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頂級報告揭全球房地産危局:鬼城在腳下蔓延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 2015-09-29 09:03:00

直到事情發生了變化

那就是“石油美元的消亡”,油價的下跌導致原油出口國做了以前從未做過之事:它們開始翻看外匯儲備,並開始拋售。這種現象一開始出現在出口原油的新興市場國家,然後演變為跨整個新興市場的資本出逃,還導致中國出現本幣貶值驅動的外儲下降。

如King所總結,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變化是,連續多年積累外儲後,新興市場現在出現了外儲的收縮,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説就是“錢正在被摧毀”,而這些錢曾是緩慢而真實地橫掃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的巨大(資産)通脹的源泉。

新興市場確實在拋售外儲,但是這些錢去哪兒了?它們拋售美國國債不會導致收益率走高嗎?德銀此前對於該問題的回答,也是花旗的回答:儘管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面臨上升壓力,但它可能也是暫時的,尤其是當市場對風險資産做出更強的風險厭惡反應時。新興市場拋售美國國債的結果將是,導致股市被拋售,而這反過來會刺激資金涌入“安全的”債券,從而抵銷中國拋售的影響。

同時,高盛在本月初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決定債券收益率的走向方面,全球經濟前景的變化通常會戰勝資金流動。隨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減速和全球市場陷入動蕩,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被投資者向固定收益資産投入大量資金所抵消。

儘管外儲(錢)被摧毀對於股市和債市的影響是有待商榷的,但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正如King所説,由於能源行業資本開支的缺乏,以及發達國家投資繼續下降,庫存的積累史無前例,而一旦無可避免地開始庫存清理,它們會對産能利用率、就業以及GDP都會産生壓力。

不過,難道央行們這一次就不會像前幾次一樣繼續採取行動嗎(例如QE1,QE2,扭曲操作,QQE1等)?他們當然有可能會嘗試,然而他們自己也知道,每一次操作的效果都在遞減。換言之,央行們不是沒有火力了,而是它們的彈藥幾乎不管用了。理由:連續7年做同一件事後,貨幣乘數下降了,再寬鬆可能也沒有效果了……

進一步來説,儘管過去7年間央行們使用了各種各樣的直接干預手段,但現實是,它們最強大的武器一直是“暗示”,例如決策者的演講、表態和“哄騙”。正如花旗所説“與其説央行的強大影響力來自資産負債表的變化效應,不如説是來自暗示。”

現在,隨著“暗示”(寬鬆)道路的中斷,剩下的只有資金流,也正是這些資金流讓David Tepper抓耳撓腮。如果把新興市場的外儲拋售與主要央行的資産購買結合起來,畫面並不好看:央行們自2009年以來首次發現自己已經不能掌控局面了,因為它們注入的資金無法抵消新興市場流出的資金。結果是,我們進入到了新常態,一個由於新興市場拋售外儲而導致主要央行不再能掌控局面的新世界,在這裡,信貸增速的下降意味著整體經濟增速的下滑,正如花旗寫道:即使信貸增速放緩,也會對GDP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0暗示效應減退:把新興市場包含在內,全球央行的流動性在下降

無論是對於央行家、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還是對於那些相信資産價格可以永遠上漲的投資者而言,這都不是一個美好的畫面。

“信貸的增長既需要借款人,也需要貸款人,我們可能同時在接近這兩者的極限。”花旗總結道。

(來源:華爾街見聞)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花旗頂級報告揭全球房地産危局:鬼城在腳下蔓延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2015-09-29 09:03:00
然而長達數年的極度寬鬆政策,逐漸呈現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新興市場的信用創造能力也隨之下降,資金轉而追逐股票、房地産資産,就像QE催生了發達國家(風險)資産價格膨脹那樣。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