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家撐起“獅城”樓市 成最大買家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4-09-09 13:12:00

受按揭收緊影響,“亞洲第二貴”的新加坡房價連續三個季度下滑,下滑時間為5年來最長。這也引發了業界對於未來新加坡樓市投資潛能的爭議。悲觀者認為,如果政府不重新考慮其降溫措施,新加坡很可能失去作為投資目的地的比較優勢;樂觀者則認為,新加坡地少人多,土地是稀缺資源,所以未來房價仍會堅挺。

移民投資一直是國內炙手可熱的話題。上海商人林嘉祥最近打算選擇移民“獅城”新加坡,並已經開始在那兒置辦房産。

“想讓孩子出國讀書,送到美國、英國覺得太遠,就近看看,新加坡最合適。”林嘉祥在今年7月份突然有了這樣的想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近日,新加坡私人銀行業迎來了更多區域的富裕人士,其中,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取得顯著增長。

近幾年,中國人海外購房的消息屢見報端,而繼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之後,新加坡也成為中國買家海外購房的熱門之選。那麼,中國人為何會選擇在新加坡置業?這股投資熱會給當地帶來怎麼的影響?

中國成最大買家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中國投資者一直非常看好新加坡樓市。

來自新加坡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新加坡新宅和二手房共成交了3.1萬多套,其中外國人購買了30%,而中國買家則佔據了其中的28%,購買了約3000套私宅,首次超過印尼,成為新加坡海外置業第一生力軍。

全球房地産服務公司戴德梁行曾表示,中國內地買家早已成為新加坡住宅物業的最大外國買家群。

新加坡房地産經紀公司HSR的一位經紀人告訴記者,現在,每月有接近20位來自中國內地的客戶,“今年第一季度內,有50多位中國客戶決定購買房産。而且,大部分客戶會買好幾棟,有的用來自住,有的用來出租”。

來自上海的Eva Chen在新加坡工作了7年,她告訴記者,自己在新加坡有兩套公寓,“因為那裏的房價比中國穩定且上漲潛能巨大。“在市中心地段的二居室公寓,現在價格是10萬元/平方米,已經是自己買房時的兩倍價格。”

上述HSR經紀人也表示,除了普通客戶,一些中國商人受此島國嚴格的法制環境所吸引,因而喜歡投資新加坡,“他們認為將現金存放在新加坡比較安全”。

近日,中國房地産大亨童錦泉也在新加坡市場頻頻出手,截至目前,已持有新加坡10個房地産信託的股權,股票總市值超過了8億元。加上不久前宣佈計劃上市的IREIT Global,屆時童錦泉在新加坡房地産信託市場的持股總值將超過10億元。

由於外資的不斷涌入,新加坡當地的房産價格不斷上漲。“目前,新加坡私人房産相比去年已經升值了6%以上,需求量也在不斷上漲。”新加坡房地産商人李娜娜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倫敦仲量聯行住宅發展及投資部首席董事Tim Wright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如今,來自亞洲地區、具有獨到眼光且希望在海外置業的投資者,尤其是中國買家數量正迅速上升。”

“許多中國人也希望送孩子到新加坡留學。”林嘉祥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家庭是妻子和孩子都留在新加坡,而丈夫則花上大部分時間在中國以及周邊國家做生意。

“2009年至2011年間,在新加坡的投資曾達到高峰,近兩年則是保持平穩增長。”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上世紀90年代,就不斷有中國人帶孩子來新加坡讀書,因為這邊實行雙語教育。中國人以前對在海外投資房地産的概念還是比較淡薄的,但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富人數量明顯增多,大量外資便涌向了新加坡市場。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中國買家撐起“獅城”樓市 成最大買家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4-09-09 13:12:00
悲觀者認為,如果政府不重新考慮其降溫措施,新加坡很可能失去作為投資目的地的比較優勢;樂觀者則認為,新加坡地少人多,土地是稀缺資源,所以未來房價仍會堅挺。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