帶來的進步。另外,從財報看,屈臣氏集團在歐洲的保健和美容産品業務表現還不錯,以當地貨幣計算收益及攤銷前盈利均增長9%,這主要是因為“持續擴大店舖組合,以及改善運營紀律”。

“單店下滑最主要是因為,屈臣氏主流的消費者是一些小資類。在小資獲得産品供貨渠道增加之後,對於屈臣氏的依賴度就會降低。”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屈臣氏的産品線這兩三年並沒有太多的創新和增加,如此以來對於小資的可選擇性也是偏低,這也是小資逐步背離屈臣氏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與屈臣氏打交道多年的供貨商則認為,在購物渠道多樣化的當下,屈臣氏店舖的銷售下滑是正常現象。屈臣氏只有繼續做好與消費者的互動,帶給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才有望扭轉單店可比銷售下滑的勢頭。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屈臣氏中國店舖去年零售跌5.1% 品牌優勢難再現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03-30 09:42:00
受海外代購、電商衝擊零售下降5.1%,轉向二三四線城市,品牌優勢難再顯零售業不景氣,屈臣氏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