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注四大熱點話題

來源:經濟日報 2023-01-13 10:44:47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引發各界持續關注。連日來,《經濟日報》刊發4個整版,從專家、企業和記者的視角,為讀者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精神,一起來看。

話題一: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幹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一段時間以來,民營企業的發展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國際環境的演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結構調整的陣痛,使得一些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壓力驟增,經營多有不易。對於民營企業的困難,黨和國家拿出了許多紓困辦法。從持續減稅降費到拓寬融資渠道,從加大財政支援到包機出海搶訂單,目的就是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保住發展的“青山”,搞活市場的“活水”。

2023年,民營企業發展東風更勁。觀大勢大局,我國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從制度根本上保障著民營經濟不斷壯大。看政策舉措,各項政策的效應將在2023年持續顯現,各項改革也將持續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民營企業發展培育更為優渥的土壤。前不久,全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取得首本不動産權證書,這正是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優化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結出的碩果。

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民營企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都是在挑戰中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家是最敢闖敢拼、善於攻堅克難的傑出典範,他們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民營企業市場嗅覺靈敏,身段靈活,即便面對諸多風險挑戰,2021年全國新設民營企業仍取得了增長11.7%的亮眼成績,這是民營企業家活力、韌性與信心的集中體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3年經濟發展定下基調,宏觀微觀環境正在改善,2023年經濟運作有望總體回升,這正是有眼光、有想法的民營企業家奮發有為的機遇期,民營企業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發揮主觀能動性,集中精力,搶抓機遇,把企業做強做優。

話題二:推動外貿發展和利用外資提質升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引發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吸引和利用外資是其重要內容。我國一直歡迎外資來華投資興業,此時對外資發出的更加積極信號,將推動外資與中國實現更大共贏。

放眼2023年,我國經濟還將面臨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俄烏衝突未見緩和信號,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全球性經濟衰退的預期越來越強烈。我國經濟要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盡可能調動和挖掘更多發展要素,增強發展動能。

中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在全國企業數中佔比約3%,卻創造了五分之二的對外貿易、六分之一的稅收收入以及近十分之一的城鎮就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中國加大研發投入或提高在高新技術行業的投資規模,有力推動了中國産業升級,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中的地位。

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外資的作用至關重要。外資是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紐帶,可以通過技術引進與本土研發推動科技創新,通過本土化生産與運營完善本土供應鏈,提升國內外資源的迴圈利用效率。讓外資更大程度地融入中國經濟發展大局,可以讓“雙迴圈”更加暢通。

從國際環境看,個別國家近年來大肆推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政策,搞“脫鉤”“斷鏈”,破壞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作,加劇了世界經濟復蘇進程的不確定性。在這一情況下,穩定性和確定性的價值尤為突出。我國經濟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我國堅持擴大開放,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提振世界經濟信心。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得到落實,還將有更多外資利好政策陸續出臺。我國經濟展現的穩定性和確定性,足以被外資視為其發展的“避風港”和“動力源”。

話題三:支援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今年經濟運作有望總體回升。這給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小微企業體量小數量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巨大。近年來,我國堅持助企紓困和培優提升相結合,注重政策的普惠性和精準性,持續加大對各類市場主體尤其是廣大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此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小微企業在經營等方面仍面臨著不小的困難,盼望更多利好消息。

一方面,發展信心正得到強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經濟工作。比如針對小微企業發展現狀,會議提出了“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援力度”“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等要求。這些要求有些是針對企業所盼所思,有些是針對企業所憂所慮,都是有的放矢,明確回應關切。強有力的信心傳導,利於各地各級積極跟進,增強小微企業發展的信心。比如,陜西重視創新型小微企業的發展,關注企業的研發生産、轉型升級、對外貿易等情況,近期提出將全面梳理落實惠企助企政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完善要素保障機制,以幫助小微企業開闢新領域、制勝新賽道。

另一方面,發展空間將更為廣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小微企業熟悉國內市場尤其是行業需求,伴隨著內需不斷擴大,既可以發揮機動靈活的優勢,也會因身處“中國號船隊”而增加未來的確定性。

此外,針對社會上對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疑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接下來,將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這些都釋放出強烈的政策信號,為小微企業拆掉非必要的門檻,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有望更為公平合理。

話題四:樓市企穩回升信心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援住房改善消費。與此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在防範化解經濟金融風險方面提出,應該確保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並購重組,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

房地産行業在擴內需、促消費、穩定宏觀經濟基本盤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中央定調促進居住消費、改善融資環境,應該對房地産行業的企穩回升抱有信心。企業的信心來自於更為寬鬆的融資環境,隨著保交樓政策性專項借款以及“金融16條”“三箭齊發”等政策利好逐步落地見效,企業有望逐步擺脫資金鏈吃緊的困境;購房者的信心來自於政策將大力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對購買首套房的購房者,首付比例、首套利率等迎來下調,可以説各項舉措正大力保障購房者購買首套房的剛性需求。對購買第二套住房的消費者,政策也不斷給予合理支援,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生育多子女家庭有改善需求的購房者都將迎來政策利好。

防範和化解房地産業風險是防範化解經濟金融風險的重中之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防範化解經濟金融風險方面對房地産工作作出了部署。防風險是底線,只有防範和化解好風險,房地産市場才能平穩健康發展,經濟才能行穩致遠。2023年,我國將著力化解房企風險,以“慢撒氣”的方式穩妥化解房企資金鏈斷裂等風險,重點增加房企開發貸、並購貸和購房人的按揭貸,滿足合理融資需求。

深度調整中的房地産行業必須加快轉型。當前,房地産市場已經從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的發展階段,提升住房品質、讓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房地産市場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房地産行業應努力提升品質、建設好房子。在這一方面,行業與相關部門應積極提高住房建設標準,打造“好房子”樣板,為老房子“治病”,研究制定房屋體檢、養老、保險3項制度,為房屋提供全生命週期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經濟日報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注四大熱點話題
來源:經濟日報2023-01-13 10:44:47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引發各界持續關注。連日來,《經濟日報》刊發4個整版,從專家、企業和記者的視角,為讀者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精神,一起來看。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