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慶回應離職風波:稱從未想過離開萬科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 2014-06-30 08:03:00

原標題:萬科功臣離職風波:毛大慶回應從未想過離開萬科

據《理財週報》,並非空穴來風:毛大慶離職傳言或為萬科試探輿論之作,此前已有先例;再度削藩,“寧可總經理流失,也不能讓形成的制度流於形式”;萬科危矣?

B股轉H股掛牌前夕,萬科再度陷入削藩傳聞。

主角是毛大慶。公關運作手法與陶羅離職如出一轍。6月24日,萬科發佈數個公告,對公司最新的公司章程、治理結構、高管人員組成做了詳細説明。

一切似乎都在為遽變做鋪墊。

目前,萬科與毛大慶本每人平均對離職傳言作出了否定,但結合萬科高層人員頻繁調動的“傳統”與毛大慶執掌北萬五年的經歷,傳言無限引人遐想。有媒體猜測,離職傳言是萬科為試探輿論而提前釋放的煙幕彈。

6月23日淩晨,毛大慶在微網志借用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委婉澄清了離職傳言,並勸“大家請快快繼續啤酒、炸雞、好好看球。”

顯然,啤酒、炸雞、球賽並不能轉移人們的注意力。2014年6月23日,毛大慶電話一直未接通。24日上午,毛大慶的電話終於通了:“我從未想過離開萬科。”

離開萬科與離開北萬卻是兩碼事。

離職風波

早在五月初,毛大慶就因為“內部發言風波”而陷入離職傳言。5月1日,一篇關於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在某內部沙龍的發言稿開始在網路上廣泛流傳,文中所傳遞的“部分城市的供應過剩、銀行資金面收緊”等資訊被輿論迅速放大。

最終,萬科總經理鬱亮不得不出面以“憂患意識被誤讀為看空行業”圓場,以細膩、踏實著稱的鬱亮與高調、多言的毛大慶之間風格的迥異可見一斑。

一直以來,萬科都秉承著嚴格的職業經理人制度。經過創業初期的披荊斬棘,萬科進入穩步發展階段之後,需要嚴格的制度、統一的管理與職業精神來操控全局。鬱亮時代的萬科,高管離職更加普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職業經理制所強調的統一化和個人發展之間的矛盾。個性凸顯的毛大慶,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握自己與職業經理制之間的平衡。

與另一位北京地産大亨任志強[微網志]一樣,毛大慶也頻頻亮相媒體,出席各種公開活動,大膽發言,不受拘束。但不同的是,任是華遠地産的大哥,而毛的背後還有深圳的萬科總部。個體性與整體性之間的差異,更加大了毛大慶離職的可能性。

同樣是2000年,當時因為不滿萬科上海、北京區域總經理對調一事,時任北京、上海萬科總經理的林少洲、林漢彬雙雙離職,當時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王石[微網志]在談到萬科的區域公司高管對調製度時説,“寧可總經理流失,也不能讓形成的制度流於形式。”

“人事調動當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萬科的這種互換,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高管流失的現象。”一位接近萬科的人士説。

2009年到2014年,五年,北京萬科在毛大慶的執掌下迎來的林少洲之後的“第二春”。五年,毛大慶憑藉其個人能力在北京萬科紮根,並逐漸形成了個人色彩濃厚的管理風格。五年,對於萬科而言,可能已經是一個敏感的數字。

6月24日,萬科發佈公告,對最新的公司章程、治理結構、高管人員組成做了詳細説明。其中關於執行副總裁和高級副總裁的劃分,以及取消副總裁職位的內容引人注目。在毛大慶被瘋傳即將離職的時候,公告再次引發人們無限聯想。輿論將這次調整解讀為一場萬科自鬱亮接手總裁以來的權力輪換,“公司越來越大,需要將人力、財務、運營集中管控,這些業務在公司內部也是最重要的,集中于總部,便於對一線公司的管理層進行管控。”萬科內部人士説。

萬科的靈魂人物王石看來,地區公司過於強勢將不利於保持總部和一線公司的協調關係,不利於“萬科化”進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毛大慶調離北京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但會不會徹底離開萬科,就要取決於萬科和毛大慶本人了。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毛大慶回應離職風波:稱從未想過離開萬科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2014-06-30 08:03:00
目前,萬科與毛大慶本每人平均對離職傳言作出了否定,但結合萬科高層人員頻繁調動的“傳統”與毛大慶執掌北萬五年的經歷,傳言無限引人遐想。有媒體猜測,離職傳言是萬科為試探輿論而提前釋放的煙幕彈。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