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擴大政府採購 推廣應用綠色建築和建材

來源:央廣網 2022-10-26 14:14:28

北京10月26日消息,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日,為加大綠色低碳産品採購力度,全面推廣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在南京、杭州、紹興、湖州、青島、佛山等6個城市試點的基礎上,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資訊化部決定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支援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政策實施範圍併發布有關通知。

通知顯示,自2022年11月起,在北京市朝陽區等48個市(市轄區)實施政府採購支援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政策。納入政策實施範圍的項目包括醫院、學校、辦公樓、綜合體、展覽館、會展中心、體育館、保障房等政府採購工程項目,含適用招標投標法的政府採購工程項目。

據了解,2020年10月,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曾下發通知,以南京、杭州、紹興、湖州、青島、佛山等6個城市為試點,在政府採購工程中推廣可迴圈可利用建材、高強度高耐久建材、綠色部品部件、綠色裝飾裝修材料、節水節能建材等綠色建材産品,積極應用裝配式、智慧化等新型建築工業化建造方式,鼓勵建成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

本次通知將覆蓋的實施範圍進一步擴大並提出如下工作任務:

(一)落實政府採購政策要求。各有關城市要嚴格執行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制定的《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政府採購需求標準》(以下簡稱《需求標準》)。項目立項階段,要將《需求標準》有關要求嵌入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招標採購階段,要將《需求標準》有關要求作為工程招標文件或採購文件以及合同文本的實質性要求,要求承包單位按合同約定進行設計、施工,並採購或使用符合要求的綠色建材;施工階段,要強化施工現場監管,確保施工單位落實綠色建築要求,使用符合《需求標準》的綠色建材;履約驗收階段,要根據《需求標準》制定相應的履約驗收標準,並與現行驗收程式有效融合。鼓勵通過驗收的項目申報綠色建築標識,充分發揮政府採購工程項目的示範作用。

(二)加強綠色建材採購管理。納入政策實施範圍的政府採購工程涉及使用《需求標準》中的綠色建材的,應當全部採購和使用符合相關標準的建材。各有關城市要探索實施對通用類綠色建材的批量集中採購,由政府集中採購機構或部門集中採購機構定期歸集採購人的綠色建材採購計劃,開展集中帶量採購。要積極推進綠色建材電子化採購交易,所有符合條件的綠色建材産品均可進入電子平臺交易,提高綠色建材採購效率和透明度。綠色建材供應商在供貨時應當出具所提供建材産品符合需求標準的證明性文件,包括國家統一推行的綠色建材産品認證證書,或符合需求標準的有效檢測報告等。

(三)完善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政府採購需求標準。各有關城市可結合本地區特點和實際需求,提出優化完善《需求標準》有關內容的建議,包括調整《需求標準》中已包含的建材産品指標要求,增加未包含的建材産品需求標準,或者細化不同建築類型如學校、醫院等的需求標準等,報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將根據有關城市建議和政策執行情況,動態調整《需求標準》。

(四)優先開展工程價款結算。納入政策實施範圍的工程,要提高工程價款結算比例,工程進度款支付比例不低於已完工程價款的80%。推行施工過程結算,發承包雙方通過合同約定,將施工過程按時間或進度節點劃分施工週期,對週期內已完成且無爭議的工程進行價款計算、確認和支付。經雙方確認的過程結算文件作為竣工結算文件的組成部分,竣工後原則上不再重復審核。

通知要求,運用政府採購政策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大力發展裝配式、智慧化等新型建築工業化建造方式,全面建設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築,形成支援建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的長效機制,引領建材和建築産業高品質發展,著力打造宜居、綠色、低碳城市。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三部門:擴大政府採購 推廣應用綠色建築和建材
來源:央廣網2022-10-26 14:14:28
北京10月26日消息,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日,為加大綠色低碳産品採購力度,全面推廣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在南京、杭州、紹興、湖州、青島、佛山等6個城市試點的基礎上,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資訊化部決定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支援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政策實施範圍併發布有關通知。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