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佈置了這些任務

來源:北京日報 2023-03-07 16:16:54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稱,經過艱苦努力,當前我國消費需求、市場流通、工業生産、企業預期等已出現明顯向好,經濟增長正在企穩向上,我國經濟有巨大潛力和發展動力。今年政府工作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合力。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報告既充分肯定成績,又理性分析當前嚴峻形勢,對下一步政府工作提出了積極合理的政策建議,其中有很多看點值得關注。

宏觀經濟:

中國經濟有望再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對此解讀稱,過去幾年我國經濟政策關注點的變化,反映了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2018年7月在中美經貿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的背景下,中央首次提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主要任務。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央在“六穩”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六保”新任務。隨著中國從疫情中快速走出,2022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三穩”政策目標。從“六穩”到“六保”再到“三穩”,這些提法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經濟政策在不同情況下的積極調整。穩增長重回經濟工作的重心。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將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略低於往年,2021年的目標為6%以上,2022為5.5%左右。但橫向相比,這一目標仍明顯高於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增速。例如,IMF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增長2.9%,美國增長1.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4.0%,都低於中國的增速目標。

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認為,今年中國消費有望加速修復,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推動製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平穩,房地産市場對經濟的拖累也將減少。同時海外貨幣政策收緊的步伐放慢,有利於我國貨幣政策空間和人民幣匯率穩定。預期今年中國經濟有望實現5.7%的增速,快於去年。展望海外,世界經濟依然面臨多重挑戰,預期今年增速有所放慢。中國提速、海外降速。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有望再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貨幣政策: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

報告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報告對於貨幣政策的著墨不多,基本上延續了去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可以結合“權威部門話開局”發佈會上央行的表述來展望今年的政策脈絡。

在價格政策方面,央行表示要“堅持以我為主”“統籌短期和長期”以及“統籌國際與國內”三個原則,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線,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由於今年“我國經濟運作有望總體回升,經濟迴圈將更為順暢”,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降低。

在總量政策方面,央行行長易綱表示“用降準的辦法來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援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由於降準已經變成常態化的流動性調控方式,後續仍可能繼續使用,一是可以提供長期流動性,二是降低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

在結構性工具方面,央行指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餘額有6.4萬億元人民幣,佔人民銀行資産負債表規模的15%左右,總體上是適度的比例和水準”。預計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仍有發力空間,以體現“精準”這一要求。

化解風險:

精準施策化解經濟金融風險隱患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報告明確指出當前房地産和地方政府兩大領域存在風險隱患,提出“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産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展,促進房地産業平穩發展”,表明政府十分關注房企風險。

當前房地産市場風險隱患較多,2023年預計房企收入增速或將進一步放緩,疊加房企部分展期債務再度到期,部分中小房企仍有可能繼續面臨經營虧損和債務違約問題。2023年監管部門將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計劃,開展“資産激活”“負債接續”“權益補充”“預期提升”四項行動,綜合施策改善優質房企經營性和融資性現金流,引導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回歸安全區間。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將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運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保交樓貸款支援計劃等政策工具,積極提供配套融資支援,避免局部再度出現“斷供”風險。

報告還提出“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遏制增量、化解存量”,2023年務必要做好防範與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工作。考慮到過去一年半時間內,房企拿地較為謹慎,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收入大幅下降,且疫情防控增加了額外醫療支出,一些基層財政收支矛盾較大,部分地方政府償債風險有所加大。

按照報告要求,下一步政策可能進一步強化並完善政府債務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通過債務置換、債務重組以及展期降息等方式,優化期限結構,化解高息債務;地方政府專項債適當擴容有助於壓降存量隱性債務;擴大隱性債務清零試點,推進融資平臺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劃重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佈置了這些任務
來源:北京日報2023-03-07 16:16:54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稱,經過艱苦努力,當前我國消費需求、市場流通、工業生産、企業預期等已出現明顯向好,經濟增長正在企穩向上,我國經濟有巨大潛力和發展動力。今年政府工作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合力。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