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破解民企首貸難

來源:新華網 2023-08-14 13:56:17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支援民營企業發展,金融部門責無旁貸,也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最近一段時間,一系列金融助企舉措密集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完善融資支援政策制度;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要求,切實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中國人民銀行召開金融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提出,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金融支援民營企業舉措效果如何?未來如何更好地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

“三支箭”為民企融資亮綠燈

為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意見》再次聚焦“三支箭”,從信貸、債券、股權融資三方面為民營企業融資亮綠燈。具體來看,《意見》提出,健全銀行、保險、擔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健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信用評級和評價體系,加強涉企信用資訊歸集,推廣“信易貸”等服務模式。支援符合條件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在債券市場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推動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援計劃擴大覆蓋面、提升增信力度。支援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

“此次《意見》覆蓋民營企業3個主要融資渠道,體現了全面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的政策取向。”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民營企業在申請銀行貸款時一直存在兩個較為突出的問題:一是民營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合格抵押品不足,難以達到銀行信貸風控要求;二是民營企業普遍重市場、重技術,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這也是銀行控制民營企業信貸風險難度較大的原因。針對這些現實問題,本次《意見》強調要健全多方共同參與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健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信用評級和評價體系,加強涉企信用資訊歸集等,針對性很強。”東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琳補充道。

展望下一步金融機構助力民營企業融資的方向,在信貸融資方面,王青認為,銀行有可能從兩個方面發力:一是完善銀行信貸風險評估機制,針對民營企業的特點和行業特徵,設定有效風險評估、監控指標,減少對抵押品的依賴,加大信用貸款發放力度;二是銀行內部考核中也要落實盡職免責機制,解決“不敢貸”的問題。同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融資的支援力度,包括增加擔保額度、優化擔保流程、提高擔保效率等。

債券融資方面,人民銀行近日召開的金融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提出,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第二支箭”)擴容增量,強化金融市場支援民營企業發展。“下一步,支援民營企業債券融資,除了要在品種創新上下功夫,還可以考慮逐步在發行端培育高收益債市場,在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原則下,切實降低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債券融資門檻。”王青説。

股權融資方面,馮琳認為,相對而言,股權融資是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中的一個亮點,特別是在科創板建立之後。“我們判斷,之後監管層還會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推動産業引導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投向成長型民營企業。”馮琳説。

加大對民營房企支援力度

2022年11月11日,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金融16條”),其中明確,通過人民銀行“三支箭”、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等措施,加大對房地産企業流動性支援。為此,人民銀行支援和指導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繼續推進並擴容“第二支箭”。截至目前,累計為民營房企約260億元債券發行提供增信支援。

人民銀行近日召開的金融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再次要求,要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滿足民營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産行業平穩健康發展。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也表示,將繼續加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第二支箭”)服務民營企業力度,加快債券市場創新,滿足民營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

“‘第二支箭’的支援主體範圍優化到覆蓋民營房企,工具手段在出售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擔保增信等方式之外增加了直接購買債券方式,政策目標拓展到協助有市場、有前景、有競爭力、有暫時困難的優質民營房企提升增強信用、防範化解風險、降低融資成本、滿足合理融資需求,有效助力房地産企業尤其是符合條件的民營房企紓困解難、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説。

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援,特別是做好面向民營房企的金融服務,對於扭轉民間投資同比負增長勢頭,有效發揮人民銀行定向政策工具作用、控制化解房地産領域重大風險具有直接意義。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共發行民營房企債券487.2億元,同比增長24.4%;支援民營房企註冊1415億元,同比增長249.7%。

隨著“第二支箭”的紮實推進,其將為緩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出更大的貢獻,將助力民營經濟走向更為廣闊的舞臺。而對於金融機構而言,增強敢貸信心至關重要。專家表示,健全容錯安排和風險緩釋機制,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探索簡便易行、客觀可量化的盡職免責內部認定標準和流程,推動盡職免責制度落地。同時,落實好普惠小微貸款不良容忍度監管要求,優先安排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

“金融支援在助推民營企業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銀行機構體系,大力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等中小銀行,推動中小銀行有能力、有意願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另一方面,無論大中小銀行,在對接民營企業續貸需求的同時,應積極破解“首貸難”問題,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貸款比例。

結構性政策工具助力科創企業

科創企業大多數是民營、小微企業,要想科創企業獲得貸款“更容易”“更便宜”,離不開貨幣政策的有效支援。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加大力度支援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鼓勵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助力科創企業成長髮展。

記者在北京調研時了解到,為加大政策性資金投放力度,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專門拿出一部分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創設了“京創融”“京創通”專項再貸款再貼現産品,支援科技創新産業、高端製造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領域企業融資。“一般銀行信貸的資金成本在3%左右或以上,而使用‘京創融’,銀行的資金成本可降至2%左右。”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張丹介紹。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6月,北京地區累計辦理“京創融”58.2億元,“京創通”86.5億元。

北京邁迪頂峰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圍繞心血管疾病開發高品質設備及高端耗材並提供整體治療解決方案的創新型企業,也是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邁迪頂峰的發展過程中,金融機構給了其巨大助力。以北京銀行為例,在近5年內,累計為企業提供授信金額超6000萬元。特別是在2022年,北京銀行利用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京創融”再貸款産品資金為企業放貸,進一步助推其融資成本下降。

同樣受益於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還有北京新清泰克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致力於將前沿技術如感測器、圖像識別、人工智慧等應用於體育、健身、保險、醫療康復等場景。“去年9月剛接到銀行電話説人民銀行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時,我們也沒抱什麼希望。”公司創始人林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連續創業者的他,此前從未接觸過銀行貸款,這次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如此順利。據悉,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為公司申請了期限2年的400萬元設備更新改造貸款,中央財政貼息2.5%,企業所承擔的實際利率僅為0.7%。

金融資源向科創領域不斷傾斜,從數據中可見一斑。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我國科技型企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餘額為2.72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598億元,增長速度為20.4%;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為2.36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727億元,增速為25.1%。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做好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援工作。一方面,繼續推動落實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援工具,發揮好支小再貸款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投放。另一方面,深入實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進一步增強部門合力,推動健全涉企資訊共用、融資擔保等配套機制,提高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意願、能力和可持續性。”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近日表示。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多管齊下破解民企首貸難
來源:新華網2023-08-14 13:56:17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支援民營企業發展,金融部門責無旁貸,也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最近一段時間,一系列金融助企舉措密集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完善融資支援政策制度;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要求,切實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中國人民銀行召開金融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提出,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