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地土地流轉現“毀約棄耕” 所涉面積上千畝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5-04-21 09:32:00

“拿地”面積沒上限

能在很短的時間實現流轉上千畝土地,如林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李姓“老闆”的辦法,一是給農民的地租足夠高;二是不通過政府,而是通過村中有威望的人“管閒事”、“作仲介”,直接從農民手裏“拿”地。

而去年河北九道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其參與併發起成立的智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柏鄉全縣範圍內實現快速流轉7400多畝耕地,用的也是這個策略。

曾任智農蔬菜種植合作社內三村分社負責人的郭振嶺告訴記者,合作社先是在全縣各鄉鎮遊説有能力有實力的人出任合作社各分社社長。

而擔任分社社長有兩個條件:出面流轉100畝土地交給合作社經營,同時自己再繳納15萬元入社資金。分社社長作為今後流轉土地的生産組織者,每月可領工資2000元,同時15萬元的入社資金每年還可得到3萬元利息。

而對於流轉農民土地的地租,合作社更“闊氣”地開了1680元/畝/年的高價,遠超1200元/畝/年的當地平均價格。

就這樣,去年年中,智農蔬菜種植合作社覆蓋全縣的60多個分社先後掛牌成立。

針對資本下鄉種地的規模,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專門“提醒”説:“一個企業租上千畝甚至上萬畝地去種,這個需要慎重了。”

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發現,對於下鄉資本“拿地”,各地並沒有設立規模上限。

就成安縣北郎堡村50多戶村民的250多畝土地遭“毀約棄耕”一事,中國青年報記者到其歸屬的商城鎮鎮政府了解情況。鎮政府工作人員、也是該村包村幹部的潘志剛回答得乾脆:從頭到尾對這事不知情。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邢臺、邯鄲農村採訪時發現,商城鎮對公司直接從農戶手中流轉大量土地的態度頗有代表性,各地對此普遍是:不知情、不過問。

“流轉土地是企業跟農民自己談的,具體情況政府不知道。”對於流轉土地涉及全縣所有鄉鎮的智農合作社出現“毀約棄耕”,中國青年報記者到九道公司進駐的河北柏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了解有關情況,也得到了同樣的回答。

該管委會工作人員同時表示:由於流轉土地的手續材料全部由企業掌握,對於企業究竟流轉了多少土地,涉及多少農民,目前有多少土地沒有耕種,政府部門完全不了解。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河北多地土地流轉現“毀約棄耕” 所涉面積上千畝
來源:中國青年報2015-04-21 09:32:00
4月上旬,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河北省邢臺市柏鄉、威縣和邯鄲市成安、邱縣、磁縣等地農村採訪時發現,多地出現土地流轉“毀約棄耕”現象——去年剛和農民簽訂了5年、10年“包地合同”,今年土地流轉者就單方面解除合同,強行退回耕地。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